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院前村游记
2020-10-30 09:3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曾志

一个周末,众好友邀约去院前村游玩。我们一群驴友,骑车的骑车,坐车的坐车,十七八人带着帐篷,备足菜蔬酒水,浩浩荡荡出发了。

院前是永丰县石马镇的一个行政村,距县城七十余公里。院前被层层叠叠的山簇拥着,坐落在一块椭圆形的盆地里。从陶唐乡金溪村的山豁口进入,就可看到院前的山脚下、山脊上、田畴间,屋舍楼房掩映在一片苍翠之中,我们仿若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村口,粗大的樟树这里几棵,那里一片,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好几棵樟树有些岁数了,显然是这个村庄的年长者。从这些或高耸入云,或斜倾傲立的古樟身上,我们很容易感觉出这是个很有些历史的村落。

村中一座崭新的宗祠格外引人注目。柱粗檐高,三开两进,匾额高挂在正中的大门上,镏金的“刘氏大祠”四个字古朴苍劲,气势恢宏。走进宗祠,我看到墙上贴满了院前刘氏族谱的谱序。

清同治九年(1870年),院前刘氏重修族谱,恳请刘绎作谱序。刘绎是永丰人,中国科举史上江西最后一名状元。74岁的刘绎在谱序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岁丁巳,余奉母避难于其地,假院前宗祠寄寓。”

丁巳年即1857年,那年太平天国威震清廷,石达开回师江西,天下大乱,61岁的刘绎竟携母逃到院前避难,院前于刘绎也是福地了。

刘绎在谱序中说:“院前刘氏自乐安双龙迁居永丰之太极乡,数百余年,乡故多大姓,皆聚族而居,累代簪缨相耀。院前偏处山陬,世守耕读,虽科第逊于他姓,而在太极实为故家也。”故家是世家大族,即世代仕宦之家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院前刘氏先祖在数百年前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在院前开居繁衍生息,后逐渐兴旺发达。

时至今日,院前人依然秉承先贤耕读传家之风,好学饱学之士遍布全国,在县内外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院前人大展身手。

新祠旁是连片几幢带有围墙和门楼的古庭院。青砖灰瓦,烽火墙高高耸立,呈万马奔腾之势。石灰粉刷的墙面已经变得灰白暗淡,斑斑点点。门楼像牌坊一样高大雄伟。跨进院内,中间厅堂,两边厢房,典型的江南民居格局。有的窗户是花格雕窗,有的只是个小小的半月形窗洞。通往后院的门是圆形拱门。可以看出,当年的后花园十分的别致。有一个厅堂大门是用红石镶嵌的门框,上面还镶了长方形门楣。门楣正中用黑墨书写“朗鉴当门”四个魏碑体繁体字。左边有一幅画,依稀可以看到一棵柳树,一头昂首的水牛,几行字则模糊不清了。右边,也是一幅画,似乎是一幅泛江图,也有模糊不清的文字。门旁有一副楹联:“经传合把杖燃藜,榻下休嫌斗筑室。”

不知这些房舍建于何时,也不知房主是谁,但可以想像这里曾经是多么的富庶,多么的荣华昌盛。房主一定是位饱学之士。这些房屋院落在今天看来仍显得非常的华丽雅致。

新祠前有一条溪流缓缓流过,溪水清澈,卵石斑驳,水草飘拂,艳阳照在水面上波光闪闪。村民说,这是后山岩中流出的山泉水,冬暖夏凉,甘甜清爽,喝上一口,浑身舒畅。真想跳进溪流中尽情地浸泡一番。有这样一股溪水穿村而过,怎不让院前充满灵气?有这样的山泉水滋润,难怪村中长者矍铄,幼者活泼,男俊女靓。

院前村后山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溶洞,当地人称半云岩。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天然溶洞,人迹罕至。我们每人拿着一把强光手电筒,拄着木棒,从茅草和灌木丛中摸索着进入洞口。溶洞入口狭窄,里面则空旷宽敞,好像一座巨大的报告厅。洞内奇险怪异,寒气逼人。到处是石笋、钟乳石,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粗糙刚劲,有的造型奇特,美轮美奂,手电筒的光一照就像进入仙境一样。

院前村不仅有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它像一块隐藏于群山中的璞玉,等待人们去挖掘、探寻……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