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庐陵时评] 划线之后 各就各位
2021-01-06 08:5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我们搞城乡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更好推进高质量?最近市里重申“四不两少”和“六不”,无疑是给各地各有关部门把跑道再次划清楚,接下来应该是责任人各就各位,接棒跑起来。

发令枪一响,撒腿乱跑,肯定无法高质量。高质量就得求优化,定规矩,讲效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就如跳高,只有跑得好,才能跳得高。

所谓“四不两少”,就是要求在城乡建设中,不种不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不搞过度亮化工程,不建大型抽象雕塑,不使用大型景观石;少搞人工喷泉景观,少搞时令鲜花盆景。乍一看去,讲得比较细;仔细一琢磨,件件说得非常实。我们有些地方和部门,出发点是好的,见沿海发达地区到处不是棕榈树,就是灯红酒绿整墙大面屏、人造“不夜城”,要么树起不接地气也毫无美感的大雕塑,美其名曰提升地方形象,实则一是浪费钱物和精力,二来老百姓不买账,更勿谈“用得到、用得好”。不适宜本地生长,树就长不好甚至常种常枯;过度亮化,不但耗能,而且极易造成光污染;大型抽象雕塑和景观石,可谓大而无当、华而不实,称作“变相烧钱”并不为过。人工喷泉和时令鲜花,需要日常维护,我们理应站在“当家人”角度,认真算好下本和收效这笔账。

有些地方搞美丽乡村建设,一个村庄不见几棵树,到处都是水泥地面,确实是“寸草不生”,但城市都在“海绵化改造”,乡村反而对雨水自然吐纳说“不”?再如雨后春笋式的大型村牌门楼和雕塑,以及阶梯花坛,不但耗费巨资,而且对村容村貌的改善几无裨益,最终沦为形象工程;至于豪华文化墙之风的刮起,似乎成了某些乡村“文明展示”之标配,更是令老百姓皱眉头、瞪眼睛;而动辄在农村新老建筑上大面积“涂鸦”,让人一走进村子,感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但使得农村不似农村,而且花里胡哨得毫无质感,同质化严重。这次市里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六不”,即不搞过度地面硬化,不建大型村牌门楼,不建大型雕塑,不建阶梯花坛,不建豪华文化墙,不在墙面过度题诗作画。可谓是对症下药,及时止损,有利长远。

环境建设与营造讲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展,靠的是优秀的空间规划,立足实际的资源整合,突出特色的美感景观,兼具实用与美观、颜值与内涵的高质量。实在不是什么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

文/ 龙玉然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