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文陂采风日记二则
来源: 2021-06-03 11:11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文陂采风日记二则

8月27日,晴,周四

今天上午,突然接到“采风”的邀请。好为难啊。从没参加过采风,怎么采?要做些什么?

突想起前段时间查文献的时候所看到的201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发来的贺信。犹记得主席的贺信上说,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如此,我虽为一名普通市作协成员,但也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注意收集现实生活素材,用心剪裁创作出反映社会实情和表达百姓情感的好文,让采风真正起到其本应起到的作用。

思此,在我眼里,采风之行顿时举轻若重。好期待采风日的到来,我希望我的耳、我的眼能作为百姓生活的真实见证,能成为政府清明、高效执政的顺风耳与千里目。

8月29日,晴,周六

一大早就醒过来,收拾好东西,提前到达青原区行政中心门口集中。按照主办方的部署,有幸与市著名作家江枫、市摄影协会3名摄友、区融媒体中心郭记者组建成文陂采风组。上午10点,采风组一行6人走进文陂镇。

文陂是青原区最小的镇,它距离中心城区25公里,国土面积51平方千米。现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在2019年的人口统计中,全镇现有4915户,总人口只有17529人。经过资料查询,了解到文陂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5户840人,到2018年已实现脱贫223户756人,未脱贫42户84人,贫困发生率为0.49%;2019年又脱贫27户60人。在这场由青原区政府打响的“脱贫攻坚战”中,扶贫是怎么进行的?扶贫是否有成效?上榜的贫困户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开始了一天的采风之旅。一日下来,收获颇丰,对于青原区的“脱贫攻坚战”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扶贫扶志,关注细节

采风第一站是扶贫车间,进入后看到的一抹抹微笑让我看到了光明。

扶贫车间由隆旭昕电子有限公司开办,它之所以得名扶贫车间,在于它每年要支付给贫困户的工资高达22万多,其吸纳的贫困户员工数站员工总数的10.3%。

扶贫车间主要生产电子变压器,通过为贫困户们中的家庭妇女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又照顾家人的机会来助力贫困户们脱贫解困。在扶贫中,公司老总与管理人员在镇政府的介入下,他们关注细节,从心入手。

上了几节楼梯,进去车间。车间并不算大,大概有三四排长长的工位,但每一个做事的女工面前都有一台电风扇,大家忙着干自己手头上的活。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孩在自己的母亲旁边的工台上写什么。当他看到我们进来,有些不好意思地地把本子卷起来,躲在他母亲的后面,露出有些拘谨的好奇的视线。看到我们的关注视线,他的母亲对我们大方地笑了一笑,然后柔情揉了下小脑袋继续自己手头的活。我们没打搅他们,继续在车间走动,与做事的工人随意交谈。不久,一个特殊的女工被带进我的视野。管理的人跟我们介绍说,这个女工天生聋哑,住在镇上,现是3个娃的母亲。为了让她能上工为家里减轻经济压力,同时找到自信,扶贫车间的管理人员手把手教她做工。现在她已经在厂里顺利上班近一年了。江枫走过去坐在她身边,比划着跟她交流。我站在他们的对面,不经意间看见该女工鹅蛋脸上的羞涩笑颜。

扶贫从扶志开始。只有让贫困户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立志走上富裕路,且乐意付出自己汗水,才会真正走上富裕路。例如,我所了解到的这些进入扶贫车间的工人们虽然在家门口就业,但最多可以拿到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这对于他们的家庭而言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能有效改善家庭的贫苦状态,为进一步的脱贫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扶贫无小事,从小事做起,对细节的紧扣,是文陂镇的扶贫干事们与无数个为扶贫努力的志愿者们的用心用情的表现。在短短一个小时的厂房畅聊中,我听到:当贫困户工人的家属生病了,车间会上门给予人道关怀;当实在没办法从家里脱身出来上工,车间会专门派人教导并提供机器和材料上门,且提供电费补助;当家里的小孩因母亲上班中午饭没地方吃,扶贫车间不仅为母亲免费中餐,并以低廉的成本价来让母亲登餐允许小孩也来厂里一起吃饭,减去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扶贫车间的那几抹微笑,我感受到了温暖。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是古人对理想国的描述。同时,它也是当前我们奔向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走进文陂镇的敬老院,我看到一群本应孤苦无依的老人正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里的老人年龄小的有60多岁,年龄大的有90多岁;其中有夫妻、兄弟等,他们普遍年纪大,现在这里被照顾,觉得享政府的福,满脸的欢欣。当我们走过来,在树荫下聊天的人纷纷将视线投给我们。工作人员介绍了几个属于贫困户的老人给我们认识。郭银招老人,2018年经大队书记动员进入文陂镇光荣敬老院。她出生于1951年,她的丈夫于她58岁时因病过世,夫妻俩育有3个女儿,是多女户。年迈,生活来源于女儿给的生活费用。她开始对来敬老院有抵触心理,到了敬老院后,发现这里的生活比原来想象的要好很多,住单间,发生活用品,吃食堂,跟一伙生活经历相似的老人们互相作伴,锻炼身体进行娱乐活动;而且也不需要另外缴费,只要将政府发给她的低保金交到敬老院当伙食费就好。她对于我们的到访很开心,很开心地把我们让进她的房间,干净整洁清爽的屋子有十多个平米。我们坐下来听她讲过去的故事,那一刻,时光静好。

夏命世、粱仁凰夫妻俩个子不是很高,今年均68岁,两人是无子女的五保户。1995年入院,当时算年轻力壮,进院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敬老院养猪、种菜;现在年纪大了,体力不行了,而且夏命世老人的右腿出了一点问题,没办法做事了,他们夫妻俩安心在敬老院养老,不用做事,安享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儒家“亚圣”孟子曾经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对梁惠王描绘了王道社会蓝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如此美好社会起步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秋高气爽之际,当我看到老人们衣着素朴在树荫下安闲地或锻炼或轻声聊天,或几人凑在一起打打牌,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嘴角自然流露出来的从容淡定,那是对“老有所养”的充分自信。

(三)合作共赢,以文化人

采风印象最深的是青原区富之渼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庄。富之渼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始创于2016年,创始人为粱礼淦,本身只是文陂镇渼陂古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大概上午11点,我们见到了这位合作社的掌舵人,邀请他坐在一间小包厢,随意开聊。简短开场白后,他跟我们说起他的颇具传奇意味的创业故事:今年48岁的他,在2012年返乡创业;之前曾在深圳一家上市公司做行政总务,在外多年打拼的他小富后看到村人生活条件不太好,就想利用自己的资源与能力带领自己的乡亲们一起奔小康。在家乡转悠数年,冷静地观察村人的就业生产情况后,他敏锐发现自己的村子虽然有千年古村之美誉,但在进行旅游的开发时却未能很好地将文化、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他开始思索如何能美了村子、富了村民,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2015年,他在取得许多贫困户的支持组建了富之渼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又在政府的帮扶下,依托古村的优势,果断地租借了10年契约的500余亩土地去实施他的“富渼”计划。2016年,他带领他的团队种下了水稻,可惜收获不大;2017年,他果断改变计划,合作社改种300亩石城太空白莲,其余土地则种蔬菜、菊花、水稻等,建立了现在“富渼”农庄荷花基地的雏形。2017年6月18日,在区、镇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农庄荷花基地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荷花节,迎来如织的游人,拉动了旅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尝到了甜果的乡人们,懂得了合作共赢的意义,跟着粱总干得更起劲了。后来在渼陂在蔬菜种植合作社后还产生了种养合作社。这几个合作社都成了文陂镇的扶贫基地,它实行的“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69户贫困户走出了经济困境,还提供多个就业岗位辐射到渼陂周边的10来个村子的老弱妇孺,让他们不出家门也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它更创新模式“你出技术我出地”的土地入股方式,引领贫困户们发家创业,找到富裕的出路。贫困户粱昌玖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他有种植西瓜的技术,却苦无充分的田地。合作社帮他实现了愿望,让他以每亩补贴240元的价钱租田30亩来种植西瓜,西瓜大收获,他也成功脱下了贫困户的帽子。在金丝皇菊产业基地,我们看到了这个黑瘦高的中年汉子。因为正在上班中,他着装非常简朴,头上还带着草帽。他跟我们聊起了他的致富经。他兴奋地告诉我们今年除了种西瓜外,还养起了青蛙,又被聘任到金丝皇菊产业基地做管理人员,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他的言谈举止中,不但毫无没有曾为贫困户的底气不足与“家贫万事衰”的萎缩,反而一种生气扑面而来。

合作社以荷为媒,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的底蕴来源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渼陂的悠久传统文化、古村遗存的红色革命文化、中国古代的莲荷文化都在合作社的文化挖掘中,一步步从历史的灰尘中在青原的脱贫攻坚战中闪亮登场,以最美的姿态迎来四面八方客,推动文陂地域经济的迅捷发展。2019年,合作社承接运营“闪闪的红星”渼陂研学基地;为普及古法传承传统工艺,合作社推出古法酱油、古法酿酒、古法染布的“三缸”文化。接近正午的阳光,直射下来。农庄门口的几十个酱缸正在太阳底下晒着,因头戴草帽的工作人员的搅动,空气中飘着一股清香,让人遐想纷呈。正是因为在不知不觉间,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及创新性转化的作为让广大村民在耳濡目染中移风易俗,弘扬正能量,更带动了村民们一起走上文化振兴脱贫致富的产业扶贫路。

回首一天的采风行,可谓行程紧凑,行色匆匆。很感激活动的组织者,让我们这些作协的作家们走出了书斋走进了人民中间。为了保障采风的真实性,安排接待的镇政府除了一般的招待,提供吃、行的方便,并没有做多余的动作。如此,采风一路没有遇见被安排的贫困户“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随意。而我和同伴们虽肩担采风了解民情的重任,但并没大张旗鼓,而是走进他们的生活随意与他们说家长里短。我记得采风过程中有这样一幕很让我动容,同行的作家江枫在采访一位有些音沉体衰的老人家的时候,为了听清老人的话,他俯身倾耳凑到老人身子前面。很喜欢这样的风格的采风,很欣赏这样低姿态的作家。在如此真实的采风活动中,我看到了贫困户们正在脱贫的付出及生活状态,看到了他们正跟着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干事们的带领下脱贫攻坚,在无数个如粱礼淦一样的“致富不忘初心”的“社会主义先富者”引领下继续他们的奔小康之旅。

通过这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我觉得,不远的前方必定有曾贫困的乡亲们的“富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