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健全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吉安新闻网 2021-06-02 09:39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 中共吉安县委书记 李克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 年 11 月 1 日,经国家评估批准,江西省政府正式宣告吉安县脱贫摘帽,吉安县脱贫攻坚工作由此进入了“后脱贫时代”。新时代、新起点,为确保剩余待脱贫人口高质量脱贫,已脱贫人口脱贫可持续、不返贫,吉安县全面把握脱贫攻坚由“打赢” 向“打好”转变的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脱贫户、返贫户、贫困户的扶持政策体系, 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提高精准脱贫质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确保“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一、背景起因

吉安县尽管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但对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吉安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依旧任重道远。一是深度贫困户脱贫难度增大。吉安县剩下 1765 户贫困户中,绝大部分属于因病、因残和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他们长期丧失劳动能力,受自然条件差及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居住偏远、资源缺乏等约束,很难实现高质量脱贫。二是因病致贫问题比较突出。非贫困人口因为突然遭遇重大疾病导致因病。

致贫比例非常大。脱贫摘帽以来, 吉安县通过动态管理调整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 913 户 2602 人,其中因病致贫占 639 户 1917 人,户占比高达 70%、人占比高达 73.7%。三是部分贫困户脱贫意志不强。少数贫困群众“我要脱贫”意识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缺乏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意识和勇气,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方法探索

吉安县坚持党建引领为先、产业扶贫为根、扶贫扶志为本、机制创新为要,坚持做到“四个不变、一个不减”,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和质量。

(一)创新帮扶机制,确保脱贫路径清晰明了。根据蓝卡户、黄卡户、红卡户三类贫困户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是将有能力的蓝卡户“扶起来”。能就业的, 帮助联系合适工作岗位,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目标;能创业的, 通过从资金、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扶持发展致富产业,确保家家有致富产业,户户有稳定收入。二是将能力弱的黄卡户“带起来”。由政府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帮助贫困群众,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扩大产业规模, 带动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同时,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为一些符合条件的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送岗位,由原来单靠政策扶助,转变为劳有所得、自力更生、获取收益。三是将没劳动能力的红卡户“保起来”。对孤寡老人、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 主要采取兜底保障扶贫方式,在落实国家普惠制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由县财政出资叠加实施相应的差异性保障政策,并逐年提高标准, 确保这部分贫困群众收入年年有增加。同时,根据家庭情况,合理实施教育、安居、产业入股等扶贫举措, 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二)创新增收机制,确保脱贫产业做大做强。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户脱贫不返贫、贫困户高质量脱贫、非贫困户远离贫困的基础和关键。一是聚焦“四个一” 产业扶贫。积极唱响“四个一”(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产业扶贫主旋律,因地制宜发展油田黑木耳、山区养羊等农业特色产业,通过村干部或致富带头人领办、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确保家家有一项致富产业、户户有一项增收项目。二是聚焦“四轮驱动” 金融扶贫。大力实施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金融支持模式,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支持,全链条驱动。在继续对贫困户实施差异化补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产业保险补贴力度,对贫困户自愿投保的产业,给予贫困户保费全额补贴。三是聚焦光伏扶贫。为贫困户提供3 万元光伏贴息贷款, 由光伏公司为每户贫困户安装 5K W 的装机容量,通过“公司 + 贫困户” 的合作发展光伏方式,帮助贫困户获得稳定连续的光伏收益。同时, 由县财政筹集资金 1.3 亿元,用于192 个村发展光伏集体经济项目, 有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创新管理机制,确保脱贫力度只增不减。按照“动态管理机制。更加聚焦深度贫困人群, 重点对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贫困的,以及独居老人户、残疾人户等特殊困难群众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进一步摸清底数。对排查中发现的“档外”人士,严格按照贫困户认定标准和操作程序进行再识别、再纳入。

(四)创新长效机制,确保脱贫动力持续倍增。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并举,从骨子里挖除“病根”,激发贫困户想脱贫、能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是扶贫更要扶志。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最美脱贫户” 和“脱贫致富典型”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通过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扶贫更要扶智。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相关部门抽调 222 名专业技术人员派驻 307 个行政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采用定期现场指导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提升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自主脱贫能力。三是扶贫更要扶德。探索建立贫困户不良行为警示制度, 对因赌、因懒、因不孝和讲排场等导致家庭贫困的贫困户,一年内批进退有序、应扶尽扶”的原则,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建立“扶上马、送一程”的脱贫后续扶持机制,跟进解决具体困难,做到脱贫不脱政策。一是强化脱贫后续结对帮扶机制。坚持做到“四个不变、一个不减”,即县领导挂点联系帮扶贫困村不变,单位工作组和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不变,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不变,贫困户扶持政策不变,脱贫攻坚投入不减。二是建立返贫责任保险机制。由县财政出资,按每人 16 元的标准,为所有建档贫困人口购买返贫责任险,对因重大疾病、家庭意外等原因导致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不到当年扶贫标准线的贫困家庭,由保险公司按差多少、赔多少的原则进行理赔, 确保贫困户不返贫,进一步筑牢返贫防线。三是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评教育三次依旧不改正的,通过村民主评议小组评议确定公示后,一年内不得享受保障性扶贫政策,通过警示教育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

三、思考体会

(一)巩固脱贫成效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做到脱贫方向可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巩固脱贫成效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中央、对标核心,继续强化脱贫攻坚是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站位,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锻造过硬工作作风,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提高精准脱贫质量。

(二)巩固脱贫成效必须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做到贫困户增收可持续。产业长效造血,是决战决胜率先脱贫的最基础根本。只有坚持和完善产业扶贫激励机制,以产业扶贫为主导,以金融扶贫为支撑,积极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帮助有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建立一个长期增收项目,才能确保脱贫可持续。引导带动群众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产业,实现村村有产业基地、户户有增收门路的目标,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加大对合作社基础设施、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落实产业经营主体,探索多形式利益链接机制,进一步提升合作组织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巩固脱贫成效必须始终坚持多方聚焦,做到脱贫力量可持续。必须坚持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统筹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做到“四个不变、一个不减”,即领导挂点联系帮扶贫困村不变,单位工作组和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不变,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不变,贫困户扶持政策不变,脱贫攻坚投入不减。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严格干部作风管理,夯实结对帮扶责任,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同时建立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分级统筹投入机制,加强“东部带西部、先富帮后富”等区域性支援“国家方案”的顶层设计与扎实落地,统筹考虑城镇困难群众精准扶贫,以减轻县级脱贫攻坚资金扶持投入的压力,为贫困地区有效破解“小财政” 与“大扶贫”矛盾、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