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文化小康建设 满足人民美好期盼
来源: 遂川县融媒体中心 2021-05-08 14:58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作者:中共遂川县委党校 曾建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小康,不仅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内在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诉求。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届时,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国民的物质生活将比较富裕。物质生活富裕起来后,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因此“文化小康”必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重要的奋斗目标。

一、文化小康概念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处“小康”为安逸、安康之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构思理想社会形态时,把“小康”看作仅次于“大同”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礼记·礼运》一方面极力称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一方面又充分肯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的小康社会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特别提出建立小康社会要“礼义以为纪”,这表明在儒家传统话语里,“小康”既是经济和物质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有礼义规范和文明演进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起点上,强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提档加速,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从激活数千年的社会理想,到激扬数十年的执着追求,中华民族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鼓点,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不断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美好的前景。“文化小康”的理念,正是在这种“小康”意蕴的不断丰盈中孕育而生。

“文化小康”即文化达到小康水平,意味着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包括文化体制和法规的健全,文化供给基础的牢固,文化硬件服务平台的充足,文化人才的层出不穷,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和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产业的繁荣等等。

小康社会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的文化素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是文化生活质量总体提升的社会,是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精神文明层面,如人们的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的文化素养的提高等方面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科教更加现代、文化更加繁荣的现代化社会。因此,文化小康建设自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重点在基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上,由于历史原因,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乡村的经济落后常带来了思想守旧、文化落后的一面。事实证明,贫困地区小康建设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贫困地区暴露出的文化观念滞后,文化产品匮乏,文化生活枯燥等问题已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文化的缺失,精神的贫困又滋生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间接造成家庭生存能力的缺乏,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在文化小康建设中需要认真解决的。

二、文化小康的历史使命与当前任务

“文化小康”作为一个新词汇,它反映出人们对“全面小康”的深刻认识和系统理解,来自于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贯注重思想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启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挺进的过程中,我们党一直把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围绕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再到《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一系列重要文件从不同方位绘就了文化小康的蓝图。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是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不论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还是多渠道拓展和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论是提高文化供给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还是推选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激发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道德情怀——所有这些努力,最基本或者说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水平。

文化小康的主要目标,大致可从文化的理念、价值、生产、服务、传承、产业、改革创新以及国际发展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梳理分析。

从理念角度看,文化领域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文化小康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从价值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政界风清气正、舆论引导有力、社会凝成共识、民众向上向善,社会形成丰富而健康的一体化、多层次信仰体系。从文化生产看,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呈现出繁荣景象,文艺精品硕果累累,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文化创新创造创作的热情和活力得以涌现。从“硬件”条件看,各级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准大幅度提高,体系完善、网络健全、技术先进、服务高效,特别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享受文化成果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均衡发展格局。从保护传承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传承进入最佳时期,珍视历史遗存、爱惜名胜古迹、保护人文风貌、敬畏忠良圣贤、研读古籍经典、传习非遗技艺成为全社会自觉意识。从产业发展看,文化市场产品丰富、消费旺盛、运营有序,文化产业布局科学、结构合理,重点产业领域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在国际上占有的市场份额明显提升。从改革创新看,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入推进并取得新的进展,有利于文化长期持续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定型,全社会依法参与文化建设的运行环境宽松而有序。从国际发展看,对外文化交流互鉴上升到新的台阶,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频繁开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主张、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中国贡献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影响力。

在当下,文化小康面临扩大总量、丰富品种、优化结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事业领域还存在“短板”现象,文化小康还面临强基础、补短板、促均衡的突出矛盾。

首先,要抓紧补好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重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依据,扩大转移支付,加快提升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要持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文化需求传导机制,鼓励和吸引全社会参与文化创造和文化供给。变群众被动接受到人民自主选择,让百姓除了能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演出,还能懂艺术、学非遗、练绝活、组团队、搞演出、开春晚、创品牌。改变各自为政、孤岛、零散格局,形成设施互联、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城乡一体文化网络体系。积极运用现代先进科技,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发展潜力和服务效能。

其次,要扎实推进全社会信仰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思想共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多元”中加强“主导”,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此前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道德、传统美德、公序良俗纳入信仰体系,在“主导”中扩大“包容”,形成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信仰体系。

再次,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意义重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复杂多变、城乡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中,更要注重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海神针”的核心功能,构筑好全体人民的精神家园。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优化文化产品结构和供给方式,完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共阅读、艺术活动、群众文化、博览展示、科技普及、体育健身等文化设施体系,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全民健身、全民普法、全民科普,培育人们向上向善、崇尚知识、爱好艺术,自主自觉地追求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此外,还要建立技术先进、制度完善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一手抓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条件下文化传播体系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创新,始终保持我国文化传播内容、渠道、平台、运营、管理等能力和技术的先进性;一手抓文化传播体系公信力、引导力和社会责任感建设,为文化小康及全面小康大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三、文化小康建设的要义与重心

文化小康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结合文化建设的特性,将其和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进行。

1.完善文化体制法规

文化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在文化领域依法执政的有力体现。加强文化立法、完善文化法律制度,不仅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策略,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促进文化小康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毕竟,没有系统完备的文化法规,就不可能形成系统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无法为文化小康提供法律上的保证。文化小康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法律作为保证,群众文化权益的保证,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法律来保障。没有法律的健全,就没有文化小康的健康发展。

2.夯实文化供给基础

文化小康需要底蕴,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是走不远的。文化供给的构筑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注重中国性。文化小康是中国的文化小康,应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保障以上几点,就应当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筑牢文化小康供给基础。第二,注重当代性。对于传统文化不能全盘接受,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需要讲究策略,要注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第三,注重主流性。要做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问题,确保文化小康建设的方向问题。第四,注重基层性。社会的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是为广大基层民众服务的,必须接地气,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3.构建硬件服务平台

文化小康需要硬件的建设,可以通过扩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来实现。要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为基层配备丰富的文化活动器材,为乡村文化骨干培养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在文化小康的建设中,需要开源节流,也需要统筹多方面资金开展文化建设。特别是要转变长期以来存在的轻视文化的旧观念,要摒弃抓文化建设是虚活空活的理念。要认可文化建设的价值,要理解文化小康建设对满足群众文化权益,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的价值。要通过提升基层文化活动的硬件平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确保群众能够平等享有文化权益。

4.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人才是文化小康健康发展的基础动力,在文化小康的建设中,文化队伍的建设是文化小康建设成败的关键,文化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文化小康工作能否顺利推行。因此,文化人才队伍的发掘和培养是文化小康的建设核心工作之一。应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各级文化职能部门建设,做好对文化工作的规划,要强化责任,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能,更新知识结构。第二,提升文化队伍的专业综合素质,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业务培训,让他们成为各级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第三,培养群众文化队伍,要通过文化骨干培训班、交流研讨,节目展示等多种方式,让文化的种子植入人心,让对文化的需要成为人的主动内在需求,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群众文化群众办,办好文化为群众的良性模式,让文化小康建设具有厚实的群众基础。

5.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文化小康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享受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需要依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完善,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文化活动的丰富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除了传统的政府主导之外,还需要探索群众、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的新思路,不能将文化活动的供给任务完全依赖政府,要鼓励民间机构参加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动中来,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文化资源流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为传统的文化生活增加新的内容,最终丰富文化生活的内涵,提高文化生活的质量。

6.发展发达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能够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从而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在文化小康的建设中,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好科学规划,把文化产业发展贯穿到全面建设小康的全局工作之中,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转型之中,形成政府领导,企业参与,全民共享的整体机制,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文化小康建设的强力支持和持续动能。

四、吉安市加速文化小康建设的途径与举措

加快推进文化小康,助力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吉安市应多举措多途径着手和发力。

(一)实施精准帮扶。制定文化领域的结对帮扶计划,确立并创新文化帮扶方式方法,开展定点帮扶、对口帮扶、驻村帮扶、“一对一”帮扶等,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个人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文明共建、文化共创”活动。深化文化惠民工程。

(二)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文明新风教育,倡导科学精神和文明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宣传引导,举办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推出一批通俗读物,创排一批文艺节目,拍摄一批微电影。深化文明旅游工作,焕发乡风文明新风尚。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加快建设标准化乡镇文化站,打造“十分钟文化圈”,逐步提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建设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好用好基层文化阵地,配齐配好村文化专管员。截止2020年,确保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200元,“三馆一站”覆盖率≥120%;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95%,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4.2%。

(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农村电影放映、乡村广电宽带及基础网络完善、城乡电子阅报屏工程等重点项目,建立村级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对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行提档升级。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部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抓好重点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区域特色。“三农”题材的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赣中大地改革开放和时代风貌、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脱贫富民和多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

(五)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开展高雅艺术、书法、戏曲、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和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赋予时代内涵、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六)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基层文化骨干带头人,加大“四个一批”等人才选拔培养和项目支持力度,实施基础性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基层艺术团体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作品展演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扶持农村文化大院和民间文艺团队发展。

七)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用本地的事,身边的人通过自身艰苦努力,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进行引导教育,激励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坚持把富民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以“千年古城—吉安,千年古窑—吉州窑、千年古铜—新干商代青铜器、千年古书院—白鹭洲书院、千年古刹—青原山净居寺、千年古村—渼陂和钓源、千年古墓—吉水东吴大墓”为特色,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引导农村群众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建设特色文化资源库,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引导农民制作特色文化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打造知名品牌,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发展,搭建展销平合,对接市场,促进营销,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八)强化品牌宣传。突出吉安“风水宝地、革命圣地、旅游胜地、投资福地、发展高地”的人文特点,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的潜力,把红色文化培训和旅游产业作为文化先导产业,全面构建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有重点、分层次、有计划地打造一批全域旅游新亮点。推广登山运动、自行车骑行等生态户外运动,加快文化创意等产业,不断提升庐陵文化园、井冈山“天下第一山”、文天祥纪念馆、欧阳修纪念馆、西阳宫的消费品质。打造一批乡村民宿、体验采摘及农家乐等文化旅游产品。加大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扶持力度,提升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