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领航中国] 奋勇争先正当时 绿色崛起再发力——吉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22-09-06 08:14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巍巍井冈,滔滔赣江,千里江山如画。

吉安,是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所在地,中国革命从这里出发;吉安,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红色沃土,星星之火从这里点燃。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他殷切嘱咐,“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遵循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吉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奋力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前列,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等“国字号”称号。

井冈大地,红色沃土,正在书写绿色崛起的美丽篇章。

践行绿色理念,守好青山绿水

全市3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13个赣江干流断面全部达到Ⅱ类,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1%,全市森林覆盖率67.7%……一项项领跑全省的指标背后,是吉安牢固树立“生态强市”战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市第五次党代会吹响了吉安奋力建设“三区”的嘹亮号角。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在生态建设上争创一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继续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

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绿色崛起正当时。自江西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吉安以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为目标,制定《关于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意见》,其中包括24项具体任务、六大生态重点工程及33项重点制度、100个重大项目……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路径。

2016年以来,共出台了80余项相关制度,试验区建设确定的33项重点制度创新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多项改革经验入选全省改革示范优秀成果,生猪生态化养殖、绿色殡葬改革、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生态文明“吉安经验”,初步搭建了生态文明现代化治理体系。

建立“源头严防”管控体系。推进生态立法,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全域水质保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等3部地方性条例。建立健全“三线三区”空间格局,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工作基本完成。

完善“过程严管”监督体系。印发了重点区域污染物管控的责任分工方案,将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河长制等目标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落地。在全省率先创新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等制度,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城市园林绿地损坏赔偿等制度体系。制定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探索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延伸至乡镇。在全省率先完成河长制试点,“流域+区域”吉安治水模式成为典范。

健全“后果严惩”责任体系。出台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意见》,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环境网格化管理体制,峡江县设立赣江流域环境资源法庭,井冈山市率先设立了全省首个生态旅游法庭,创建了“生态旅游审判110”模式,市法院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肯定并推广。

绿色,是吉安最亮丽的底色。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吉安既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生态答卷”:2021年全省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考核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单位GDP能耗值继续保持全省最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考核全省第二。

厚植绿色底蕴,擦亮生态名片

生态,是最大的民生福祉,也是吉安闪亮的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安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擦亮生态名片。

“真没想到,后河现在这么漂亮,在家就能欣赏到后河的美丽夜景,这可真成为吉安的‘会客厅’了!”看着原来的“龙须沟”美丽蝶变,家住后河边上的宋阿姨别提多高兴了。

后河的“重生”,折射出吉安厚植绿色底蕴,擦亮生态名片的坚实步伐。

聚焦生态修复,做好“建”的文章。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修复等工程,泰和千烟洲小流域治理模式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并被编入高中地理教科书。强化生态系统恢复修复,国储林林权抵押建设开创“吉安模式”,牵头组建赣湘鸟道护鸟联盟,两项改革经验列入全国推广案例。

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做好“治”的文章。保卫蓝天,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三气”“降坡封尘”等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市中心城区率先开展“以克论净·深度清洁”试点,从源头防控、系统治理上下功夫。呵护碧水,打造赣江“最美岸线”。推进赣江沿线综合治理,串联生态景点,发展水上旅游,打造“最美岸线”,深入开展“清河护河”行动,将岸线、水域垃圾纳入第三方治理并实现全覆盖。守护净土,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审批、规划建设方案,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

围绕“生态宜居宜业”,做好“美”的文章。这些年,在农村,吉安高标准、高品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在京九铁路沿线、赣粤高速公路及主要国、省道沿线打造了一批“见山见水、记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在城市,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的人民满意城市目标,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行动,城区建成区绿化面积高于国家园林标准,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不仅仅是吉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吉安奋力书写治山理水文章,厚植绿色底蕴的不变追求。

激活绿色动力,书写发展答卷

绿色,是吉安最大的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

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吉安奋勇攀登,将“绿色”理念全面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构建“1+4+6+1”产业体系,不断激活经济发展“绿色力量”。

2021年,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保持全省第一,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吉安构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首位产业,绿色食品、先进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为主导产业的“1+4”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遂川狗牯脑、泰和乌鸡、安福火腿……一批特色农业品牌走出吉安,走向全国。据悉,目前我市形成了井冈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特色竹木、特色药材六大产业,六大产业种植总面积突破660万亩,建成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45个,稻渔(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1.02万亩,绿色农业步伐逐渐加快。

中国红博会在井冈山胜利召开,“云上红博”“科技红博”“创意红博”,令人耳目一新;全省旅发大会在吉安举行,实现出新出奇出彩可持续……深入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被评为“首批全国生态旅游胜地”“新时代·中国绿水青山最佳旅游名城”等,“红色摇篮,山水吉安”旅游品牌进一步唱响。

原煤产量由2012年的176.7万吨下降为0,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21年万元GDP能耗值0.2523吨标准煤,继续保持全省最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节能减耗取得显著成果。在全省率先出台“进一步强化节能‘双控’工作方案”,建立了市、县两级全社会能源消耗半年统计核算制度,发布节能双控“晴雨表”,深入实施传统产业企业技改,对环保可信度不高的项目不引进、不实施,坚决否决了一批“两高一资”项目……

绿色崛起,是吉安发展的永恒旋律。在前进道路上,吉安逐梦绿色低碳发展,擦亮绿水青山生态名片,勇毅作答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吉安答卷。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罗仁瑾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