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口村就业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 新干县扶贫办 2021-05-11 11:26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新干县思源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 彭国民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近期,我部组织专题调研组,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了解等形式,就新干县溧江镇石口村就业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村情

石口村位于新干县溧江镇西部,辖4个自然村,5个村小组,总户数546户,总人口1920人,共有耕地面积3320亩,其中旱地100亩、林地1200亩、塘坝3座。党支部1个,党小组5个,党员51名,其中女党员2名。村“两委”干部共7人,其中女干部1人,35周岁1人,平均年龄49周岁。主要产业:农业方面有农业种植、高产油茶、梅花鹿养殖、渔业养殖等传统产业;工业方面,建有一个村级工业园,引进了9家企业入驻,吸纳200多人就业。全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农民年均收入约1.2万元。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62人,其中2014年脱贫6户17人,2015年脱贫3户10人,2016年脱贫9户26人,2019年脱贫2户6人,2020年脱贫1户3人,多数为因病致贫或因残、因灾致贫。

二、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石口村在溧江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这一目标,紧盯贫困劳动力就业,将就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挖潜能、扬优势;搭平台、拓渠道;建机制、强服务,大力实施就业扶贫“五个一批工程”,着力推行就业扶贫“三项保障机制”,推动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达标,就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村21户贫困户有普通劳动力20人、弱劳动力17人、半劳动力3人、无劳动力22人(其中在校学生17人),已经实现就业40人(20户),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率达100%。2019年全村贫困人口通过就业务工增收52.37万元,人均增收0.79万元。2020年7月17日《江西日报》二版综合头条对石口村就业扶贫工作进行了典型报道。随后,学习强国客户端、《井冈山报》、中国江西网等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给予了报道。

三、主要做法

1.抓重点、求突破,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扶贫之要。为有效应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我们立足本地交通便利、周边企业较多,特别是本村建有一个30多亩村级工业园的实际,以稳就业、增收入为重点,大力实施就业扶贫“五个一批工程”。 即:一是外出务工输出一批,通过外联对接,帮助彭富强、谢晓雷、张爱龙等9人在广东、浙江、云南等地找到了工作;二是本地企业招聘一批,通过外培内训,提高劳动技能,帮助介绍王七女、刘三芽、李冬如等6人在县内企业上班,提高了贫困劳动力就业率和就业效益;三是扶贫基地(车间)吸纳一批,先后创建了新干县瑞和竹制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石口村西瓜产业扶贫基地,吸纳谭六梅、李三祥等9人在扶贫车间务工和扶贫基地自主创业;四是公益岗位安置一批,通过增设县、镇两级公益性岗位,帮助张炎生、周小女、杨香莲等13位弱劳动力及需照顾家庭的贫困人口实现在家就业;五是其他形式就业一批,帮助引导谢爱良、刘新民到县城开拐的,张正儿夫妇俩在县中医院做护理工,指导李爱平、谢建平等贫困户在家发展种养殖业,引导谢洪根在县城自主创业做建筑小包工头。通过“五个一批工程”,帮助全村20户40个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务工,稳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

2.搭平台、巧引导,全力拓宽务工就业渠道。为应对新冠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我们创新思路,为贫困户搭建平台,拓宽创收路子。一方面,立足本村工业园优势,通过“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创建了新干县瑞和竹制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吸纳本村贫困人员李三祥、谭六梅、李发根和外村贫困人员共9人务工就业,人均增收每月2000多元。另一方面,利用航电枢纽抬田工程项目所流转的100亩土地,向县扶贫办争取扶贫产业发展资金19万元,通过“基地+贫困户”模式,着力打造石口村百亩西瓜扶贫基地,引导张炎生、李发根(小)、张卫承、谢建平、熊建华等5位贫困户每人种植1-2亩西瓜,实现自主创业,同时,还吸纳本地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到基地务工创收,预计可为10人以上贫困人口务工,每人创收1500元以上。

3.抓帮扶、强服务,努力推行“三项保障机制”。为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率,确保贫困劳动力不失业,稳定家庭收入,防止贫困户返贫,我们建立了“三项保障机制”,加大了干部帮扶力度,提高了就业扶贫效果。一是建立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将每户每个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务工现状每月在公示栏里公示,动态了解贫困户的务工、收入情况和干部的帮扶效果;二是建立一户一人一策帮扶机制,每户由一名村干部跟踪帮扶,根据每个贫困人口劳动能力,确定就业帮扶措施,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有效。三是建立劳动技能培训机制,通过组织参加上级劳动技能培训、邀请专家来村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劳动技能,提高务工就业率,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今年,全村培训贫困劳动力50余人次,成功转岗10人。

四、存在的问题

1.自我发展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老弱病残较多,文化素质较低,安于现状,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意识不强。有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坐等政府来救挤、干部来帮扶,有越贫越光荣、越贫越要救济的懒汉思想。甚至还出现子女对老人不管不顾,认为父母是贫困户,理应由政府和扶贫干部来照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扶不孝”的不良现象。

2.自主创业能力不足。全村21户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共有17户,约占81%,这17户贫困户由于体弱多病、身残智残,大多数是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有的甚至是无劳动力,普遍存在劳动能力不强的问题。针对这种实际,目前,村委会只能通过介绍到企业务工、吸纳到扶贫基地(车间)务工、增加县村两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来解决贫困人口临时务工就业的问题。从脱贫致富的长远实际来看,如何引导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自我的“造血功能”,还没有太多的办法和手段,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3.就业扶贫措施程序繁琐。就业脱贫政策宣传手段单一,部分贫困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及各类用工实体对就业奖补政策知晓率不高。部分用工实体在认识上有偏差,对务工人员办理用工合同、工资条、盖章等方面抵触情绪大,就业奖补政策兑现不多。实用技能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少,培训的精准度不够优。农村劳动力匮乏,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培训形式不多,效果不明显,大多数为应付上级检查,走走形式,没有结合实际开办培训,没有去跟踪问效。

4.产业发展制约瓶颈依然存在。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制约明显,基层技术人才和市场管理人才缺乏,贫困户产业规模小而散,难以及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农业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大,加之消息闭塞,市场信息不灵敏,抗风险能力弱。政策措施延续性不明确、保障机制不完善,经营主体用地难、融资难、保险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金融资金发挥效益程度不强,对经营主体缺乏吸引力,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贫困户居住分散,产业零星,技术服务、产品回收的成本很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营主体参与帮扶的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引导。相关职能部门、新闻媒体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的宣传,引导企业适度转变用人观念,适当放宽招聘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条件;要加大“智志双扶”宣传教育力度,改变贫困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摆正心态、树立信心、自立自强、劳动致富;要大力宣传一批再就业的典型,挖掘一些鲜活事例,树立可学习的榜样,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关心贫困人员就业、人人支持贫困人员就业的氛围。

2.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要根据本村贫困人员的实际,按照“市场所需、培训对路”的要求,将下岗失业贫困人员和农村零转贫困人员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众都纳入培训范畴,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培训计划实施,扩大扶贫培训范围,实现农村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技能的全覆盖。着眼于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着眼于企业用人要求,着眼于贫困人员实际,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充实培训项目,创新培训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不断强化产业脱贫政策。重点发展群众长期受益的产业和项目,集中支持经营规范、前景看好、与贫困农户联系密切的各类经营主体,让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更好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加大金融资金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不断完善融资风险担保机制,逐步贫困户自主创业的风险,解决发展融资难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奖补机制,简化就业扶贫奖补程序,用活政策,切实把就业奖励补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