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夯实农民钱袋子 ——牢牢把中国农民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来源: 新圩镇人民政府 2021-05-25 21:14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市农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如何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村级组织“手中有粮”,能集中办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资产型收入,指通过对闲置厂房、土地进行承包、转让、租赁收取的相关费用;二是产业型收入,指通过流转土地或盘活荒地荒田,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基地获得的经营性收入;三是复合型收入,即既有资产性收入又有产业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从当前现状来看,我市大部分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于财政转移支付,少数乡镇或街道社区有部分资产型收入;有产业型收入的更是少之又少。以青原区新圩镇为例,近三年(2014-2016)来,该镇14个村及社区中,有产业型收入的村集体很少,而有资产型收入的村集体也只有5个,有其他收入的仅有1个村。即便是资产型收入,也是非常少,最高的黄塘村也只有年收入2.15万元,而最低的郭城村,仅有几百元。从增长比例来看,除了大前村委会在2015年收入增长了2.83倍外,其余的村均没有增长幅度。

2.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制约多。一是受资源禀赋制约。有的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区位条件差,既没有可依托的龙头企业,也没有可对外承包或开发的土地,更没有机遇发展本村集体产业,导致村级经济基本没有。而有的村由于地处城区或与园区接壤,则可借地利之势获取部分利益。如河东街道的一些社区,由于利用土地征收预留的村级发展用地开发、建设、租赁一批商业店铺,村级经济状况良好;富滩镇有的村委会依托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工业园区,实现了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入股分红。二是受各种政策制约。随着当前生态、环保、土地等各种政策的严格执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象已一去不返了。在山塘水库方面,由于“河(湖)长制”的实施和“人放天养”的要求,一些村集体的山塘水库承包经营权要么被回收,要么承包人主动放弃经营;在山林承包方面,由于林权制度改革,一些村集体的山林要么重回到农户手中,要么成了纠纷山,很难产生效益;在土地流转方面,由于机制不够完善、流转行为管理不规范等,造成土地承包关系难以稳定,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影响使用效率;在土地开发方面,村级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资源原本不多,而在我市农民预留发展用地开发需走招拍挂程序的宏观调控下,农民预留发展用地开发更难落实,严重影响了村级经济发展。三是受资金瓶颈制约。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大部分村委会把资金都用于乡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垃圾清运等公益事业了,部分经济薄弱村甚至连维持运转都有一定困难。同时,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不够健全、经济法人地位很难让市场认可,加上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很难从金融机构融到资金。因此,发展村级经济缺少资本积累。四是受人才缺乏制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熟“三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农村出人才,但留不住人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事业不够美好”、“职业又太艰辛”,留不住为其“服务”的人才,这是长期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缘由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部分党政领导片面认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必要,也没办法,不同程度不同地存在“过时论”、“无需论”、“无路论”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在实践中未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党委、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推动政策不足,资金投放有限,指导引导不够,社会合力不强,发展氛围不浓。

二是发展意愿不强。有的村干部主观上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在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许多村干部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带领群众致富,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闯市场,发展个私经济,没有必要再去发展集体经济。因为如果集体经济“经营成功了——成果是集体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债务难化解”,没有谁愿意去冒风险。

三是发展信心不足。许多村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信心不足。从发展前景看,我市原有的一些效益非常好的国有企业如赣新、赣药、赣柴、红星等,乡办企业如新圩麻纺厂等,都已经在改革的大潮中纷纷改制或破产了,何谈成立新的村办企业?况且村经济合作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大都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兼任,无专门经管人员,很难专注于发展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力不从心。

四是激励指导不够。村干部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力量。但长期以来,我市对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求有余而激励不足,现实工作中往往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现象,喊得多做得少,说得多干得少。没有用考核指挥棒刺激村级经济发展,没有用有效政策鼓励村级经济发展,没有下派人才指导村级经济发展。

三、解决村级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中国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一要求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是选好班子,找准路子,因地制宜,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服务换创收、以出租换收益,坚持多元化发展。

首先,从高认知,形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格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地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建立发展村级经济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对村级经济发展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利导向。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帮扶力度,在项目资金、政府投入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各部门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向村级流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其次,政策带动,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机制。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建议市区两级政府设立村级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开展建设的经济项目,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以贴息或专项补助的方式给予必要支持。二是在土地政策上,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用地制度。对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明确归所在村集体所有,农村发展预留用地开发不需要走招拍挂程序;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三是在税费政策上,对村集体所缴的房产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以及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工程所征的税收,实行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对村集体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相关审批费用,除需上缴上级部分外予以免收,涉及到的服务性收费按成本收取,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负担。四是在金融政策上,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优惠利率。

第三,夯实队伍,注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血液。结合此次村级两委换届之际,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农村致富能手等人中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好带头人。村干部自身要加强学习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加强基层干部农业技能培养,建立常态化的基层干部农技农业学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基层干部农技农业知识竞赛,打造一批真正懂农业、知农技的人才队伍,提高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参谋能力、协调能力和指导能力。

最后,因情制宜,拓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要积极学习借鉴万安田北画村的成功经验,充分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因村制宜,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集中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要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展,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比如,文陂镇渼陂村应结合渼陂古村旅游,有效盘活古街上的老屋,采取村与农户合作开发形式,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使古街热闹起来;如富滩张家渡村应推行“农业+旅游”模式,推出一批果蔬采摘、休闲体验、民俗度假等形式的旅游项目,拉长产业链,多方拓宽收入渠道,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