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吉安史话
2021-08-20 10:3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杨巴金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庐陵”得名,多认为源于《诗经·小雅》“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之意,因境内丘陵绵亘,河谷纵横,城傍庐水,诚如《元和郡县志》说:“庐陵,因庐水为名。”

关于庐陵郡的设置时间,学界大致有4种说法:一说出自《水经注·赣水》,说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孙策立庐陵郡;一说出自《后汉书·郡国志注》,说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分立庐陵郡;一说出自《晋书·地理志总序》,说汉灵帝置南安、邵阳、庐陵三郡;一说出自《资治通鉴》,说建安四年(199年)“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广陵太守。时适僮芝病,孙辅遂进取庐陵”。《万历吉安府志》和《吉安市地名志》均持初平二年(191年)立郡之说,《吉安市志》则持兴平元年(194年)立郡之说。

第一次使用“吉安”之名,始于元元贞元年(1295年),因三国时境内有吉阳、安成2郡,而元代时又有吉水、安福2州,各取第一个字命名,且有“吉泰民安”之寓意,表达了吉安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吉安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永丰县尹家坪遗址等地曾发掘出石斧、石镞等文物。夏商时,吉安属九州之一的扬州。周朝时,吴、越、楚先后将吉安划入其版图。春秋时,吉安属吴国。战国时,吉安先属越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明一统志》载,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庐陵”之名从此浮出历史水面,故史书中有“秦郡县天下,厥有庐陵”的记载。

汉末时庐陵郡的治所设在今泰和县,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和旧城10县。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庐陵郡治迁入石阳县,治所先在峡江巴邱,后迁吉水固州。隋开皇十年(590年),庐陵郡改称吉州,寓意为“吉祥之州”,此后名称多次变化。隋大业三年(607年),吉州复改庐陵郡,统庐陵、泰和、安复和新淦4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庐陵郡为吉州。唐永淳元年(682年),治所由吉水固州迁入今吉州区。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庐陵为吉州。宋淳化三年(992年),改吉州为吉州军,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辖庐陵、吉水、安福、太和、龙泉、永新、永丰和万安8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废吉州军改称吉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辖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和五县。至顺年间(1330年—1333年),析永新地设永宁县,即今井冈山、宁冈一带。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吉安路置吉安府,领庐陵、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和永宁9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析永新、安福地置莲花厅,吉安府辖9县1厅。民国初,废吉安府改称吉安道,庐陵县改名吉安县,龙泉县改名遂川县。

1949年,改吉安道为吉安专区。1968年,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地区。1979年,改井冈山地区为吉安地区。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安地区,成立地级吉安市,辖10县2区1市。

自唐以降,吉安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富,百姓富足。尤其是唐代张九龄奉命开辟大庾岭驿路后,吉安便是连接中原与岭南的必经之路。直到清代中期,大运河—长江—赣江—北江—珠江是贯通中国南北的主要通道。唐皇甫湜说:“自江而南,吉为富州。”明安福人彭华也说:“我乡商贾负贩遍天下。”明两广总督张瀚谈到江西经济时说:“吉安尤称富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吉安沉淀出以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和商贾文化等为主干的庐陵文化,即是以古庐陵郡治为中心,以“文章节义”为内核的一种地方区域文化,并成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庐陵文化与全国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有三方面尤显其长:

第一,为科举入仕旺地。吉安共考取进士3000余人,中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者47人,正、副宰辅吉安籍人士24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和永乐二年(1404年),中三鼎甲者全是吉安人,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等民谣反映了吉安名士辈出的兴旺历史。

第二,为忠义节烈之邦。吉安有“五忠一节”和“庐陵九贤”,此外还有解缙、杨士奇、罗洪先等一大批名人贤士。他们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熏陶,讲忠义,重气节,这种精神又影响庐陵的文风、士风以及民风,吉安因此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万历吉安府志》说:“盖自欧阳永叔崛起斗牛间,节义文章揭日月而行之;杨希稷、杨廷秀相继死国,清风高节,转相慕尚。”

第三,为文化教育强郡。吉安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书院建立时间早、数量多、规模大、名气响,而且众多理学家、著述者均是通过书院讲学来宣扬其学说。他们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活跃的学术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吉安文化教育的发展。此外还培育了很多文学家、史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农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博学多才,著述甚丰,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