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干部] 扶贫路上“掌灯人”——记省教育厅派驻吉水县八都镇东坊村第一书记刘旸瑒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20-10-20 08:5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吉水县八都镇东坊村,是省“十三五”重点贫困村,33岁的刘旸瑒是省教育厅驻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驻村3年来,她见证了东坊村化蛹成蝶、华丽蜕变的全过程。2019年底,东坊村33户贫困户实现了全部脱贫,户均增收上万元。2018年,刘旸瑒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刘旸瑒获得江西省脱贫攻坚贡献奖。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5年,省教育厅扶贫工作队通过委厅筹集资金新建了东坊村小,2017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5月,刘旸瑒到村后,就立即为秋季招生做准备,每天入户摸排调查,动员大家把适龄儿童送到新学校上学。

学校硬件设施变强了,软件建设也要跟上。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帮扶的功效,刘旸瑒领着工作队员一起想办法。2019年5月,省教育厅教研室送教送研到校。8月,她联系省电化教育馆赴八都镇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联系省教育厅团委,帮助东坊村的贫困儿童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暑期期间,刘旸瑒召集村里的小学生们,组织开展“阅读周”和读书分享会活动,给东坊村的家长和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精神帮扶。

不止是学校教育,刘旸瑒每个月还定期给村里的党员们讲党课,召集队员和村干部们开展扶贫知识交流学习活动。刘旸瑒和工作队争取到了100万元资金,将东坊村口的烂泥塘改造成了集古戏台、篮球场、村史馆、阅览室、小池塘等为一体的东坊村文化广场,并利用广场开展“采茶戏下乡”“学先贤、思奋进”“书香高塘”等系列文化活动,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效推进。

2014年以前,该村没有主导产业,每家仅靠种几亩水稻维持收入,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刘旸瑒决定将33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到东坊村“党建+扶贫”蔬菜基地,种植面积一下扩大到了30亩,成为东坊村集体的一份产业。为了扩大销路,刘旸瑒通过省教育厅联系省内20多家厅属高职院校,两年时间,光是芋头就售出了11.7万斤,销售额达45万元。加上养牛合作社和光伏发电的分红,2019年户均增收3000元,全村33户贫困户当年实现了全部脱贫。在刘旸瑒和村“两委”的牵头下,投资500万元的鑫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来了,还有年出笼75万羽的现代化养鸡基地、百亩井冈蜜柚,西瓜、加工大米、山茶油,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多。

和所有扶贫干部一样,刘旸瑒在家的时间很少,在扶贫村的时间却很多;和大部分扶贫干部不一样,刘旸瑒自2017年5月至今的驻村期间,经历了怀孕、生产、哺乳过程。顾不上自己小家的刘旸瑒,却总能在村民有需要时有求必应。村民的困难一个个都解决了,他们都说刘旸瑒是东坊村的“好闺女”。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徐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