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揽胜龙源口,一颗璀璨明珠
2020-12-18 09:5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李成斌

龙源口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井冈山下,红古绿交相辉映出灿烂光芒。

自古山无石不奇。龙源口就是这样的奇山怪石林清水秀之地,是块“绿满山原白满川”的秀美之地。中间三面山围一谷地,东面山中的双江冲天造地设着双石门,双石门壁立千仞,宽约两米,上横一巨石,如从山体中刀劈斧凿出的门框,上横巨石何来,至今还是个谜。南边磨溪岭山冲突兀一座巨大的石峰,石高约180米,底围约800米,底大顶小,那就是阿育塔。阿育塔并非整体一块,中有裂缝,一边之石叫“飞来石”,看似会塌,然年年如此。明时《永新县志》称其:“石峰若塔,上耸绝崖,下俯重渊,傍有飞来石。”阿育塔也被百度百科誉为“鬼斧神工、全国罕见的自然奇观”。西边尚山中也有状如竹笋与人形龙样的怪样奇石。

龙源口因石壁立千仞,促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形成一个个瀑布群。有类似庐山三叠泉的瀑布的溪湾蚂蚁棚瀑布,每层高20多米,飞瀑溅水蔚为壮观;尚山的瀑布常溅水成雾,折射阳光成彩虹。上世纪80年代在阿育塔近处筑坝成龙源口湖,如今龙源口湖青山黛色相拥,湖光山色相映。风和日丽时,静静的湖面可见一幅天蓝云白山青水绿着色的天高山形树影的水墨丹青。

自然景观深藏自然变迁的密码,也成山水的美丽外衣,古迹沉淀人文史韵,往往构成山水的内涵灵魂。

龙源口的青山秀水不仅“藏寺庙”,掩映着如阿育塔和尚山庵古塔古庵等佛教建筑,而且保存着一条七溪岭古道等古迹。建于阿育塔的佛塔拥有“佛书称舍利塔八万四千,此其一云”之誉,可见其在佛界之地位。尚山庵原名叫真寂禅林,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后因有人为清静来此读书,而改名为尚山庵。

不足四公里的七溪岭古道上的古街古桥古寺古亭,有两处国家级文物和一处省级文物,足见龙源口人文史韵之深厚。

谷口的龙源口村潺潺流水映着一条古街几户人家,据说这条古街是井冈山革命时期唯一保存下来的红军古街。

古街南望,龙源口桥如月牙静卧藏龙江上。龙源口桥原名久大桥,始建于1837年,青砖单孔,古朴大方的建筑风格浓缩了与赵州桥同渊源的古桥文化。又因为1953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三元纸币的主图案,承传“交子”古币文化内涵。现作为龙源口大捷的标志物成为国家保护的文物。

过桥向西的明心寺为二进式结构,为明朝的明心和尚化缘所建。1928年3月的一个雨夜,毛泽东在明心寺主持了在秋溪发展的新党员宣誓,接着成立秋溪党支部,这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现已作为中共秋溪乡党支部旧址入选江西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七溪岭古道是连接永新宁冈的古驿道,古道上有驿站亭阁六座。古代一般是“十里一亭”,而七溪岭古道全长十五里,却有六座,可见这条古道曾经的兴旺。最兴旺恐怕还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往来这条古道开展革命工作或挑粮上井冈。

望月亭,处七溪岭古道的制高点,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徽派建筑风格,“望月亭”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望月,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望月亭,一个令人遐想的地方。当年朱德就是在这里指挥七溪岭战斗,取得龙源口大捷,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著名的《十送红军》的原唱地。

龙源口桥的东面山头有座龙源口大捷纪念碑,我从这座纪念碑读出了龙源口的山水是有正义感的。

国民党妄想绞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调集了10余万兵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会剿”。1928年6月23日,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指挥下,几千红军在龙源口地区打败了来犯之敌,进而攻下了永新县城,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会剿”,取得了井冈山根据地创立以来的最大胜利,使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至今民间还传唱着“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

去年建国70周年国庆盛典期间,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以龙源口桥为背景专题介绍龙源口大捷,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会忘记龙源口这块风水宝地。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