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到点子上 扶到关键处 驻到心坎里——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挂点帮扶工作结硕果
来源: 江西日报 2020-10-21 16:50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金秋的赣鄱大地,硕果累累,稻谷飘香。国庆长假后,行走在吉安县敦厚镇南街村和铜鼓县港口乡赤洲村,处处可见收割机正在田里收割稻子,广袤的田野上机声隆隆,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这两个村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挂点帮扶村。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扑下身子、倾情投入,狠抓基层党建,壮大产业基础,助力乡村振兴,帮助村民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帮到点子上——

培育富农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措施和长久之计。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通力合作,以“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为抓手,加大农户产业帮扶力度,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

南街村位于吉安县城所在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围绕“南街一年四季有田园风光”“把农产品留在田里卖”产业发展思路,扶贫工作队探索“旅游+扶贫”模式,让群众参与进来,尤其是让贫困户参与进来,拓宽贫困户稳定持续的增收渠道。2016年,南街村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火龙果种植产业,并配套搞起农家乐,吸纳该村全部32户贫困户入股。如今,火龙果基地和农家乐发展风生水起,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只有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端稳就业“饭碗”。扶贫工作队通过积极组织村干部上门宣传,促使村民复耕高铁沿线抛荒地,进一步充实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以村干部带头、贫困户全覆盖、利用县里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的形式,南街村产业合作社种植葡萄约230亩,预计每年产量可达2万公斤,利润20万元。

扶到关键处——

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建设和谐秀美乡村

从高处远眺南街村、赤洲村,只见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农家院错落有致。这幅生机盎然的农村新画卷,离不开扶贫工作队的用心描绘。

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根基,是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做好帮扶工作的发力点。近年来,扶贫工作队队员和镇村干部一道,坚持多跑腿、勤跑腿,为村里跑出一大批产业支持资金和基础设施项目:帮助南街村种养专业合作社成功申请省级示范合作社,获得30万元配套项目资金;争取省交通运输厅环村路维修项目,铺通柏油路,改造路面约4000米;争取省水利厅65万元水利项目资金,用于治理南街村内的水系……

农村人居环境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工作队积极推动南街村人居环境整治,将村庄保洁区分组划片,每一片配备一名党员和相应保洁员,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同时,向村民广泛宣传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让群众参与进来,彻底扭转了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现象。

“村里的环境变美了,每天出门心情都舒畅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如今,南街村、赤洲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南街村还先后被吉安县委、县政府评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

驻到心坎里——

打造一支带不走、善攻坚的扶贫队伍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扶贫工作队进驻南街村后,发现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主要精力放在经营自己的生意上,对村里脱贫攻坚工作缺乏责任感。通过入户走访、深入调研,扶贫工作队决心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引导村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丰富党内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厘清发展思路,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今年5月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党支部主动对接南街村与赤洲村贫困户,机关党委组织各支部主动开展“走访贫困户、调研脱贫攻坚”主题党日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带领村支部党员外出交流学习,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吴荣平深知,建起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才能凝心聚力,真正让贫困村走出贫困。为此,扶贫工作队扎实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用帮扶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防疫宣传走访时了解到贫困户农产品滞销,扶贫工作队通过组织单位工作人员购买、转发微信朋友圈推广以及引导帮助贫困户开设网店销售等形式,积极帮助贫困户拓宽销售渠道。

文/邵新羚 吴梦茹 邱辉强

(原载2020年10月21日《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