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崇德说山角
来源: 安福融媒体中心 2021-05-11 23:51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简小娟

在安福县金田乡,有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柘溪古村。该村原名柘木,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元中期改为柘溪,开基始祖为刘邦的后裔刘楚,其后裔繁衍生息至今已到第四十代。村中古建筑格局保留完好,尤其是独特的“儒、佛、道”三教共存的建筑文化,给古村覆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山角书院就是集儒道文化为一体的建筑代表。

走进拓溪,文化名村果然名不虚传。

相传清代咸丰年间,一位名叫刘汉生的进士,曾任湖北兴国州知州,在任期内薄赋税,修水利,声名极好,离任时百姓赠其一把“万民伞”以表纪念感恩之情。他回到家乡后又修桥铺路,修祠堂,赈救穷人,还创建了书院,取名文昌阁,寓文运昌盛之意。应该书院后又因柘溪村背靠武功山南段的天平岭,坐北朝南,三面环山的地理特征,取名为“山角”。

山角书院坐落在柘溪村口的大路旁,坐南朝北,占地面积四百八十六平方米。村口树立着高大而古典的牌坊,一抬眼,“世代恒昌”四个正红的大字便跃入眼帘,给人一种熟悉而久远的温暖。“千年古村人杰地灵文运昌盛,百姓乐土物阜民康遗风朴淳”,“楚翁功德尔凯福,家族兴旺,根深叶茂, 山角书院进士村,人文发达,裕后光前”, 牌坊左右的三幅对联依旧展示着拓溪人曾经的辉煌和对生活的感念。

穿过牌坊,左前方有一棵参天古樟,根部虬结,树杆健美,枝叶华盖,古樟后面矗立着一栋青砖黛瓦的古建筑。来迎接我们的村长颇为自豪地告诉我们:那就是山角书院。书院背靠古樟,面向古村,四围是青砖高墙。透过茂盛的古樟树,隐约可以看到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像是不甘沉寂,迫切希望向我们展示什么。

沿书院旁公路行百十米,往左可见书院正门。院子里长着薄薄的青苔和幽碧的草丛,让人想起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一时间完全感觉不到书院的寂寥,却是亲切的似曾相识。为着不惊动这些书院的守护者,我轻轻地走了进去,仿佛怕惊动曾在这里发出琅琅书声的学子的梦魂。

院子里有一方小小的池塘,水七分满,水面浮着彩色而柔密的水藻,满池皆是静美。我想,除去洗笔砚之用,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或许也是柘溪的先人把水引进书院的深意吧。一阵山风吹过,香樟树叶如书签般散落水中。斯情斯景虽是盛夏,但仍令人记起朱熹“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的《劝学》来。

忽然听到有人在书院里叫:快进来啊。赶紧地转身一看,便看到“山角书院”白底黑字的门匾,欣喜之间,如梦幻穿越一般,一脚便踏进了书院,身心亦渐感更加神圣起来。

书院一直三进,共三层。一楼正厅有个大“回”字型的天井,天井上方是巨大的天窗,大片的阳光从天窗上照下来,把书院照得通亮。透过天窗便可看到气势非凡的魁星楼。魁星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型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见图如见字。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魁星楼具有浓厚的汉族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灿烂的汉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粗大的柱梁,宽敞的讲学堂,精致的雕花栏杆,无一不彰显彼时柘溪人经济的繁荣,办学的热忱,学风的昌盛。在“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安福人外出经商的虽然大有人在,俗语都说“安福老表一把伞,走到湖南做老板”。但那时人们的骨子里还是认为科第人文,贤哲显贵,农村人要改变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命运,经商并不值得夸耀,唯有读书,科举高中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柘溪人大力倡导读书,形成了浓厚的“尚文崇德”的风气。

听老村长说,当时的山角书院是金田乡唯一的学堂。每年都有方圆十里的数十名学子入院就读。柘溪村曾兴义学之风,出资供养好学上进之士求学,为大批儒士提供活动场所,还开办义仓帮助家中贫寒的学子完成学业,在从善如流,成人之美的同时,使得村内文脉永承,人才辈出。

村里至今流传着清代进士刘汝璆的故事:其家境十分贫寒,有一次其父去县城卖柴,路遇县太爷鸣锣开道,被差役用皮鞭抽打。刘汝璆感到人格上受到侮辱,便发愤读书,在义仓的帮助下考取功名。他先后任曾国藩幕僚、杭州太守、金衢严道,著有《环生馆集》。在任时,他一心为民;回乡后,他不忘当年恩情,帮助困难乡民;革命时期,在红军最困难的时候,他向义仓捐献粮食万斤,使义仓成为“红色之仓”。

从宋至清,柘溪村出过秀才九十二名、举人十四名、贡士一名、进士十一名,四至八品的官员56名,废科举后有国学生二十八名。民国时期,有大学生九名、中专学历的达三十名。近现代从村中亦走出了三位教授,两位副教授。一批批优秀人才从古村中走出,柘溪村因此也成了安福的名门望族,成了安福史上赫赫有名的“进士村”。

在柘溪村东向三百米处的一条古道上有一座“进士亭”,该亭建于清康熙戊午年间,是柘溪的进士刘竹庵为纪念他父亲而建造的感恩亭,浓缩了儒教文化的精髓。亭内留有石刻碑文一块,上面镌刻着“清顺治进士、通议大夫、竹庵公自记”的字样。封建社会热衷于家族炫耀,大凡及第、升迁几乎都要立牌建坊,而该村却别出心裁建造一座进士亭, 在供路人驻足歇息的同时,又达到了歌功颂德、扬名立万的初衷。这“过人之笔”无疑是山角书院孵化出来的另一项重要精神文化成果,它使安福人耕读传家的家风得以传承和光大。

山角书院与进士亭,以及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体现佛教立意的竹林寺,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构成一个独特的文化三角。这种和谐统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文化现象在全国都属罕见。

天上麒麟原有种,门前桃李自春风。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的进程,山角书院虽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仍肩负着民俗文化的承载,它曾经创造的辉煌依然熠熠生辉。它已经成为柘溪古村永恒魅力的风景线,成为安福崇文重教的精神地理标志,成为庐陵文化不可磨灭的记忆原乡。

(先后发表于《江右书院》《庐陵书院》《千年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