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庐陵时评> >正文
吉安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2021-10-25 08:5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原标题: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吉安市乡村振兴局

“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两年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设区市。

减贫任务全面完成。我市深入贯彻“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两表认定”举措,大力实施产业、安居、劳务、健康、保障等扶贫工程,5个贫困县、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连续多年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前茅。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立足吉安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六大富民产业“四化”发展,总面积突破60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161万亩,生猪年出栏近300万头。建成高标准农田161万亩,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400万吨以上。全市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436个,共有市级以上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388家。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围绕打造“人人向往的乡村”目标,率先在全省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实现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打造了一大批各显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庄。基础设施持续健全。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44万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7.7%、自来水普及率达83.8%、供电可靠率达99.9%。建成山村幼儿园261所,建成具备助餐等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 1439个,逐步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实施基层党建“四项提升”工程,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发展,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目标。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建设,打造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服务阵地和平台。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未来五年,我市将以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落实“二十字”总要求,守好“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谋好“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拓展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这条主线,以大改革引领大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进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实现共富共享,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

进一步兜牢防止返贫底线。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防止返贫精准监测和重点帮扶机制的落实。一方面,精准监测,做到“应进尽进”。通过运用好农户自主申报、部门信息比对、干部常态摸排三大监测机制,真正精准识别“三类人群”,做到一个不漏、系统管理。我市推行“遇困即扶”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智慧管理,建立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帮扶平台,将原有的机制从“纸质作业”向“电子操作”过渡,使监测对象变“被动申报”为“主动发现”,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精准帮扶,做到“应扶尽扶”。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落实帮扶力量和帮扶举措,对“三类人群”视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分类帮扶,通过低保、医保、临时救助、农业保险、防贫保险等保障性举措兜牢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等发展性举措增加收入,通过志智双扶等激励性举措增强动力。确保对“三类人群”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由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的传统产业向产业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经营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的现代产业转型。各县(市、区)结合自身条件选准1—2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坚定不移推进六大富民产业“四化”发展,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乡村产业向深度广度进军,通过提升品质、品相、品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和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持续推行“五个一”发展模式和“一领办三参与”合作形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帮扶基地等“四类主体、一个基地”,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创新发展力度,总结探索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鼓励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方式参与发展;鼓励各经营主体吸纳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就业,落实各项补贴政策;鼓励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提供技术指导、产品兜底销售等服务,紧密利益联结,增强带贫功能。   

进一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中心镇和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村建设。统筹推进中心镇和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村建设,加强对全市中心镇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资金及用地保障,不断提高中心镇综合承载力,建成一批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功能集成的中心镇,形成辐射农村、服务农民、带动农业发展的区域中心。全方位加大对省、市、县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总结出有吉安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再通过先带后、强带弱等方式,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突出美丽宜居,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表及里、由线及面、由基础整治向品质提升迈进。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农村户厕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抓好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全面提升基层各类阵地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发挥镇村乡贤联谊组织作用,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回馈故里、服务乡村。

进一步强化各项保障。抓好分类扶持。我市13个县(市、区)中有省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2个、重点帮扶县5个、整体推进县6个。各县(市、区)根据“三类县”的重点任务,对照目标要求,科学制定好五年规划,健全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乡村振兴政策体系、项目体系、工作体系。推动井冈山市纳入脱贫县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国家试点,积极探索实践乡村振兴吉安路径。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资金、用地、人才、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开通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切实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走好引才和育才“两条路”,引导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抓好本土人才尤其是新型农民、手工匠人、土专家、种养大户等乡土人才的培养,让广阔农村成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热土。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紧抓实村“两委”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工作,将基层党组织培养为治理乡村社会的行家里手。强化督查督导。建立工作督导推进机制,坚持对表对标,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善于归纳总结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切实发挥督查指导“指挥棒”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