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报告 ——涧田乡上陈村“党建+能人+基地”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来源: 万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1-05-06 17:16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产业扶贫是帮助困难群众甩“穷帽”、去“穷根”的根本路径,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也是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结合全县提出的“一村一品”战略以及全乡“特色产业带”的整体布局,涧田乡上陈村不断探索创新,找准符合发展实际、富有特色的强村富民增收之路。2019年实现人均年纯收入1.5万元,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

一、基本概况

涧田乡位于万安县南部山区,与兴国县、赣县区接壤。涧田乡历史悠久,早在唐宋年间,勤劳勇敢的客家人就在涧田开基立业,成为万安县客家人主要聚居地。

涧田自古以来水路运输发达,良口码头是赣州至吉安水运的重要中转地。上陈村位于赣江和其支流涧田河之间,水力资源丰富。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辖12个村小组,377户1492人,党员48名,“十三五”贫困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农闲亦增收,冻土变绿园

在以往的涧田农村,秋收之后进入农闲季节。农民或打零工,或加工食品,或整修房屋,生活节奏明显放慢,直到来年开春农忙时。

年底几个月劳动力相对充裕,我县也没有冬季种植的传统,利于土地流转集中,且作物市场价格普遍走高,这是天时;

上陈村水资源丰富,枯水期灌溉用水不成问题,地处县南部山区,冬季相对温暖,阳光照射充足,利于作物生长,这是地利;

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发展村集体经济各方合力,贫困群众致富脱贫意愿强烈,这是人和。

在上陈村大屋场组,结合实际情况,由村党支部牵头发起,8户家庭组成大棚蔬菜合作社。已落实种植用地10亩,每户仅投资2000多元用于搭建温室大棚。约定秋收之后各家出劳动力,种植反季节蔬菜,销往县城和附近乡镇。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

合作探索,乡土品牌

毛大华也是大屋场组村民,其祖传豆腐制品闻名涧田,许多赶集的老表都会专程去他的摊位上喝豆腐花、买鲜豆腐。数十年下来,被戏称为涧田“豆腐西施”。

梁路长是新屋组村民,是有名的蜜蜂养殖专业户。他为人老实,卖的产品质量过硬,不掺水不缺斤少两。很多在外地工作的涧田人氏都买他家产的蜂蜜送礼。

多年以来,他们一直是单打独斗。受困于产量不高,温饱问题虽然解决,离发家致富还有很大距离。近两年,上陈村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村两委研究认为,毛大华和梁路长技术扎实,产品驰名圩镇,不如以他们的技术为核心,成立合作组织。村里协调场地、资金、组织劳力,两位“技术达人”负责生产管理和质量把关,合力将蛋糕做大。

如今,毛氏豆制品产业高歌猛进,产量翻了几番,有豆腐、豆花、豆皮、腐竹、腐乳等品种。梁氏蜂蜜也从质优量少年产几十斤,发展到现在每年200多斤优质蜂蜜的规模。梁路长表示,“养蜂要看季节,每年只有几个月时间,以前一个人干,一年产的蜜糖几千块钱,只能算副业,平时还要种田。现在村里组织了合作社,产值飙升,几万块钱大伙分下,也有近万,比以前强多了,而且还能带动乡亲脱贫,面子上有光。”毛大华也同意他的看法,“以前年复一年每天做那么点豆腐卖钱,说实话也就赚点零花钱,现在村里叫了几个人一起做,大家一起挣钱,我怎么说大小也算个老板啦。”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上陈村富硒甜桔柚产业基地位于光相寺门口,基地计划种植200亩,已完成105亩,4400株果树。种植品种有柑橘、脐橙、甜桔柚等特色水果。通过使用富硒稳定强化技术,在果蔬生长过程中施加有机硒肥,提升果蔬对硒的转换效率,使果蔬中的有机硒达到富硒标准。

该基地通过流转农户耕地、沙坝田、滩涂等土地为基础,以钢架大棚、滴灌、现代化农田建设等设施项目高标准建设。是村委会与生产能人共同投入150万元建立,招募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签订长期劳务合同。笔者在现场看见6名妇女正在施肥、洒药,据介绍她们都是长期受雇佣,在繁忙时节计划请10名临时工帮忙。上陈村第一书记表示,基地每年请贫困群众帮工的预算达10万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帮扶。

村委会负责基地有关基础建设,如道路、引水渠等,产权归属村集体所有。通过合作,享受股份分红与固定收益相结合,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超6万元。村干部表示其中有2万元计划用于救助“失能弱能”家庭。通过建立贫困户、产业基地管理人员、村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实行量化积分机制,既让贫困户与基地共享发展成果,又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扶蔬老蔓敷新叶,下盖累累紫水晶

在甜桔柚产业基地旁,还有一座富硒提子园产业基地。该基地投资120多万元,利用沙坝田、撂荒地以及流转农地等形式,计划建设167亩基地,现已完成第一期80亩。主要种植红提、青提、夏黑、阳光玫瑰等产品,建设以钢架大棚、滴灌等现代化设施,引进赣州、赣县等地种植技术,今年已开始结果,2021年进入丰产期。预计亩产可达2000斤以上,产值超200万,实现集观光、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

与甜桔柚基地模式类似,该基地产权归属村委会,带动上陈村40多户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每人每年可增收万元,村集体亦可以收入6万元以上。

负责产业基地运营的是村干部周贤华,其表示“利用自身资源带动周边贫困乡亲致富,是一名党员的责任,符合党和国家先富带动后富的要求。我村通过打造特色产业,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还可以发展涧田的旅游产业,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我已联系好周边县市和本县的经销商,签订了采购意向合同。明年收获卖出后,立马启动建设第二期87亩产业基地,将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精心策划,谋篇布局

光伏产业项目是长远利民项目,它具有见效快、受益期长且收益稳定的特点。在上陈村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高标准而科学的规划是做好光伏扶贫产业的前提和基础。为落实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涧田乡依据光照资源、地理条件、预估发电量等实际情况,精心实施“三选定”和落实“三保障”原则,不仅合理确定“一村一站”“多村联建、共同受益”的建设方式,编制出最优的光伏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更确保光伏扶贫项目可持续、保收益。

为用好用活光伏扶贫收益,实现光伏电站收益扶贫效果最大化,对130KW光伏电站确定责任村干部,坚持每日巡查制度,确保光伏收益稳定最大化,建立完善的利益链接和分配机制,为村级公益事业、贫困户“救急难”奠定了经济基础。

村第一书记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研究完善光伏扶贫政策,培育典型,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想方设法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让扶贫成果最大限度惠及贫困群众。

三、任重道远,不忘初心

2020年,涧田乡结合当地实际,统筹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培育和引进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尤其是本土创业者,通过项目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上陈村立足党建引领,以党支部建设入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谋发展,党员干部领干,鼓励干部、能人带头,建设高标准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劳务链接和入股分红。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闯出了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奠定雄厚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经过数年的扶持发展,上陈村的产业虽初具规模,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业化水平依然滞后,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意识不强,本地市场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完善。

二是产业项目周期长,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种植项目生产周期长,抗自然灾害、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三是村集体资金实力薄弱,基础建设、产业投资、环境治理等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一些建议

1.加强特色产业建设,避免一拥而上,找准市场定位,增加核心竞争力,用好本地优势。

2.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解决“产品难卖”和“产品贱卖”问题。

3.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与农业院校及相关科研单位联系,做好技术保障,开展实用技术和产业技能培训。

4.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围绕本地发展进行研究,积极向上争取资源,改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