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一天不劳动,一天不吃饭
2021-06-18 09:56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净居寺禅门规制  

李梦星 文/图

走进青原山净居寺,在院内院外可以看到一块块的菜地,长着蔬菜瓜果,一年四季的品种不同。这些蔬菜由寺里的僧人和居士栽种,供应给寺中厨房。而在古时,净居寺还有不少田地、山林,一部分出租给农户,一部分由僧尼自己耕种,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当代,净居寺依然继承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不愧为禅宗祖庭,为其他寺院作出了表率。

我多次在净居寺用过膳,吃过寺里自种的蔬菜,吃惯了添加调味品菜肴的我辈,会觉得寺里的菜蔬不是很重口,却保留了原味。又因是用有机肥生产的,口感较好,在外面很难吃到。我还看过寺里的《大寮规约》12条,开篇强调爱惜食物的必要性:“寸薪粒米,当思来处之艰难;滴水残羹,须念作时之不易。既不暴殄天物,复当调和口味,咸淡适度,香软得宜,慎重烹饪,勿生轻忽。”具体的要求简单而明了,如“所剩粥饭,必须尽心料理,不可损坏,留存后吃,违者罚。”“大寮闲谈杂话,高声大叫,吸烟闯寮酗酒赌博,破口交拳者罚。不服者出院。”在净居寺还可以看到庵堂屋舍里张贴了不少规约,告示禁止哪些行为,违反了如何处理。一条条明确而具体,内容涉及到僧众生活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要求很严格。

这一套管理清规源远流长。唐代以后,禅宗丛林遍布,信徒众多,大部都居住在寺里,给管理造成了困难。百丈禅师怀海认为有创立丛林规式的必要,于是对佛教沙门设立佛图户的制度作了大胆的调整。根据禅宗的修行特点,结合佛教的大小乘戒律,制订了《百丈清规》,典型的有“别立禅居”“普请劳作”等规定,成为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众日常行事的章程准则,使禅宗的体制更加中国化、制度化,对禅宗的存在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禅并重是《百丈清规》的重要制度之一。原始的佛教徒不事生产,靠托钵乞食化缘维生。但中国素来以农立国,社会各界都很重视农耕,仅靠乞食生活,会被视作懒汉或无用的人。托钵乞食成为佛教立足于中国的一大障碍。

唐中叶以后,封建政权对佛教的特权采取了许多限制。“两税法”实行后取消了对寺院和僧尼个人田产免税的规定,伴随着士族的衰落,寺院的土地和劳力来源都很困难。许多佛教宗派,如法相宗、天台宗等,由于贵族色彩太浓,解决生活来源的能力差,都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迅速没落。

《百丈清规》要求,僧人除平日里专心修行参禅外,每有农作或劳动,便由僧值师宣布,全寺上下无论长幼必须一同劳动,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种“普请劳作”的规定,为禅宗的“自给自足,独立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使禅宗获得了在困境之下的生存主动权,使佛教徒不是一个寄生的阶层,为佛教能够在中国立足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净居寺自古以来就有常住田,为寺院的田产,是寺院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经济保障,也是农禅并重的实施基地。据清《青原志略》记载,净居寺所拥有的山地很多,“久荒落民间”。到明末崇祯年间,“存契六十契”,面积“共一千七十石八斗五升”。本寂禅师任住持时赎回一些,清初笑峰和尚再买田产七契,载租一百二十五石五斗,墨历和尚又买田八契。这些常住田不许出售,可以出租。“四邻各佃者分耕者,每年纳租四百五十九石六斗二升,余皆常住自种。”“笑和尚种茶千株,墨老人亦种之。”有些寺田由僧众耕种,自食其力,基本上能保障生活的需要。

农禅并重的制度颁行几百年来,有的寺庙执行得不太好,有逐渐松懈的迹象,流于形式。到了明末清初,天下乱糟糟的,清规也就更难实行了。生活没有着落的禅宗寺僧,只得披着袈裟,托着饭钵,四处乞讨,求施主施舍。方以智住持青原时,社会上也有这样的现象。他觉得,应整肃寺规寺纪,严格执行《百丈清规》。当时有不少田地山林属净居寺的产业,有的荒芜多年。他召众僧反复念诵清规内容,阐述清规的意义。《青原志略》中载:“山中石多,树木难长,野兽害稼,坑田多荒。”他带头上山砍柴、种茶,下田种粮种菜。众僧见住持年龄这么大了都参加劳动,也就自觉行动了。一两年过去,青原山已能自供,僧人也得到了锻炼,寺风有了好转。

随着时代的发展,禅宗清规也在调整和变化。净居寺也是如此,一直保留着百丈清规的主要精神,根据世态寺情变化补充新的东西。在新的时代,农禅并重这一优良制度依然在净居寺传承,但不拘泥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古制,以更多更新的方式呈现,内容也更为丰富。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