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把情怀“根”植脱贫一线——记新干县荷浦乡堎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傅发根
2021-03-03 09:3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经历的多了,心就坚强了,路就踏实了。”翻开傅发根驻村工作时写下的厚厚一叠《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笔记》,里面的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特别亮眼,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的朴素情怀。

傅发根,1962年出生,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新干广场支行行长10年。2016年,他被派驻到荷浦乡堎头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从县城到乡村,他与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领路人;从行长到村官,他以带病之躯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把对农村的一片赤诚、美好情怀尽洒乡间。

勇挑脱贫新担子

2016年11月,傅发根从中国工商银行新干广场支行行长岗位上退下来不到一年,本以为可以轻松一阵,但支行领导找到他,“行里需派遣一名干部下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经会议讨论,决定派你去。”面对脱贫攻坚这个艰巨的任务,支行领导班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人选就是他。

傅发根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拿上行李,告别家人,来到荷浦乡堎头村,挑起了驻村第一书记的新担子。

2017年2月,傅发根忽然觉得浑身无力,脚浮肿。在村“两委”干部和家人的再三催促下,他到医院体检,结果发现患有骨髓瘤,并诱发了尿毒症。

面对病魔,傅发根没有退缩,心心念念的是“赶紧好起来,回到村里去”。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经过9个疗程的化疗,2018年底,病情才逐渐稳定。

一直以来,傅发根都放不下堎头村的扶贫工作。2019年3月,他又回到堎头村,再次挑起第一书记的重担。

整个堎头村村委班子由于一些原因,连村支部书记一职都空缺着。村“两委”班子就像火车没了头,村干部做事没了方向。

脱贫攻坚的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误。经荷浦乡党委提议,村全体党员投票,傅发根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新的挑战,傅发根迎难而上,两副担子一肩挑。

他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激情燃烧岁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幸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不能让自己留下遗憾。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第一书记的称号。”

小身板激发大能量

自驻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堎头村经常出现一个瘦小的身影,渐渐地,这个身影在群众心目中变得高大起来。村民们说:“别看傅书记身板小,能量大着呢!”

刚到堎头村,傅发根就立即着手调阅村里18户贫困户材料,进村入户摸清他们的“家底”。在他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贫困户家庭情况、生活状况、个人意愿等。

为改变堎头村新农村建设落后的现状,傅发根一边动员群众拆迁,一边向上跑项目、争资金。为确保工程质量,哪怕六七月天气酷热,傅发根也顶着烈日,坚持在工地一线,直到工程全面竣工。为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拆迁工作再难做,他也会一次次走进群众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把工作做通。看着一条条路打通,一个个问题解决,傅发根开心地笑了。

在傅发根的坚持和带领下,堎头村累计投资800多万元,村委会所辖4个自然村、6个村小组全部完成新农村建设。村村通了宽敞的水泥路,各村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全村人居环境、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在荷浦乡名列前茅。

村庄美了,傅发根又开始着手整顿不良社会风气,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村里评低保,傅发根主动提出,吃低保的事情由群众说了算。不仅他不参与投票,村委干部都要避嫌,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此事反响热烈,多年来因低保引起的信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傅发根带领村干部严守村头第一道关口,并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群众解决各种生产生活问题,甘当宣传员、快递员、服务员。

傅发根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及时解决群众待办事项。由于刮大风,老居村一个村民家的铁皮棚吹倒,损坏了另一家房子。双方为此事争吵不休,还报了警。傅发根带着村干部前前后后跑了十多回,最终感动了双方,历时一年多的纠纷总算得到和解。

点点滴滴都是情,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村委会的威信树起来了,村干部说的话越来越管用了。

2019年,堎头村不仅摘掉全乡有名的上访村帽子,还被评为荷浦乡社会综合管理工作第一名,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从倒数第一到顺数第一,傅发根瘦小的身体里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不脱贫坚决不收兵

荷浦乡堎头村位于新干县荷浦乡西部,距县城19公里。全村共586户18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39人。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来源,18户贫困户一半以上靠的是吃低保。

如何让堎头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傅发根详细调研,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小组长会议,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办法,实施一户一策工作机制,推动脱贫工作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为调动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傅发根创新思路,精心谋划,根据县乡扶贫办的具体方案,精准推出“美德积分”考评制度,分别对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讲公德、讲文明、讲卫生、发展产业等8个方面进行季度考核评比,然后根据美德积分,实施差异化分红、差异化安排公益性岗位,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孙军明夫妇虽然都有肢体残疾,但二人在村里从事了公益性岗位工作,还养了牛、鸡和鸭,年收入新增近2万元。他们的儿子2019年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成为夫妻二人最大的骄傲。

杨桂香、刘贱如等4人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都在距家不远的河西工业园找到了工作,月收入三四千元,脱贫早已不是问题。

……

对18户贫困户的情况,傅发根都了如指掌。几年来,傅发根始终将脱贫攻坚为己任,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精力用在精准帮扶上,从中收获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一腔热血、满腔热情,早已和堎头村融为一体。傅发根说:“群众不脱贫,我们坚决不收兵!因为我们是永远的亲人。”

驻村帮扶是暂时的,但永远搬不动、走不掉的是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傅发根始终有一个心愿——抓好班子强堡垒。为此,他着手改变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制定了党员发展计划,同时健全完善了村干部管理制度,指导规范开展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村“两委”班子有事集体协商、相互尊重,团结一心,真正拧成了推进脱贫攻坚的“一股绳”。

“白发生,衣带宽,驻村路上霞满天。”傅发根在自己的扶贫日记中这样写到,“至今堎头村1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日子。”

文/ 彭建新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