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金叶” 拔“穷根”——遂川县巧借百年名茶产业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来源: 遂川县融媒体中心 2021-05-08 14:3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遂川是百年名茶——与贵州茅台酒同时获得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狗牯脑茶的原产地,是著名的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综合排名全国第36位)、中国茶产业示范县,位居江西茶“四绿一红”品牌之首。同时,遂川又是国家级贫困县、罗霄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县。全县62万人口中,有“十三五”贫困村86个、深度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2.37万户8.57万人,目前还有17个村、6297户1.67万人未脱贫。为体现脱贫攻坚的精准性,近年来,遂川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将狗牯脑茶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第一产业、精准扶贫的第一工程”来抓,把茶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治本的突破口,大力培育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努力探索依托优势产业加快脱贫的新路子。

一、大致背景

精准扶贫,确保贫困户脱贫可持续,产业是“根”,如何在众多产业中寻找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是产业扶贫的关键。

遂川县产茶历史悠久,自古(据考证有上千年历史)就有种茶的传统和习惯,并且地处茶叶生产的“黄金纬度”和拥有最适宜茶叶生长的海拔高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云蒸霞蔚,多漫射光,无与伦比的小区域、小气候、小品种,极利于茶叶中氨基酸、糖类和芳香类物质的形成,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

近年来,遂川县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举全县之力弘扬茶文化,做大茶产业,百年品牌狗牯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4万亩,年产量7000吨,产值18亿元,品牌价值达到15.42亿元,在国内外建立品牌连锁店100余家,营销网点1000余家,初步形成了春夏秋三季产茶、早中晚品种齐全、红绿青品类众多、高中低档次皆有、产供销三位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茶产业链条,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米兰世博会“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等20余项荣誉,并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茶叶品牌整合重点扶持品牌。

发展茶产业虽然财税贡献不大,但却是十足的富民产业。茶叶生产对贫困户要求较低,技术门槛不高、投入也不大。新建1亩茶园,3年就可以有收益,5年后就达到丰产。按管护水平来分,可划分三个等次,分别是普通茶园、中等茶园和高产茶园,每亩纯收入可分别达到4000元左右、5000-6000元左右、9000元左右。由于大部分贫困户管护难以达到高产茶园的标准,我们以普通茶园为例,每亩茶园每年可采摘鲜叶200斤左右,加工成品干茶50斤左右,以平均价格150元每斤计算,可达7500元,除去相应的成本和费用,种植一亩茶园每年可得到纯收入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再加上茶树生命周期长,茶农可获得持续性收入。这些特性,非常符合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条件。

二、主要做法

第一,坚持政府引导为主,大力抓好产业基础建设。一是在规划布局上,按照江西省“十三五”十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以及我县“四个一”(一片茶山、一亩果园、一栏畜禽、一人就业)产业扶贫模式,选择以茶业作为产业精准扶贫主抓手。综合考虑全县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种植习惯等因素,重点建设西部高山名优茶产区、北部生态有机茶产区、东部绿色高产茶产区,到2020年,茶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二是在政策扶持上,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建立“狗牯脑茶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茶叶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品牌宣传、设备升级、投资创新等项目奖补,建立了从基地建设到市场销售一条龙扶持的财政奖补机制。同时,整合涉农资金对茶叶基地的道路、排灌、观光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推进茶旅一体化。三是在考核评比上,把茶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列入乡镇和县直单位综合考评重要内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该年度的农业农村工作不得评先评优。

第二,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不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的组织作用。为了创新经营主体,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优先安排设施农业用地,实行免费注册登记、财政奖补、税收优惠和信贷保险扶持,财政惠农信贷通优先向新型主体倾斜。一是对自身有条件发展茶叶产业的贫困户,在茶叶基地建设、茶苗提供等方面予以帮扶奖励,县财政对贫困户贷款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00%给予贴息。二是对那些自身条件不足,难以独自发展茶叶产业的贫困户,可通过三种方式与茶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其一是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新型经营主体的方式,取得分红;其二是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签订固定用工协议,通过务工取得收益;其三是充分利用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由贫困户每户申请5万元扶贫信贷通贷款,以5万元作为股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获得分红。三是积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对吸收贫困户以债权或股权形式投入,及直接帮扶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新型经营主体,可申请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

第三,发挥群众能动作用,大力抓好扶贫对象能力建设。为了提高贫困群众的茶业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做到产业规划到户、干部责任到户、帮扶资金到户。一是政府扶,健全配齐以服务茶叶种植加工为重要内容的乡镇农技推广站,补充了一批茶叶技术专业人员;借助全国“雨露计划”改革试点的机遇,全面开展以产业技能提升为重点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大对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做好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帮助指导群众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领,逐步形成以技能联系服务群众的扶贫新模式。鼓励引导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正规中长期职业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力争每户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特别是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技术。二是干部帮,建立了干部“9753”责任帮扶精准扶贫机制,即县级、科级、股级、一般干部分别帮扶9户、7户、5户、3户贫困户,原则上按每户贫困户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落实产业帮扶资金,直接帮扶发展以茶叶为主的富民产业,限期脱贫摘帽。帮扶工作中,千方百计引导贫困户将产业资金投向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发展互助社等合作组织,避免“撒胡椒面”浪费资金。三是集体带,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采取每个村奖补15-20万元方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茶园、加工厂、合作社,以贫困户流转土地给集体、集体茶园承包给贫困户、贫困户投工投劳集体茶园建设等办法,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资产和劳务等收入。

第四,着眼市场主体功能,大力抓好市场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在发展狗牯脑茶产业过程中,十分注重市场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一方面,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宣传。几年来,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建立了几十家狗牯脑品牌形象专卖店,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江西卫视、大广高速、京沪、京广、沪昆高铁、机场、火车站投放茶叶广告,每年组织一次形式不同的狗牯脑品茗推介会,开发了狗牯脑红茶等新品种,引进和培育吉贡茶业、江西省旅游集团高山茶投资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了茶博园,狗牯脑茶出口欧盟已经省级评估通过,狗牯脑茶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广大群众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另一方面,建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计划引进、建设1-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集科技创新推广、成果转化培训、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在园区大力推广茶叶、金桔、油茶等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发挥园区对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效应,使农民在“接二连三”中增收致富。

三、几点启示

遂川县注重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做好茶产业精准扶贫这篇文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给我们以启示:

1.产业扶贫要坚持路子要准,做到因地因户施策。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也是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在帮助贫困群众选择扶贫产业时,要注重当地产业传统、实践基础和群众认同的内在统一,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确保产业精准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产业扶贫要坚持主体带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贫困户由于资金有限、缺乏技术等自身条件限制,发展产业往往既无心(信心)又无力(能力),如何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就必须依靠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的带动,只有依靠他们闯市场、搞营销,成为引领茶产业发展的领航者,能有条件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能人领办创办基地等发展模式,才能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3.产业扶贫要坚持共建共享,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产业扶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扶贫产业能否真正成为贫困群众增加有效收入的致富产业,关键看是否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连接机制。只有通过强制性政策和奖补性措施,将新型主体与贫困户连接起来,才能在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时带动贫困户脱贫。

4.产业扶贫要坚持市场导向,及时调整应因策略。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扶贫主导产业确定后,不能将已确定扶贫产业推倒重来,只能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充分研究分析内外部因素,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尤其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趋势,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创新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样才能达到产业扶贫的目的。(中共遂川县委书记 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