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县域> 井冈山新闻> >正文
井冈山市茅坪镇“红色名村”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2020-10-19 11:0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井冈山市茅坪镇“红色名村”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文/刘家铃

今年以来,江西省委提出要在全省推进“红色名村”建设,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江西名片”。在革命摇篮井冈山,让红色基因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是每一位“守山人”的终身课题。那么,茅坪镇是如何结合“三化”建设,创建“红色名村”,实现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的呢?

赓续红色基因——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围绕“有史可讲”,挖掘、开发红色资源。茅坪,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茅坪镇域内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国保单位5家,省、市保单位13家。在建设“红色名村”的过程中,该镇对辖区内的革命遗址进行普查登记,挖掘了“引兵井冈”“八角楼的灯光”等10余篇红色故事,不断唤醒沉睡的红色资源,使之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活教材。

围绕“有景可看”,保护提升红色遗存。大力推进袁王升编地朱家祠等地的保护提升工程,开辟了多条红色精品线路,拓宽了党员教育培训的范围。乔林党支部是毛泽东同志之弟毛泽覃亲手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当年,这个支部在组织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如今,该镇在原址重建了“乔林党支部”,并配套建设陈列馆和宣誓广场,再现了当时的革命场景。现在的乔林村,已成为党性教育的“热土”,仅今年“七一”就有5000多名党员干部来这里重温入党誓词。

建强红色堡垒——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阵地有标准。在“红色名村”建设中,落实“三化”建设要求,做到阵地有标准。整合红色、古色、绿色资源,完成了13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红色讲习所。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做到标识醒目、干净整洁、布局科学、特色突出,使村村都呈现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气象。仅去年,茅坪镇接待游客就达到了60万余人次。

队伍有活力。大力实施“红色工匠工程”,开办“红色课堂”,定期组织“诵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等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典型示范等,不断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素质,激活红色动能。目前,全镇共有12名村支书成为“双带”,102名党员人人掌握一门技术。马源村党支部对内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对外则通过“支部共建”等方式,帮助党员增长才干和开拓视野。在村级建设中,党员干部更是带领全村建设了红色研学基地和乡风文明积分银行等。该村也于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获评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群众增收近2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达38万元。

吹响红色号角——

“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从位于黄洋界脚下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走出了革命胜利之路,使星星之火燎遍神州。如今,茅坪镇依旧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做实脱贫文章,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红色研学、红色培训等,使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坝上村,是革命烈士袁文才的故乡。该村针对青少年开发了“红军的一天”培训课程,通过制作“红军餐”,每年户均增收2.3万元,真正实现了“一堂课带富一个村”。大陇村则是还原红军公买处等历史场景,引入社会资本,组建了红墟坊乡村旅游公司,实现了村集体、公司、农户多方受益。2019年,全镇13个村29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在6万元以上。

做优基层治理,井冈山斗争时期,这片土地上上演了一个个军爱民、民拥军的和谐故事。新时代,茅坪镇把红色名村建设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引领群众由“口袋富”向“脑袋富”转变,用“信念红”促进“治理红”,让红心向党、安居乐业成为红色名村最厚重的底色。在神山村一家普通农户的墙上镶嵌着笑脸墙。这个仅有50多户的小山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成立了旅游管理协会、精准扶贫大讲堂和群众说事室,处处呈现出“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的和谐景象!

责任编辑:京敏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