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17日下午的两场雨,不仅将酷热浇了下去,更将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的桃源梯田,濯洗得更加明亮。蜿蜒在大山里的公路更加美丽,标识标线整洁清晰,公路两旁绿树成荫,各色花朵美不胜收……美丽舒适、绿色生态、安全畅通的公路环境,得到沿线百姓和过往驾乘人员、游客一致好评。
可就在数年前,这里的盘山公路还是让人晕头转向。
遂川县地处罗霄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很多公路临水临崖,险峻难行,等级低、坡度陡、路面窄、出行难成了摆脱贫困的“拦路虎”,难“啃”的“硬骨头”。
“十三五”以来,借助脱贫攻坚东风,该县加大公路建设步伐,推动上等级、变模样,逐步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同时,以打造最美乡村公路为契机,优化沿线高品质景观绿化带、服务区,丰富文化内涵,让驾乘人员感受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美好意境。
如今,徜徉于遂川大地,一条条美丽公路纵横交错,展现着路与自然、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横贯北部林区四乡镇的雩新线,曾有人见人怕的“曲尺岭”,通过拉弯取直、路肩拓宽、增加提示标识后,事故发生率大为下降,通车速度得以提升。
“公路驿站内设有凉亭,环境清幽,是休闲解乏的好场所。”每次沿着105国道从丰城到广东去,货车司机李公志总要在巾石乡的沙地公路驿站休憩一会儿,加杯热茶后再出发。
把事故降下来,让行车成为一种享受,是该县建设美丽公路的初衷。通过精准了解老百姓对公路的期待,不断完善沿线绿化和服务区功能,将美丽公路建设与公路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生态养护紧密结合,并对建设过程中破坏的生态及时复绿,推进路况综合整治。
美丽公路不光养眼,还助力乡村振兴。
去往桃源村的路上,途经白云、梯岭两个村,之前路不太好走,村民只能靠山吃山种油茶,如今“白改黑”提升公路等级后,白云村大规模发展脐橙产业,还辐射带动了梯岭村发展。桃源村邓汉炜于2017年初种了20多亩黄桃,今年正式挂果,按6元/斤售出,收入在万元左右。
“推动景、路融合,探索美丽公路﹢特色经济、特色旅游、自行车赛等休闲体育等模式,实现公路建管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该县交通运输局长危安介绍。
美丽公路的发展,让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不少外地客商多年前就看好遂川的生态,随着356、220国道通车,山区公路提档升级,开发景区,办山地马拉松、自行车赛事这种愿景,已经成了可能。
“我是一名驴友,周末喜欢去爬山。现在路好多了,很多都能直接到山脚下。”发烧友孙雪芸说。
近年来,该县乡村公路串起了北部林区的楠木、罗汉松群,西部山区的梯田群落、茶山、温泉,不仅林木外销更畅通,还吸引了广东、湖南等地游客,为沿线群众销售茶叶、金橘、生姜、藠头、花蔬等农特产创造了商机,道路通、乡村美、游客来、多业兴成为现实。
文 / 林雍、刘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