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执政根基 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区委办公室 2021-06-17 19:01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吉安市青原区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聚焦重点难点,集中攻坚克难,大力推进村干部队伍建设,以村干部振兴来助推乡村振兴,为推进青原“第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提供人才支撑。

培养选拔注重高度

针对当前村干部源头活水不足,村干部人才后继乏人等问题,青原区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建立乡村人才、村级后备干部、村干部选任系统集成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村干部“怎么来”“来得优”的问题。

建好用活乡土人才库。区委人才办和区统计局逐村摸排本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等8类人员并进行登记造册。实施“企业家反哺、退休干部回巢、专技人员返乡、退役军人二次建功”等农村人才聚集工程,鼓励吸引心中有真情、身上有本事、手上有绝活的流出人才回馈家乡、造福村民、建功乡村。目前已引回各类农村人才2981名。富田镇李子平返乡以合作社形式将“奁之味”食用菌产业推广辐射,年产值800余万元,直接带动当地农户1000多户。

建好用强村级后备干部库。定期对各类乡土人才进行筛选,按每村4名左右的数量储备村级后备干部521名,实行动态管理。对有培养潜力的,通过组织部门跟踪、乡镇党委管理、区乡干部结对帮带,采取“1+N”模式分批次高强度培养,即每名后备干部必须到集体经济产业一线实践1次、攻坚克难一线锻炼1次、区以上党校专题培训1次、发达地区考察1次、村“两委”班子跟班学习1次。通过高强度的培养,使一大批村级后备干部综合素质迅速提高,缩短适应期,加快成长期。

加大村级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拉长村级后备干部成长链条,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大胆把“政治上过得硬、工作上有能力、群众信得过”的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已有284名村级后备干部新选入村“两委”班子,班子整体年龄、文化结构大大改善。全区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7岁,35周岁以下成员占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4%,致富带头人占89%。富田镇龙会村“两委”班子换届时原班子全部退出,新班子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年集体经济收入从0增加到了10万元。

激励保障体现温度

针对当前村干部工作付出和回报不对等问题,青原区建立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等有温度的激励关怀机制,有效解决村干部“没奔头”“留不住”问题。

合理提高报酬待遇。出台《关于进一步保障村运转经费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实施办法》,合理提高和保障村干部报酬待遇。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工龄报酬”机制,村党组织书记的基本报酬、绩效报酬根据村大小,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4倍的标准核定,一般村干部按照不低于同类别村党组织书记报酬的80%核定,整体平均报酬增长20%。全面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要求和离任"两老"生活补助定期增长机制。设立村干部关爱基金,坚持为正常履职的500余名村干部开展健康体检,不定期对生病住院和表现突出的村干部及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对患重大疾病的给予救助。

实行集体经济奖励。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千方百计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全区各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稳定在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上的达50%,15万元以上的达10%以上,最高的达120万元。出台《青原区村集体和干部奖励激励实施办法》,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区委区政府每年对先进村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村干部领办的集体经济产业,明确其可按一定比例获取分红奖励。

提高政治方面待遇。常态化开展村干部考录乡镇事业人员和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今年有3名村党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把村干部纳入全区干部人才培训总盘子,统筹各类资源,分级分类开展村干部全覆盖专题培训。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适当增加村干部代表名额。对村干部先进事迹及时宣传报道。

松绑减负强化力度

针对村干部工作压力大、工作激情逐渐减退等问题,青原区以落实“2019年基层减负年”要求为契机,采取工作上减负、精神上减压、环境上提质等措施提振精气神,切实解决村干部“不善为”“不想为”的问题。

工作上减负添动力。出台《青原区力戒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工作举措》,村干部参加的各种会议减少30%,对乡村督查考核事项减少50%,全面规范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各类挂牌,严格落实村级“零接待”要求。全面提高村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最大力度精简村干部职数,目前全区“一肩挑”比例达47.9%。

精神上减压增活力。做到组织为村干部担当,村干部为事业担当。开展县级领导干部“我带村干部去办事”活动,帮助村干部到区直单位协调工作。定期对村干部集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谈心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其工作上的情况、思想上的动态、家庭的困难。定期举办村干部配偶培训班,安排谈心交流和互看互比互学等内容,使其从组织、配偶的理解和支持等精神层面上获取工作动力。

环境上优化显魅力。每年滚动安排120万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用于规范化建设。制定《全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布置和管理暂行办法》,统一外部标识、统一外墙色调、统一内部布置,高标准打造了一大批村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全区100%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都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管理监督确保精度

针对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青原区通过压实责任、健全体系、强化监管等办法,切实解决村干部“不想腐”“不敢腐”的问题。

压实监督主体责任。压实乡镇党委加强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村干部管理监督,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厉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对村干部队伍监督管理不力、村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信访矛盾突出的乡镇纳入软弱涣散基层党委整顿。实行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合一”,全程监督村党务、村务、财务和资金落实情况等,实现监督全覆盖。

建立严密考核体系。督促村“两委”干部正确履责,推行村干部进村访户、坐班值班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保证群众每天随时都能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村干部绩效考核方案,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是否发生重大信访纠纷、是否发生“微腐败”等纳入考核内容,将民主评议结果纳入考核重要指标。

落实面清单制度。凡涉及《党员社会生活行为失范处理暂行办法》文件中相关情况,经调查属实的村干部,取消当年绩效报酬和各类奖励。对村书记、主任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存入村干部档案,作为“三方面人员”考录选拔和选树先进典型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