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文明周刊> >正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家三代勤守“光明”
2022-05-11 09:3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李归宁、刘治红 文/图

井冈山光明乡,原为下七乡,2020年下七乡与长坪乡合并设立为光明乡。光明乡盛产金桔、生姜、茶叶、茶籽,是井冈山名副其实的“山货之乡”。在光明乡的光明村,有一家三代人为实现美好生活而接力追逐农业梦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从立志让村里老百姓能吃饱穿暖的叔公卢绍定,到为村里能增收、村民有收入的爸爸卢水龙,再到返乡扎根红土地专心开发农产品改变家乡的女儿卢红英,卢家三代人的奋斗经历勾勒出这片红土地农业生产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也成为井冈山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生动写照。

10

卢红英和父亲卢水龙

井冈山光明乡,原为下七乡,2020年下七乡与长坪乡合并设立为光明乡。光明乡盛产金桔、生姜、茶叶、茶籽,是井冈山名副其实的“山货之乡”。在光明乡的光明村,有一家三代人为实现美好生活而接力追逐农业梦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从立志让村里老百姓能吃饱穿暖的叔公卢绍定,到为村里能增收、村民有收入的爸爸卢水龙,再到返乡扎根红土地专心开发农产品改变家乡的女儿卢红英,卢家三代人的奋斗经历勾勒出这片红土地农业生产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也成为井冈山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生动写照。

卢绍定很实在,一心为群众做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下七,村民大多生活困难。这里海拔高,山多田少,具有典型的高山气候,不宜农作物生长,当地除了种一季稻谷之外就是种红薯,曾有“一年红薯半年粮”的说法。当年光明村的支部书记卢绍定在基本没有农田的村里带领村民大量种植红薯,解决了吃饭难题。

卢绍定是个头脑灵活的人,虽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汉,但他总比别人肯干些,会想些。在别人家种菜刚刚能解决自己家吃的量时,他就想着应该多种些,吃不完还能拿到集市上换些生活零用钱。在别人也开始种菜挑去市场卖时,他又开始琢磨怎么让自己种的菜又多又好。聪明又勤劳的他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总是比别人更富裕。担任光明村村支部书记后,卢绍定决定带着村里的老百姓一起解决吃饭问题,他大力发展农业,带领大家种红薯,光明村的红薯十里八乡没有能比得过的,个头大、产量高;为了解决农田肥料及村里建房子问题,他带领大家建石灰厂;在买生活用品都要靠票证的年代,他带领大家种棉花,解决了穿衣问题。当时石灰厂规模不大,但却为村里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还为村里修了两条公路,小小光明村在卢书记的带领下很快成为了当时乡村发展的领头羊。老百姓们提起卢绍定,个个竖大拇指:“卢绍定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老表做事的人啰!”

农业学大寨期间,在全省农村工作会上卢绍定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发言人上台发言。他没有豪言壮语,仅用简短又朴实的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工作初心,那就是要让光明村变个样儿,让村民吃饱穿暖。1958年,卢绍定被评为全国劳模。

卢水龙到了哪,红旗就插到哪

卢水龙从小受叔叔卢绍定影响,非常热爱劳动,十几岁开始就在家里帮着父母种菜、种田,从小看着叔叔带领村民种红薯解决了温饱问题,长大后他也想为老百姓做点事,于是接过叔叔手里的接力棒。1974年卢水龙任光明村村支书,刚上任的时候,光明村村里经济很困难,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每年乡里各村要向上级交200立方米的木材,其它村都能按量完成,唯光明村只完成了20立方米,其余木材被一些人私运出去了,完不成上交木材指标,村里就没有收入。心急如焚的卢水龙亲自在河边日夜值守,看见有村民运木头就去拦车做工作,终于在这一年有效控制了木材流失,并顺利完成了上级的交付工作。卢水龙知道村里穷,没有钱就自己贴钱做事,慢慢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挤出钱来为村里修路修桥。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里,在乡里的支持下带领村民靠双手修起了村里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

因为工作出色,卢水龙被派到上七蹲点,一蹲就是八年。蹲点期间他不但经济工作有方法,还总能有效地处理好乡里的各种纠纷事件,所以老百姓都很信服他。人们都说:“卢水龙到了哪里,红旗就插到哪里。”

这几十年来,作为光明村的带头人,卢水龙想的不止是解决温饱问题,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发展农业经济。当年叔叔的红薯地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片金桔园。可是地处偏远,最初并没什么销路,只能卖到遂川,再由商贩销往广东,所以价钱低至几毛钱一斤,最好的时候一块钱一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无独有偶的是,这里的金桔和当年叔叔种的红薯一样,产量高、口感好、果实饱满、甜度高。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中,井冈山革命老区倍受关注,下七的金桔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记者采访报道纷至沓来,这块红土地的金桔第一次走进了中央经济频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里,走进了广西市场。为了种出更好的金桔,卢水龙还引进了广西的技术进行种植,产量大大提高,金桔的价钱也翻了几番,卖到了三块钱一斤。小小的金桔硬是让老百姓看到了效益,大家都积极跟着卢水龙一起干。2016年,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卢水龙被评为全省优秀党支部书记。

卢红英最朴素的梦想,是改变家乡

卢水龙的女儿卢红英,现为吉安市人大代表、井冈山市政协委员、井冈山市吉源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卢绍定和卢水龙一辈子在下七光明村同一块红土地上跟农产品打交道,为村民办实事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这些行为都深深影响了卢红英,培育了她的农业情怀。

1998年,19岁的卢红英中专毕业后,孤身一人前往深圳。20多年来,她做过银行职员、会计、家居用品老板,卖过医疗器械,通过自身的打拼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在外打拼时她也经常有意识地去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参加各种农产品展览会,了解绿色农产品。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身处异地的卢红英始终觉得自己是漂着的,在外面打拼得再好也没有根。她说:“农村的生活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有决心回乡走农业之路,陪伴在父母的身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让我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温暖感。”2018年,她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在家乡继续搞金桔产业,并且投资兴建了井冈山市吉源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开启了她的返乡创业之路。虽然卢水龙2015年已经退休,近两年又连续做了两次心脏支架手术,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但是为了女儿的梦想,他依然在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这片金桔地里忙碌着。

过去叔公和父亲搞农业是靠着一股子干劲、韧劲,卢红英的梦想就是把更多的高山绿色农产品卖出去,让偏远山村的村民通过自己熟悉的土地增收致富,这一朴素的梦想在她的行动中慢慢实现。如今,她创办的公司建设了包括现代化竹笋精深加工生产线,精炼茶油流水生产线,土榨茶油生产线,南瓜、红米、金桔及食品精加工生产线,传统手工制作井冈豆皮生产线,干货、蜜饯类包装生产线等6条特色农产品生产线,打造了4个生产基地,解决了近500人的就业。由于连续几年疫情,公司资金、产品销售都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再困难,卢红英顶着压力做农业,把责任扛在肩上,向老百姓收购笋、茶籽都是支付现金,也从来不会拖欠员工的工资。卢红英说,这样做都离不开父亲和叔公的言传身教,对于田地、农民还有农业她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接下来卢红英的梦想是要将朴素的梦冲向“云端”。她专门开设了直播间,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等平台打通线上直销,将农业与“新”相结合,新时代、新模式、新思维,使农产品进一步冲出大山,受到更多民众的青睐。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井冈山这块红土地,了解这里的美。她说:“我不只是让这些好的农副产品沿着盘山公路走向全国各地,更要走向全世界,让世界品尝到井冈山的味道。”正如卢红英创建公司的初心——千年历史溯源,盛誉世界之味。

青春兴乡,何必远方。时间记录发展足迹,岁月镌刻奋斗年轮,三代人守着光明村的同一片土地,成为百姓信任的贴心人、乡村致富的带头人和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他们脚踏实地地守护着“红色根脉”,将初心融入血脉,以奋斗者的姿态,开拓者的勇气,一代又一代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继续努力,永不止步。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