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创新联结机制——吉安县江南村创新“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
来源: 市社联 2021-04-20 15:47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近年来,吉安县江南村紧紧围绕“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三大关键,以产业扶贫为根,以扶贫扶志为本,以创新机制为要,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探索建立了村干部领办、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新模式,既做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农民致富,形成了“家家种蜜柚、户户是股东”产业发展新局面。目前,江南村井冈蜜柚合作社种植面积1100亩,吸纳农户入股158户、占全村农户的48%,党员干部入股13名、占党员干部的60%,全村73户贫困户实现入股全覆盖。预计到2020年,合作社井冈蜜柚产值将超6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后,吉安县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监管、不摘帮扶“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紧扣“巩固脱贫成效、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绿色崛起”关键任务,以产业扶贫为根、扶贫扶志为本、机制创新为要,围绕“找准产业扶贫路子、抓住金融扶贫关键、创新带贫减贫机制”三大关键,创新建立“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发展“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合作社59个,辐射带动572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7%,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713元增长到2019年的11047元,年人均收入翻两番,实现了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目标。

一、主要模式

在巩固提升过程中,吉安县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总体要求,探索建立了村干部或致富带头人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既做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带动了贫困群众致富,形成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是股东”产业发展良好局面,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一领办”即:就是发动村“两委”干部以及具有领办产业项目实力和有意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达人、龙头企业负责人等群体的积极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引进产业、扩大规模、创办基地、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带头领办扶贫产业。“三参与”即:一是引导党员主动参与。引导乡村范围内的普通党员、帮扶干部,利用自身的技术、信息、资金优势,主动参与到扶贫产业发展中来。二是动员村民自愿参与。大力宣传“一领办三参与”奖补标准、产业投入产出、经营管理模式等政策,动员普通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力、技术等方式入股合作社,自愿参与扶贫产业发展。三是统筹贫困户参与。为每户贫困户发放5000元的产业启动资金,统筹全部贫困户入股产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贫困户”的合作方式,对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发展产业得“现金”、入园务工赚“薪金”、资金入股得“股金”;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每年给予不低于股金10%的固定分红,实现了“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的减贫带贫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精准培育致富带头人。按照“脱贫致富带头人、服务群众贴心人”标准,选拔出党性强、有能力、作风好、威信高的“能人书记”和“村两委”干部。从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党员、合作社负责人、种养业大户,以及在外创办企业、务工有意愿回村创业的本土人才中选择致富带头人。通过村干部与致富能人带头领办合作社,起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富”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激发群众发展扶贫产业的热情。同时,采取集中轮训、专题辅导、考察观摩、远程教育等形式,对村干部及致富带头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等专题培训,提升领办产业发展的能力。2019年,共举办支部书记、主任、致富带头人培训班5期,全县共培育致富带头人679名,牵头领办208个产业合作社。

(二)创新产业扶持政策。一是创新产业激励扶持政策。出台“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对按照“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建立产业合作社,且投资规模达50万元以上,由县财政按产业总投资额30%的标准给予产业资金奖补,其中奖补资金的7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所在村的入股股金,并按10%的固定标准分红,股份分红收益计入村级集体收入;30%用于“一领办三参与”对象增资扩股,实现多方受益,群众得实惠。二是创新“四轮驱动”金融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金融支持模式,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发展给予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热情。累计为6254户贫困户发放担保贷款3.49亿元,2019年产业差异化奖补202.58万元,为12类扶贫产业实施了产业保险。

(三)聚焦带贫减贫成效。一是找准产业发展路径。贫困群众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致富门路。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吉安县全力推进可复制、可推广,最具群众基础、最具带动能力的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务工的“四个一”产业扶贫路子,让每个有能力的贫困户找到一个致富产业。全县井冈蜜柚种植面积达6.5万亩,其中覆盖贫困户4614户;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近5.3万亩,覆盖贫困户1232户;每年出栏肉鸡稳定在3600万羽左右,覆盖贫困户1719户;帮助6179多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在抓好“四个一”长效产业发展同时,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山羊、蜂蜜、蛋鸡、生姜、蔬菜、火龙果、百香果、黑木耳等短平快产业扶贫项目,为贫困户脱贫增添动力。全县肉牛、山羊、蛋鸡、蜂蜜等养殖业项目覆盖贫困户770户;蔬菜、火龙果、百香果、黑木耳等特色项目覆盖贫困户3363户。二是提升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全县先后建立产业专业合作社208个,县财政给予每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5000元,其中对失能弱能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每户增加0.3-3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既实现了所有贫困户户户都有产业发展基金,又体现了对失能弱能贫困户的差异化扶持政策。通过加大对扶贫产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或进入基地劳务,对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务工,符合奖补条件给予奖补资金1000元/人。对直接带动不少于3户贫困户自身发展产业的扶贫产业合作社,给予奖补资金3000元/人。三是拓宽消费扶贫销售渠道。鼓励全县干部职工利用工会福利购买扶贫产品活动,年消费贫困户及扶贫产业合作社农产品达500万元以上,促进帮扶资源和脱贫需求的精准对接,既拓宽了乡村扶贫产业销售渠道,又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益水平,增强贫困户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以列入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按照“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路径,依托县级电商产业园和162个农村邮乐购、阿里巴巴淘宝店,通过“电商+扶贫”模式推动井冈蜜柚、红心火龙果、油田黑木耳、登龙粉芋等本县特色实现网上热销,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693万元,带动贫困户98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额达800余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等靠要”依赖思想。少数贫困群众“我要脱贫”意识还没激发出来,缺乏参与扶贫开发项目意识和勇气,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如有的贫困户对给钱给物等“输血式”扶贫项目表示欢迎,对发展扶贫产业、就业技能培训等“造血式”扶贫项目存在畏难情绪,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不强,扶贫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除了有些贫困户因病、因学、因残、丧失劳动力等致贫原因外,很大一部分是好逸恶劳,不愿意工作,等着国家给脱贫,“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愿意通过劳动脱贫。有的甚至陷入“因穷而要因要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以当贫困户为荣,因为想着国家和政府会不断给予各种物质帮助自己生活而不思进取,懒惰成性,不想脱掉贫困的帽子,并担心“摘帽”后相关扶持政策和福利补贴会因此消失,因此他们从源头就丧失了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2.素质能力有差欠。目前,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老人、儿童,他们缺乏与时俱进的产业观念和素质,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发展,导致贫困农村“造血”功能的梗阻。基层致富能人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贫产业的发展。部分贫困群众即使帮扶干部为其介绍工作也时常出现小钱看不上,大钱挣不了的现象。有的贫困户对政府不信任、对政策不了解,认为“贴息贷款”让自己负债。

3.基础条件有欠缺。边远乡村文化设施不完善,一些已经建设起来的宣传文化设施,没有很好的保养、管理和利用。教育对象还存在盲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空心村现象明显,实际常驻的人口远远小于户籍人口。

四、对策和建议

1.推动移风易俗。结合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殡葬改革等工作,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完善制度,充分发挥乡村红白理事会引导乡风文明作用。坚决打击地下非法宗教,对宗教组织、信教群众进行规范管理。加大对农村等赌博的打击力度,鼓励群众勤劳致富。坚持典型引领和不良警示两手抓。对脱贫致富典型进行表彰和奖励,集中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对“因懒、因赌、因不孝和讲排场”等导致家庭贫困的贫困户,建立反向约束机制,提高贫困户脱贫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发挥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小微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在外务工创业人才作用,引导其通过创业经营、项目用工、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建立带贫益贫机制。全县86个贫困村每个村计划培育3-5名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人带动3户以上贫困户脱贫,力争实现贫困村所有贫困人口增收。加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常态化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实现科技引领脱贫的新跨越。

3.加强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好脱贫致富的“领头羊”作用。按照“一好双强”标准,坚持政治过硬的原则,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的动态管理,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群众公认,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队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能力。结合“主题党日”持续开展扶贫干部讲脱贫政策、党员脱贫示范户讲致富经验、贫困户结合脱贫感受讲对党感情,组织村干部、党员和贫困户评选“最美贫困户”的“三讲一评”活动。引导贫困群众紧跟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步伐,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