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夏侯佐镒和他的纯手工唢呐
来源: 区政协办 2021-06-12 10:4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唢呐是乡村的灵魂。

日子欢喜也罢,悲伤也罢,只要是大型仪式,唢呐总是以豪迈﹑张扬和出彩的“姿态”,撩起它洪亮的嗓门。它扬天高亢的音质,表达喜悦,它宛转低沉的音韵,诉说伤悲。记忆中,它那富有变化的曲调,它那一丝一缕的温情,一直停泊在岁月的长河里,也镌刻在我童年的底片上。

岁月悠悠,唢呐声声,有些物和事,即使过了很久,我也会试图将记忆的碎片慢慢拼接,那是另一种时光的相认。

唢呐原产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在七百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入中国。虽说是“舶来品”,它那干净而简约的模样,就好像是吾乡吾土的正宗嫡传的一种乐器。

近几年,青原区文陂镇夏家村,夏侯佐镒的传统民间唢呐纯手工制作作坊,在当地小有名气。周末,顶着高温,我走访他的唢呐作坊。

吹唢呐,北方也叫“吹喇叭”。袖珍型唢呐还有一个别致而动听的名字,叫“海笛”,在一个锥形木管上开出八个音孔,这八个音孔的排列顺序是前面七个音孔后面一个音孔。分别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控制音量。唢呐不仅是中国民间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我国各地流传最为广泛的民间乐器。

唢呐因其发音高亢,刚中带柔,柔中有刚,音韵嘹亮,便于携带,是深受民众喜欢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的伴奏之中。民间的鼓乐班、秧歌会和地方曲艺的伴奏中,越来越离不开唢呐,是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

我的采访夏侯佐镒,1960年出生,小学文化,是目前青原区为数不多的制作唢呐和维修唢呐的手工艺人。1989年,他跟着本村村民夏侯振均学习制作唢呐,那时候,他跟着师傅,只会制作唢呐竿。后来,结婚生子讨生活,他外出上海和广东沿海打工,中间中断了好多年。2016年,他因腰肌劳损辞工回家,还是念念不忘师傅传承下来的这门技艺,想试图捡起这门手艺,但又不知道有没有好销路。2017年,他开始小批量做唢呐,年制作唢呐一百多把,想不到,他制作的纯手工唢呐,音质好,质量佳,每一把能卖到一千元左右。

说起他的唢呐传承谱系,夏侯佐镒师傅如数家珍。他说,第一代师傅是泰和县的罗志绿,第二代师傅是新圩镇城山村的张吉培,他师傅夏侯振均是第三代,他是第四代传人。目前,他弟弟夏侯佐铁也跟着他学做唢呐。他儿子夏侯命彬大学本科毕业,在深圳一个电子厂做研发工程师,假期回来,也会帮他一起做,他态度坚决地说:“做唢呐是门手艺,无论儿子对这门手艺感不感兴趣,我都要传给他。”

他家建起了两层的新房,宽大的大厅就是他的工作室,正对门口,摆放的一个简易的木柜上,分层摆放着制作完工的唢呐,旁边是用于制作唢呐的工具,大致目测了一下,剪刀,直尺,铁榔头,錾子,刨子,螺丝刀等,大概有几十种工具。夏侯师傅说,有些是他当年做木工和打铁时留下的工具。妻子张金华夸赞他说:“家里的一些家具都是老公亲手打制的,他没有学过一天木工,看一下就能学会。”从妻子欣赏的目光中,我能感受到夏侯师傅的精明能干。

唢呐对于我,既熟悉,又陌生。说是熟悉,小时候,村子里娶亲嫁女,老人出殡,都会请唢呐手吹奏。唢呐的曲目有《百鸟朝凤》﹑《苏武牧羊》﹑《汉宫秋月》﹑《抬花轿》﹑《小桃红》等。近些年,青原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和其他节庆活动中,几乎都离不开唢呐,那嘹亮的声音,为活动和仪式增光添色。

这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多唢呐,我还是第一回。一把把唢呐整齐地摆放着,像夏侯佐镒师傅精心打扮的孩子,又像一个个等待发声的可爱精灵。

我顺手取下一把唢呐,想尽快弄清楚唢呐的结构和各个部位的作用。夏侯师傅在一旁耐心地讲解。一把唢呐,有哨子、气盘、芯子、唢呐杆、唢呐碗等几部分组成。

哨子是发音器,也是唢呐吹奏的灵魂,整个唢呐的音质、音准、音色的优劣,哨子行使着三分之一的功能,小部件,大作用。

哨子一般是由芦苇制成,北方,也有用小麦竿做成的。夏侯师傅说,他们文陂乡下称“哨子”为“叫子”,也颇为形象生动。一般在小满之前采集为好,那时的芦苇,软硬适度、纤维紧密、苇壁厚实、苇质有弹性,是制作哨子的最佳材质。

虽说现在网上也有“芦苇哨子”卖,可他还是坚持自己手工制作。我问起他制作“哨子”的难易程度,他说,制作哨子的苇竿都是自己去采集,选那些长势顺直,光滑而没有虫蛀的芦苇,苇管的内径在0.4到0.8毫米之间,苇竿上的竖丝一根根分布均匀的苇为最好。采回来,分成几小捆,放在通风口自然风干,然后,就开始用剪刀、刀子、水砂纸和电烙铁了。把苇竿用温水浸湿,用剪刀剪出需要的长短,用刀子顺着芦苇竿的四周轻轻地刮,要刮得均匀滑溜,然后开始用铜丝缠出哨座,一圈一圈绕紧盘平。夏侯师傅把制作好的哨子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用的时候就把它泡软。

就目前制作唢呐竿的材质,夏侯师傅一般会选用黑紫檀,其次是红木、黑梨木和酸枝木。在工具台靠墙的位置,是两大箱黑紫檀的毛胚。

黑檀木属于名贵树种,耐腐蚀,硬度大,不变形,配得上唢呐高贵的“气质”。他让我掂一下黑檀木的重量,我抓一块放在手上,能感受到这个一尺多长的硬木,那沉甸甸的分量。

其实,夏侯师傅能做出唢呐,不仅是有师承,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聪明、认真和创新。他拿出两把四角刀,也是他用钢材亲手制作的,是把黑檀木钻出木孔后,慢慢打磨内壁的一种特制工具。还有一个金色球面的工具,他让我猜猜是什么制成的,我猜来猜去,也猜不出。原来,这是用废旧房门的“门把手”卸下来做工具,成了他制作“唢呐碗”内控的“专门量具”。

他的木柜子上,放着一个泛着铜绿的老唢呐,岁月的“包浆”,簇拥着这把两百多年的“祖母级”唢呐。他说,保养得好,一把唢呐可以用上几百年。他现在制作的唢呐碗,也是仿照这个老唢呐的样式,在唢呐碗的上端和中间部位,镶有红铜作为装饰。他说,黄铜硬度大,红铜硬度小,用红铜包裹着,是为了增加唢呐的美感,一般选厚度在0.6毫米的铜片为宜。

拿起唢呐,夏侯师傅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刚学吹唢呐时,就是买的泰和罗志绿的唢呐,那时候,新娘子是用自行车推到婆家的,他们迎亲的乐队也是坐自行车。那时,乡村的土路高低不平,唢呐就放在自行车上,随着自行车的震动,唢呐竿就断成了两截,他差点气哭。更可怕的是,新娘子还没有到男方,还没有进祠堂拜堂成亲。怎么办?他就一人先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跑回家,口干了也没时间吃点水,拿着另一把唢呐,飞快地跑到了迎接新娘的路上,吹着唢呐让新郎新娘进祠堂拜堂成亲。从那时起,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做出坚固、美观、大方、音质好的唢呐。

夏侯师傅说,第一次做唢呐,他买了五百多元的铜片做实验,那时候还没有太大把握,他一遍一遍地锻打和调试。我看了一下他锻打唢呐碗的专用基座,一边已经磨出了凹痕。他说,有一个成语叫“千锤百炼”,他自己制作唢呐碗,那可以称得上是“万锤千炼”。要把唢呐碗敲圆润,敲均匀,敲得美观大方,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增加唢呐碗的强度,使其更加耐用,他还在唢呐碗的底部,加上一圈钢丝,再把铜边翻卷过来,再一次敲平磨光。看着他手上得意的“匠心之作”,与其说他在做一把乐器,不如说,他是用整个心思,孜孜以求地雕刻一件高雅的艺术品。他对传统民间工艺的这种发扬和光大,就是对音乐的虔诚,对手工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从事的这一职业的追求。

他说,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爱好音乐的人也多起来了,尽管自己的唢呐供不应求,但“慢工出好活”,每一道工序,自己都尽心尽力,劳神费力地去完成。明代王磐的散曲•小令《朝天子•咏喇叭》里有一段活灵活现的描述: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流落出作者的爱憎之情,从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唢呐“以小博大”的地位。

从夏侯师傅兴致勃勃的描述,我也听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音乐的喜欢。他取出一个“哨子”,放在蓝边碗里浸泡片刻,顺手拿起他自己的专用唢呐,欢快地吹奏着,从《北京的金山上》到《浏阳河》,从《江西是个好地方》到《我的家乡新吉安》等,声音明快而激扬。他这把“玉玺”级别的唢呐,从气门到芯子,就连通哨子的细签子,都是黑檀木的。他说,有人出到三千多元,他没有舍得卖,这把唢呐,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心爱之作,更是“镇店之宝”。

我问他可以吹奏多少曲子,他谦虚地说二三十首,尤其是红歌,是他最拿手的。他还说,等忙完这一阵,他打算带着他的唢呐去革命圣地井冈山,边吹奏边销售。我甚至想象着,在井冈山挹翠湖边,在高大挺拔的水杉下,他泰然自若地表演,一定会吸引四面八方旅客的目光,他这些精心制作的“青原唢呐”,会随着和畅的暖风,传播得更远。

吹完一曲,他指着旁边的一位男子说,这是他最好的朋友曾昭琅,今年七十岁,家住吉安县横江镇。今早四点半钟,夏侯师傅就骑着摩托车去接他,为的是让曾师傅给我们表演一曲。曾师傅身体康健,看不出已经古稀之年,说起吹唢呐,他用普通话再一次强调说,他步入“音乐界”四十多年了,是真心真意地喜欢。唢呐,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表达和释怀,这辈子,他离不开唢呐了。

他还说,家在赣江边,春夏秋冬,他都会对着江风吹奏。有时候,江边的鱼儿听着唢呐声,都会欢快地上蹿下跳。夏侯师傅诙谐地笑了笑,夸赞说,老曾吹唢呐,不但鱼儿听得会“跳舞”,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听得不愿意回家了,他和他的唢呐,魅力大得很呢。

吹唢呐难在换气,其实,就跟唱歌一样,吸气时也会发一个低音,不仔细听,外行人听不出断了音律,这就是所谓的“换气”。吹唢呐也要“换气”,水平高的,“换气”游刃有余,一口气能吹将近一个小时。

横江的曾师傅也是大能人,会吹喇叭,也会做唢呐。但是,他看到夏侯佐镒做出的唢呐,心服口服,甘拜下风。论制作唢呐,夏侯师傅技艺更精,论吹唢呐,曾昭琅师傅更胜一筹。他们两人虚怀若谷的品格,相互欣赏的性格,让我感动。

夏侯师傅说,网上买的唢呐,唢呐竿上的孔呈圆形,大多是用电钻子钻出来的。他制作的唢呐,唢呐孔是“鸭蛋型”的,里面大,外面小。别看这小小的孔洞,要经过钻孔﹑锉平﹑打磨等五道工序,这样做出的唢呐,音质好,这也是他自己的独创和发明。

在唢呐竿的上部,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名字刻在上面。我提议说,既然一把唢呐可以传承几百年,就应该把制作的时间刻在上面,用制作杆秤定盘星的手法,镶在唢呐竿上,等到若干年后,这些就是古董了,他眼睛放着光,虚心接受了我的建议。

2006年5月,唢呐制作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青原区文陂镇也正准备为夏侯佐镒的唢呐纯手工制作技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将作为这一工艺的传承人,有能力和义务把这一传统手艺发扬光大。

夏侯师傅的唢呐制作,是一位农民匠人对纯手工技艺的尊重和创新。纯手工唢呐制作,既是一门独特手艺,帮助他发家致富,也是一种浪漫情怀,让他感知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唢呐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