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本网原创> >正文
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4-29 17:43 来源: 吉安新闻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广大农村如何实现更好发展,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留守儿童的成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效果关系到能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使“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并最终助力乡村振兴。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身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以及产业振兴等诸多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促进乡村的长远振兴发展。如何处理留守儿童群体的成长问题,是乡村振兴中绕不开的难题,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乡村文化提供成长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有力量的自信,也是最深厚的自信。乡村文化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就像养分,不仅能够约束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还能引导留守儿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通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打造村一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与学习环境;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加大传统文化宣传、实践和创新力度,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教育促进能力发展

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从学校层面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是重点。首先,建立家校联动机制。留守儿童培养教育是一项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综合性过程,为实现最佳育人效果,需要家校双方联动。学校与家庭之间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系统化互动体系。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需要学校结合其家庭情况,以个性化的关怀来采取应对策略。其次,加大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对乡村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来应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心理与思想特征,从而对留守儿童开展引导教育。最后,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着重开展各种促进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活动并引导他们参与,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内容的同时,增进同辈群体交往,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帮助留守儿童从家庭的单一氛围中融入集体氛围,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优良家风成就健全人格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农村留守儿童需要与亲人,尤其是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从而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而现如今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来自隔代抚养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亲子交流不畅导致的价值观教育缺失等。为加强亲情教育,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促进亲子线上交流。通过设置趣味性的交流话题,以及通过话题场景带入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和父母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枯燥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村级或校级的“留守儿童之家”等平台,定期开展“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等亲子交流活动,通过主题引导让孩子向父母表达内心,增强亲子之间内心的连接。此外,帮助在外务工的家长们建立良好的教育观。让家长们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内心的需要,要增加和孩子在心理及情感方面的联系,多从精神层面关注孩子的需求,多用肯定、支持、鼓励的方式教导孩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继续发挥教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促使“造血式”脱贫能可持续发展。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努力,促进其能力发展,人格健全。以人的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文/伍龙、张媛媛

责任编辑:周敏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