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答卷——关于井冈山市、吉安县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 吉安新闻网 2021-06-02 09:17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文/省 人 大 农 委

精准施策,率先摘帽,做脱贫攻坚的“领跑者”

2016年,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由6.06%降至1.6%,吉安县由8.4%降至1.27%,成功打造了脱贫攻坚“作示范、带好头”的“领跑模式”。

(一)在精准识别上“领跑”,锁定脱贫攻坚的精准目标。

对象核查精准。强化了乡村两级对数据采集和录入的审核把关责任,县、乡、村层层签订建档立卡责任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准确。井冈山市采取一访(走访贫困户)、二榜(在村和圩镇张榜集中公示)、三会(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乡镇场党政班子会通过)、四议(村民小组提议、村民评议、村两委审议、乡镇场党政班子决议)、五核(村民小组核对、村两委审核、驻村工作组核实、乡仲裁小组核查、乡镇场党政班子会初核)程序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并规定购车、购商品房、建豪华住宅、国家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等“五类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共识别出贫困户4638户16934人,其中红卡户(特困户)1483户5014人、蓝卡户(一般贫困户)2218户7787人、黄卡户(2014年已脱贫贫困户)937户4133人。

进退机制精准。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及时把因病因灾陷入贫困的家庭纳入扶贫范畴,并按照《关于建立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工作流程,确保公开公正、脱贫真实,实现了贫困人口进退有序、分级管理、动态监测。

(二)在精细管理上“领跑”,提供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

健全管理模式,确保脱贫攻坚支撑有力。一是统筹推进。成立了协调机构,由县、市委书记挂帅,实行“周、月、季”工作推进调度机制,协调解决问题。县、市直单位成立帮扶工作队,各行政村成立帮扶工作组,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运行机制。二是加强督导。成立专项督查组,每半个月对各乡镇、帮扶单位推进政策落实及帮扶成效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滞后的部门和单位及时约谈整改。三是强化考核。井冈山市对乡镇和市直部门单位脱贫攻坚考核权重均提高至60%,实行“一票否决”制。帮扶干部考评奖惩与帮扶工作成效挂钩。四是创设机构。吉安县成立乡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及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

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落到实处。实行领导挂乡、单位挂村、企业扶乡的多层面、全方位帮扶,确保贫困村帮扶一个不能少。建立了干部帮扶责任机制。县处级、科级、一般党员干部分别按照3-2-1模式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户至少一名帮扶责任人,贫困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选派优秀干部到各行政村任第一书记,实现第一书记驻村全覆盖,两地因第一书记的出色工作而使贫困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占到50%以上,群众对第一书记的认可度达到99%。

整合涉农资金,确保脱贫攻坚“粮草充沛”。创新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投入新格局。井冈山市在整合各类资金4亿元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各界资金7亿元,对内挤出脱贫攻坚专项保障资金,撬动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各类扶贫资金1.4亿元,从旅游门票收入和土地出让金中各切出10%,筹措2000万元以上的特殊扶贫基金。吉安县出台《吉安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和《吉安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16年统筹整合资金72271.2万元,到今年3月已经完成61430.4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在精准施策上“领跑”,提高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

打造产业扶贫样板,将“有能力”的“扶起来”。按照一户一块果园、一丘茶园、一片竹林、一个鸡棚、一人务工等模式开展产业“滴灌”帮扶,以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产业奖补、产业保险“四轮驱动”金融扶贫机制为支撑,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以土地、劳动力、现金等多种形式入股产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井冈山市组建惠农保产业投资公司,将财政给予每户红卡户的1万元产业发展帮扶资金投入公司,由公司注入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按股分红,仅此一项每年为每户红卡户增收1500元。茅坪乡神山村因地制宜开展旅游扶贫,发展农家乐10家,种植茶叶200亩,黄桃120亩,去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每户每年产业分红达3000元。茅坪乡坝上村贫困户肖富民受益“红军的一天”红色培训,去年一年总接待850人,纯收入达1万多元。吉安县依托横江葡萄优势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横江镇贫困户余新招2016年参与合作社种植葡萄4亩,年纯收益超过3.2万元。

打造保障扶贫样板,将“扶不了”的“保起来”。聚焦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众,实行低保提标扩面,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筑牢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和因病返贫防线。2016年井冈山市累计发放贫困户低保金1320余万元,红卡户年人均享有2340元。吉安县低保扩面达4000人,贫困户与低保户的重叠率由2015年底的28.1%提高到目前的45.7%。实行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医疗商业附加险、民政救助“四次”报销,采取报销一站式服务,降低了贫困户医疗费用负担。

打造安居扶贫样板,将“住不了”的“建起来”。全面推进危旧土坯房改造。2016年,井冈山市维修拆除危旧土坯房6718栋,新建1802栋;吉安县拆除危旧土坯房26552栋,改造5737户,其中贫困户1711户,拆旧建新3667户,维修加固2070户,确保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同时,对生存条件差的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或整村搬迁或“拔萝卜”式分散搬迁。对贫困户给予2至3万元的建房补贴,对没有能力建房的特困户,采取“交钥匙”方式进行安置。

(四)在迎评摘帽上“领跑”,确保脱贫数据与群众感受相吻合。

严格标准确保脱真贫。制定了关于建立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工作机制的文件,围绕贫困户退出,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贫困户退出程序,逐户上门核实家庭收入等基本信息,建立贫困户收入公示表,确保贫困户退出有据可查,不搞预期收入,杜绝为脱贫而脱贫。围绕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低于2%为主要指标,按照贫困村退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有关标准,要求各乡镇逐项排查,坚持“缺什么补什么”。

查漏补缺确保真脱贫。一是每个季度都会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入户暗访、一对一访谈、接受举报等形式,对照脱贫、退出的标准进行督查,并将评估结果原汁原味反馈到各乡镇。二是委托国家统计局驻市、县调查队每月定期对脱贫攻坚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三是借助省级、市级两次第三方评估,进一步查漏补缺。对发现的漏评、错退、隐瞒收入、村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由书记、县(市)长约谈有关乡镇党委书记,督促及时整改落实。

最严评估确保真摘帽。今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对井冈山脱贫情况进行评估,抽查了2076户,占实有贫困户的44.8%,覆盖了所有乡镇和村庄。井冈山经受住了评估组工作从严从紧,随机抽样,全程录像,对发现的问题交叉复核的严格考验。评估组在新城村贫困户关声何家时,不仅看他家的房子,问基本情况,还一笔一笔地核算收入,查看所有佐证材料。从国家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来看,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分别为1.6%、0.41%和0.45%,低于国家2%的贫困发生率标准,以及我省3%的错退率标准,抽样群众对脱贫认可度高达99.08%。脱贫的数据与贫困群众感受高度吻合,充分说明井冈山的脱贫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践行嘱托,真抓实干,书写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启示录

启示一:牢记嘱托讲政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两地赋予了井冈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牢记嘱托讲政治,始终把总书记“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殷切嘱托牢记在心间,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把脱贫攻坚当作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奋力书写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出色答卷,告慰了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伟大执政理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

启示二:创新引领抓落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井冈山斗争胜利的法宝之一是“敢闯新路”。两地秉承“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因地制宜,以创新引领的理念,敢闯新路的胆魄,不断开拓了一些行之有效、可复制的脱贫攻坚模式。吉安县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引领方式,全面推广得到总书记充分肯定的“四个一”精准到户模式,大力支持和引导贫困户发展本土传统特色产业。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其根本就在于创新引领抓落实,闯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脱贫之路。

启示三:担当实干谋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两地以“勇于胜利”的英雄气魄,强化责任担当,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把脱贫攻坚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上率下,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宗旨意识,用脱贫攻坚任务形成工作倒逼机制,经常“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开展工作,有力地提振起困难群众脱贫攻坚精气神。从对井冈山10位帮扶干部的电话随机调查情况看,帮扶干部对帮扶对象情况一清二楚,贫困群众对帮扶干部亲切叫得出姓名。不少贫困户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脱了贫,但是干部却脱了皮!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着眼长远,巩固成果,深谋可持续脱贫“隆中对”

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贫困户在产业扶贫中的参与度不是很高,有的贫困户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因病因灾成为返贫重要原因,基层反映脱贫摘帽有的指标偏高,第三方评估有的项目表述不够接地气等,这些问题关系到能否顺利脱贫摘帽和可持续发展。脱贫不是终点,同步小康才是方向。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到七个强化的讲话精神,按照鹿心社书记“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做好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的要求,推广井冈山市“三个巩固、四个不减、五个确保”的做法,扎实做好脱贫摘帽及后续巩固提升工作,确保到2020年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实效和质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为此:

(一)必须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健全“进退机制、帮扶机制、兜底机制”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贫困户进得来出得去,帮扶举措菜单式、个性化、可操作,逐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救助服务水平。完善扶贫政策支撑体系和政策的延续性,保证项目工程可持续发展。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和监管,提高使用效益。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广泛动员凝聚各方扶贫力量。严格实施考核评估、督查和驻村工作管理制度,防止搞突击摘帽。完善脱贫考核体系和标准,防止把脱贫攻坚标准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康标准混在一块、层层加码。加强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在促进脱贫攻坚中的职能作用。

(二)必须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产生永不竭的动力支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注重从思想上扶志、从教育上扶德、从能力上扶技、从政策上扶勤,通过差异化补贴,奖补先干的群众;通过政府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设立贫困户产业扶贫贴息基金,鼓励敢干的群众;大力实施“产业技能培训工程”,支持想干的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扶干部要广泛宣传脱贫典型事例,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和脱贫信心,营造深厚的脱贫致富光荣氛围,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三)必须在产业帮扶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拥有更坚实的经济支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建立产业扶贫保险机制,由政府出资设立风险补偿金,引入保险管控风险;借鉴兰考经验,多渠道成立融资平台,组建PPP中心,提升资本运作能力,为脱贫攻坚注入活力。注重提升贫困户产业参与度,鼓励其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支持以合法合规方式将分散闲置农地回流到村集体,通过集体自办、能人领办、招商引资、入股联营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