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圆梦] 水稻田与“聚宝盆”——看吉水如何大写稻渔综合种养文章
2021-09-14 09:0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金秋时节,记者驱车前往吉水县盘谷镇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只见赣江库区波光粼粼,成群的白鹭在这里觅食栖息。放眼望去,稻田里沟渠成行,万亩养殖基地清澈见底,鱼虾游嬉,一幅稻渔飘香图徐徐展开。

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得益于这里推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把稻田变成了“聚宝盆”。

“2017年1月,我来到吉水县盘谷镇实地考察,看到赣江水可以直排到田里,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心里产生。”谈起他的“虾兵蟹将”,吉水县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银说,“这里很适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可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这些年来,王银一直致力于创新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建立“稻渔共生”的生态循环。“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生态方面,以养殖虾蟹的排泄物和生物肥料代替传统化肥,同时养殖的虾蟹又能消除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不用打农药,生态环保;经济方面,在生态模式下出品的稻谷、虾、蟹品质好、价格高,经济效益比单纯种水稻好,从而实现稻养虾、蟹肥稻,虾肥蟹美稻香。”王银说起这种发展规模十分自信。

“产品销路怎么样?”当记者问道,王银笑呵呵地说:“从目前看,经济收益和发展前景还不错。我们一直用绿色生态的理念种养,这儿的水质特别好,种出来的水稻口感香甜,小龙虾都是清水虾,干净,虾肉质紧实有弹性;螃蟹不但蟹黄蟹膏多,肉质腴嫩,味道鲜美,还有青壳、白底、黄毛、金爪等特点。我们生产的水稻、小龙虾、大闸蟹等产品被认证为‘有机产品’,现在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生态品质,所以这些农产品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订单不断。”

窥一斑而知全豹,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只是吉水稻渔综合种养的一个缩影。目前,吉水县共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104家,涉及全县18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全县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52507亩,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总产量3213吨,稻渔综合种养水稻总产量27968吨。

产业发展踏上“高速路”,村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随着种养面积不断扩大,收益逐年提高,目前,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年产值1.6亿元以上,增加村集体收入3—20万元,吸纳当地村民就业1500余人,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0万亩以上。不仅如此,该县稻渔综合种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累计带动近千户村民致富,每年为30个行政村累计增加村级集体收入58万元。同时,构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吉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逐步发展为千家万户的“聚宝盆”。

一个好的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还能有力拉动消费升级、助力经济发展。现在,吉水的小龙虾、大闸蟹已成为当地“网红”,圈粉无数。在吉水吃龙虾成为一种时尚,各类虾蟹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生意红火。

吉水县稻渔综合种养渐入佳境,产业链进一步拉长,由几年前的纯种养基地向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冷链物流、餐饮消费全产业链发展。该县在大力推广鄱阳湖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做大做强“井冈山”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吉田”“井赣”牌大米等品牌15个。产业正朝着“接二连三”的业态叠加,并有力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引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发展。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缪秀华、郭文宇、王洁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