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榕树下> >正文
借问酒家何处有
2022-04-15 09:3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若你某一天突然被一件物品吸引,打动,你会发现,自己看世界的维度忽然不一样了。

人的感官系统,从生理构造上看,并无太多差异。可因人个体对外物的感知度千差万别,视觉上色彩、形状的分辨率,触觉、嗅觉、意念呼应……世界便大不一样,故而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俗理。

人与物之间是有呼应的。有些物,你见了几遍几十遍,也对它无感。但有些东西,你或许还未见到,就已然有一种本能让你停驻下来。那个呼应来了,心念动了,直觉告诉你,它在此处———那是相同的气场。庄子曰:“气也者,虚而恃物者也。”那一刻,它与你的精神世界链接,让你安宁虚静,唤醒你对天地自然间某种神性的共鸣。

正是人间四月,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欣欣,生命拔节抽长,惹人惜取眼前,追忆寄思。

清明最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是那首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200年前的某个春天,诗人行途中,恰好遇见了纷纷细雨,心绪惆怅中,更是触景伤怀,这时候,想要寻一处歇脚的地儿,于是向路边的牧童打听……每到清明,每念到此诗,眼前总是会现出这样的一个画面。

我的小书房里,有一件石湾陶塑《借问酒家何处有》,出自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岭南著名陶艺大师潘柏林之手,系其1989年创作。

这是一位白须白眉白衣的光头老翁,拄着一支深褐色长杖,杖顶绑着一个土黄色的酒葫芦,肩背上挂着一个圆顶斗笠。老翁的面部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其肌肤,神情凝重,似有心事,但也非显露愁容,或许,只是赶路途中,有些疲惫了。老翁一袭白袍,衣纹洗练流畅,叫人愈细看愈是惊叹,抱朴生姿,妙造空灵,果然非常具有“比瓷雕更具温情和人性”———岭南石湾泥塑的独特艺术效果。

这件泥塑作品,以真布泥烧制而成,此项烧制技术乃潘柏林大师上世纪80年代首创引进到石湾陶塑艺术中,如此创作出来人物衣纹的细腻质感是传统捏塑工艺难以做到的。

得到这件作品,亦是多年前一个旅途中的偶然。我身处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春景是常见的。倒是路上行色匆匆之人,或为谋生的碎银几两,或因生命理想的驰骛,熙来攘往。借问酒家何处有,有么?在南方的春天,桃花梨花李花遍布山野,但杏花却是少见的。杏花,是梦里花。杏花村,是诗中境。能寻得一处片刻须臾的精神栖息地么?卸下一切负重,柔软地置身心于一片村野杏花林。

吾身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八》)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总有一些人,尘俗中跋涉久了,熟谙世故,却依然想要保持天真。于是,就恰巧遇见了一个牧童,他抬手遥遥一指……

那次旅途中,我被这位白袍老翁触动,甚至忽而有了一醉躺平的念头。

很多年过去,搬了几回家,他辗转在我书房的桌、几、案、柜,一直与我照面,从未再放进那个精致的匣椟。

书房里的每一个文玩物件,皆是可回溯的往昔哪。

文/絮絮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