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才 壮产业 富百姓——吉安县能人经济带富一方百姓实践探索
来源: 市社联 2021-04-20 15:47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村党支部是脱贫攻坚的“桥头堡”,村干部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排头兵”。如何把产业建到产业链上、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不断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帮助广大群众在致富路上越走越远。为此,我部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以吉安县横江镇横溪村委会为例,对乡村能人经济带富一方百姓情况作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横溪村现状分析

横溪村委会共辖6个自然村,232户1119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91人,是全省4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葡萄第一村,该村委会的公塘自然村更是吉安县“四个一”扶贫产业模式中“一户一亩横江葡萄”的发源地和示范区。近年来,该村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产业兴、农民富。横江葡萄自1999年从广西引进至今已有21个年头,通过能人带动、政策扶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优到强的良好态势。现在仅公塘村葡萄种植面积就达1300亩,户均种植葡萄超过13亩、收入10余万元,2∕3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50%以上的家庭在县城购买商品房,并且带动全县7200余户加入葡萄种植行列。

(二)脱贫稳、成效强。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横溪村通过“政策贷款,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模式解决贫困户的资金难题;通过合作社“统一种苗、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供应、统一营销”的“五统一”服务化解贫困户的技术难题和市场风险,并且充分利用当地荒山荒坡和闲散土地资源,实现了农户稳步增收。葡萄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三)环境靓、乡风美。盯紧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打好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三张牌”,不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先后被评为全省生态旅游示范村和乡村旅游4A级景区等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横溪村多措并举,通过建强“班子”、增厚“底子”、勇摘“帽子”,成为党建工作先进村和脱贫攻坚示范村。先后获得江西省“生态旅游示范村”、江西省“优美村庄”、全市“三培两带两服务”先进单位、“‘一村一品’百村推进‘十强村’”、全市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科普致富“十百千”市县创建点等荣誉称号,横溪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党支部,全省党建+特色产业先进典型。

(一)强支部,夯实脱贫主心骨

在横江镇党委推动下,横溪村委抓住2011年村“两委”换届契机,支部班子进行“大换血”,吸收3名党性强、有文化、有能力的产业大户进支部,成功扭转以前支部活动不经常、不正常的局面,常态化开展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横溪村党支部提出要发挥红军医院、八大家第、葡萄产业等红、古、绿资源优势,在“山上种葡萄、田里种水稻、村中迎旅客”的发展思路,严格按照党员干部联管、组织生活联过、制度机制联建、活动阵地联用的“四联”思路,建立横溪村葡萄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构建起“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把合作社党支部建成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纽带和培植农村优势产业的战斗堡垒,着力解决葡萄种植、销售、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吸引屋头、濠沄、富田寺等7个行政村的党员种植大户踊跃加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党员致富能人带头的红利。

(二)树能人,找准小康领路人

横溪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县财政对新增葡萄种植户补助600元/亩等项目资金,邀请全国劳动模范肖璋瑛担任葡萄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带着有发展能力的17名党员,采取提供种苗、传授技术、土地流转、帮助贷款等方式,建立“党员大户+散户”“党员能人+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带领群众一起发展产业、一起赚钱。全村11名党员联合起来流转荒土荒坡510亩,吸纳32户贫困户入股分红、17户村民就地务工,让群众人均增收2100元。同时,积极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干部学用技术等活动,把21名村民培养成乡土人才、把7名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实现“党员”带能人、能人变“党员”、“众人”变“富人”。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全村32户贫困户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力所能及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村党支部书记肖光明还兼任公塘村葡萄“销售总监”,每年葡萄扎堆上市期间,总要主动承担起优先帮助贫困户销售葡萄的任务,保障贫困户收入稳定。

(三)带群众,增添发展原动力

横溪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党员,把主要精力放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上,让家家户户心热起来、行动起来,激发穷则思变、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勇气。为提高葡萄产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村党支部引导合作社党支部借助被评为“中国葡萄之乡”的东风,村干部联合十余户党员大户通过统一供种、统一供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四个统一”标准化生产服务,不断增强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村党支部为打通葡萄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探索出“平面+垂直”“实体+网络”销售渠道,连续举办十七届“横江葡萄节”观光采摘活动,走出去与华润万家、国光、步步高等连锁超市实现“农超对接”,并借助微信、淘宝等网络销售平台,将横江葡萄销往全国各地,从抱葡萄跑关系,到送订单找上门,让农户葡萄不仅不愁卖,而且在家门口卖出好价钱。村党支部趁热打铁把产业做大,通过村干部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模式,流转土地150亩发展光伏、葡萄、油茶产业,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15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才队伍薄弱,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有些村干部虽然想有所作为,积极发展社会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但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经验,有时面对困难,信心不足,束手无策;有的村干部则是思想意识淡薄,缺乏大局意识和进取精神,心里所想的就是“种好自家的田,挣鼓腰包的钱”,根本顾不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另一方面,与大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发展相对滞后,许多拥有才能和科技知识的人才都不愿到农村去施展才干,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紧缺。

(二)农村发展缺少持久性的政策支持和扶持,缺乏总体规划和规范性指导等。农村经济增收渠道不多,范围不广,大部分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单一,存在产业性、稳定性收入偏少等突出问题。

(三)畏难情绪重,眼光不长远。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观念陈旧、带头表率作用不强,没有树立发展家乡的理念,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因地制宜培育经济增长源。单纯依赖上级有关政策性补助或把有限的集体资源通过一次性发包(若干年),一次性收取承包费,注重短期经济增长而忽视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和建议 

(一)选优配强班子,增强村级经济发展活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积极通过群众推举、公推民选、组织下派等形式把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懂经营、善管理、热心村级工作的同志选拔为村“两委”干部。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县一级制定政策对村干部工作报酬、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作出规定,并按年度保证兑现;乡镇党委每年根据考核结果从年终考核奖金中拿出一笔资金,对优秀村干部进行奖励。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内育外引人才,定期组织村干部赴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和挂职培训,全面提升发展村级经济工作水平,制定完善村干部监督考核机制。 

  (二)坚持因村施策,拓展村级经济增收渠道

鼓励村集体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原则,将群众组织起来,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入股,鼓励贫困户积极加入合作社,利用“特惠贷”惠民政策,动员贫困户申请“特惠贷”入股,积极支持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农村致富能人等创办经济实体,壮大力量,抱团发展,形成穷帮穷、富帮穷团结一致共发展的局面。村级集体经济则通过参加管理、提供服务、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兴办配套服务 。   

(三)盘活当地资源,推进村级经济全面提高 

以集体资源做足产业,拉动农户资源、资金参与入股,让村合作社与群众实现利益链接,以多种方式盘活农村经营模式,抱团发展。大力引导具有旅游优势或潜力的村(社区)注意保护特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馆、农家乐、游客接待中心、特色休闲文化广场等。积极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禽、鱼等种养业,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户就近就业问题,还让游客饱览美丽风光的同时能享用纯绿色的农家食材。围绕当地产业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现代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实现村级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来源: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