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绵延山水间的“红色脉动”——井冈山大井村全力打造“红色名村”走笔
2020-12-22 08:4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93年前,这里炮声隆隆战旗红;93年后,这里红绿辉映美如画。放眼望去,青山环绕、古树成林、清溪流转;走近细瞧,革命旧址庄严肃穆,白墙瓦黛错落有致,红色元素耳目一新……行走在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大井林场大井村,浓郁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美丽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今年以来,大井村党支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红色名村”建设,努力做到“让昨天光荣的今天更光荣,过去先进的现在更先进”,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厚植红色底蕴,让传承更有温度

大井的一山一水,有道不尽的红色记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大井村曾经是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带领红军部队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在这里,毛泽东亲自做当地“绿林武装”王佐及其部队的团结、教育工作,并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帮助群众进行生产劳动、解决实际困难。

而今硝烟早已散尽,历经风雨洗礼的大井村,将这段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融入乡村血脉,为打造“红色名村”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讲好大井故事。大井村党支部探索出一条“支部引领、协会主导、单位帮扶、村民参与”的“党建+红色研学”发展模式,全面推行“统一提升打造、统一编号管理、统一分配客源、统一食宿标准、统一教学活动、统一结算”的“六个一”体验模式,不断丰富“献一次花圈、穿一次红军服、住一次农家院、听一个红军故事、重走一次红军路”等“十三个一”培训内容……经过10余年的努力,大井村已成为井冈山发展红色研学的示范村。近两周来,大井村已接待了来自深圳珊蒂泉外国语学校、宜春万载二中等红色研学团队共4000余人。

彰显产业优势,让发展更有生机

这些天,在村头开着“桂花农庄”的邹勇鸿和刘桂花夫妻俩看着家中来来往往的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我们家有40个床位,协会给我们统一安排客源,每次基本都住满了,上个月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

为发展壮大农家乐产业,大井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先后与80多家红色培训机构、大中专院校、旅行社等签订合作培训协议。农家乐规模由最初的不到10家已发展到现在的113家。今年10月至11月期间,大井村农家乐协会接待游客、社会实践学生和红培学员2万余人次,总收入110余万元。“我们的农家乐产业已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做大做活,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大井农家乐协会会长邹秋平对此信心满满。

大井村还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引进井冈山黄洋界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茶叶产业化生产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以务工和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培育文明乡风,让幸福更有“质感”

“村里的道路更加干净整洁”“乡风文明的标识标语随处可见”“我们的庭院装扮得更加美丽了”说起家乡的变化,大井村的村民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村主要路段两侧修建游步道1.5公里、安装路灯72盏、栽种行道树100多棵、修建两座90吨的蓄水池……结合“景村”联动工作,大井村按照景区建设标准严格控制村庄规划,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井村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加大文明乡风宣传力度,弘扬客家传统文化,营造出人人会唱红色歌谣、个个能讲红色故事、家家都有红色印迹的良好氛围,展现出勤劳致富、热情好客、善良朴实的淳朴民风。开展“身边好党员”“身边好人榜”等评选活动和“新时代赣鄱先锋”选树宣传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彰显出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乡村的颜值气质提升了,老百姓的精气神更足了,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红色,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更是坚守初心的鲜亮底色。在井冈山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磅礴的红色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大井村正阔步前行。

文/ 李群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