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有棵红心杉
来源: 安福融媒体中心 2021-05-11 23:4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简小娟

明崇祯十年的大年初一,一位千古奇人正从江西永新过境,踏上安福最南边的一座山峰。时值深冬晌午,北风呼啸,树高林响,远处依稀传来断续的爆竹声,寂静的山谷越发显得天寒地冻。“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啊”,他心头不禁一阵沉吟,突感人困马乏,便随性席地而坐,焚落叶枯枝取火,给自己温上一壶老酒。

把盏之间,环顾四下,只见此处山形细长如小舟,处处藤木花草,苍翠纷繁,不似他山般凋零景状。觅食的山鸡和竹鼠出没不定,云雾时起时落变幻莫测,溪流之声仿佛穿云而至,只闻玲珑,不见踪影。再往远处望去,层层密林整齐有致,堪称玉树临风,实不像原始之林,凭着听过的传闻和多年的游历经验,他想这就是得宠于民间宫庭,独享“江西关上木”美誉的陈山红心杉了。

这位饱经风霜、已经游览了无数大好河山的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收起酒壶,游兴再起,大过年的徜徉于陈山这片胜境,太阳下山,天色渐晚,得陈山“李翁及泉”盛情留宿,兴致勃勃在此住了一晚,并称赞其“真深山高隐也”。第二日方启程登顶武功,直至写下“千峰嵯峨碧玉簪, 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 游人履步彩云间。”的瑰丽诗篇。千年后,陈山沟的人们只要说起自家这里是“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时,无不傲然于心、喜形于色。

陈山,地处江西境内最高峰武功山的西南边陲,海拔1300米、北纬27度处,是一条拥有25万亩浩瀚森林的百里山沟,安福人叫它“彭坊乡”,但彭坊人更喜欢叫它“百里陈山沟”。翻开早已泛黄的安福经史,有那么一些字符从唐朝就开始为彭坊解说。

在唐中期,安福县城东门谢氏一族举家来到彭坊由路开基。这里虽然平地少,但群山连绵,风光迤逦,清澈的陈山河穿山而过。谢氏一族在这里劈山造田,植树造林,至宋时已发展到8个自然村落,寂静的陈山沟升起越来越浓的炊烟。到了明清时期,他们发现山上有一种杉树,树形圆满通直,材质坚硬无比,得费半晌的功夫才能砍下一棵,剖开来内里全是红心,精美的纹理就像流动的血脉,一股沁人的芳香就从这些血脉里渗透了出来。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比惊叹,在常年气温平均不超过18度的冷僻山沟里,竟然能长出这么神奇美丽的树木来,他们认为这就是天赐祥瑞,就是上天赋予他们的图腾,以及对他们世代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精神的最高奖赏!故而,他们虔诚地给这棵树取名为“陈山红心杉”。

从此,勤劳善良的陈山人世代以种植红心杉为荣,也与红心杉相依为命。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整个明清时期,四面八方的能工巧匠都向陈山红心杉抛来了青眼,直至后来陈心红心杉登堂入室于宫廷,成为皇家御用的专供树种,从此享有“江西关上木”的殊荣。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陈山人植树造林的谋生手段竟然开创了安福人工造林的先河,引领了一个崭新的生态行业,呼应了近代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巨响,实现了安福绿色崛起的梦想蓝图。透过“全国第一批林业商品材基地建设县、全省十大生态文明领跑县……”等一串串发光的果实,历史的回声对当年所有在陈山沟留下生命关怀和奋斗足迹的人们投以会心的一笑——陈山红心杉不仅是彭坊的“镇宅之宝”,更是安福绿色崛起的“指南针”。

千年过去,彭坊已然是一块扩充到47个自然村的传奇版图。只是在这片被红心树青睐的土地上空,升起的不再只是谢氏一门的炊烟。1928年,陈山红心杉的红与一面红旗的红相映生辉,在陈山村的坪江头迎来了湘赣苏区的革命根据地,安福县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坪江头党小组和暴动队。1929年,湘赣西北特区苏维埃第六办事处在彭坊村安营扎寨。1940年,谭余保领导的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在彭坊由路村重建革命根据地,并在坳云村成立中共安福县委。多少年来,革命的星火就这样摧枯拉朽地穿过这片长满红心的丛林燎原了安福大地,全安福人民如火如荼投入到井冈山革命斗争当中,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赤纯的经典佳话,树起了中国革命苏区的不朽旗帜与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战斗的步伐依然在陈山沟蔓延。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个以捍卫国家安全为理想的“三线”建设工程在这里悄然开始。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带着青春年华,带着亲人家小,也带着祖国的期望,风雨兼程而来。这些共和国的守护者和拓荒者在这里钻山沟、住窝棚、赤膊上阵,在水、路、电都不通,又居无定所的艰难困险里,自己动手挖地基、架电线、炸山头、移山填沟、修桥铺路,一股作气建起了江西连胜机械厂、江西钢丝厂、江西量具厂、江西立新机修厂 、江西锻压厂等5个国防三线厂及江西104后方医院,源源不断地为团以下的部队输送轻型武器和弹药。

那年那月,离县城有着60公里之遥的陈山沟,漫山遍野的红心杉在风中拔节作响,人来人往,天空飘过此消彼长的炊烟,没有人知道这里竟然隐藏着祖国的千军万马,也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三线人像红心杉一样寂寞而坚定地生长自己的红,时隔五十年,陈山沟的人们已叫不出他们的名字。然而,当彭坊人民满怀光荣和敬畏之心,倾注了三年的心血在遗址上树起了两座三线建设展览馆,为寻觅三线建设的旧物而广发“英雄帖”时,他们却在第一时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不约而同飞回了陈山沟。

那是一个五月的晌午,漫山遍野的油桐花似乎知道故人归来,比往年开得更加热烈,百里陈山沟一时人头攒动,老三线人怀揣着珍藏了大半辈子的三线厂旧物,汇聚在乡政府。一件件或斑驳生锈、或残缺褪色的旧物从数以万计的三线人艰苦而光荣的人生,走进了拔地而起的三线建设展览馆,从此诉说着三线人曾经的峥嵘岁月和猎猎芳华,也替他们继续走向新时代的长征之路。红歌再次唱响了陈山沟,红旗在春天里更加迎风招展。

半个世纪后,当人们在省级3A红色旅游的春风里快意逗留,读出斑驳的三线厂墙上昔日那些“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铿锵之语,后山有棵同龄的红心杉正被新时代赐封为王,它守着这些爱国的坐标,只等你回来,重温或共鸣那段峥嵘的岁月,用一抹英雄的红喂养初心,茁壮一棵树的前世和今生。1977年,它的一百立方儿女曾趟过下里、寄岭、金鸡石、黄龙陂、老洲、江北六道水坝30里水路后,披上了红绸缎,浩浩荡荡地去往了毛主席纪念堂,屹立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它至今记得那个名叫刘辉先的小伙子刚分配到林场,为了将这批光荣而神圣的红心杉如约送到北京,他和他的百多个兄弟已在山沟里厮守奋战了百余日,不曾去看自己的父母妻儿一眼;记得他们后来带着家小就替它们长在了陈山沟,并把陈山沟变成了红心杉的王国。

陈山人都知道,作为一棵树,就必须栉风沐雨,傲霜饮雪,努力生长,方赢得“闻名全国、甲于东南”的美称。1979年,陈山红心杉荣列全国杉木种源试验采种的种源之一。2000年后,陈山红心杉先后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新产品,录入中国地理标志大典……迎来了更加广阔的春天。更有千亩母树林和三百亩二代种子园,让这颗红心彻底告别了野蛮生长,承袭着红旗的关怀,迎着科学的光芒,只管自由奔放地萌芽、抽穗和拔节,也澎湃陈山沟的希冀和力量。

而赣中福地,一个以“陈山红心杉故里”为名片的安福,讲述着、演绎着红古绿交织的故事和传奇。一代又一代的安福人,正是沿着红心杉正直火热、坚韧不拔的纹理和芬芳,走向忠诚,走向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