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生态扶贫的“遂川实践”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20-08-14 08:5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王萍、李书哲、王夏华

遂川,山脉纵横、交通不便,但生态环境却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6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82%,主要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近年来,当地致力于生态文明实践和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生态农业方兴未艾、绿色工业蓬勃发展、新型业态多栖呈现,老区振兴的步伐不断加速。

生态农业方兴未艾

青山如黛,绿意葱茏。8月11日,在五斗江乡木洞村,创办木洞纯天然蜂蜜专业合作社的村支书曾海平,正带领村民取蜜。合作社吸收了该村36户贫困户,养殖蜂群近千箱,蜂蜜产品达13.95吨,产品远销福建、广东等地。依托天然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村里还种植苗木、茶叶、黄桃,总面积逾百亩,带动了40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2016年以来,遂川县出台多项激励政策,重点依托茶叶、金橘、板鸭等传统产业优势,在全县185个贫困村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帮扶、合作经营、吸纳就业等多种形式,与贫困人口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目前,每个行政村均建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并吸纳贫困户入股或优先聘用贫困户务工;共培育龙头企业49家、专业合作组织798个、家庭农场372家,建设产业扶贫基地340个,带动贫困户发展茶叶、油茶等传统产业2万余亩。

绿色工业蓬勃发展

就业是脱贫的有力抓手。遂川县定期组织开展贫困户产业技能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培训工种、技术等级、培训时间等给予补贴,推动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实施“扶贫车间”进村组工程,引导鼓励园区企业到乡村开设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据悉,全县仅在扶贫车间就业的群众就达11654人。

疫情过后,位于雩田圩镇的上新手提袋扶贫车间很快复产,主要生产收纳系列产品,远销日本。计件多劳多得,时间相对自由,村民们都乐于在家门口就业。雩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袁明华每天工作8小时左右,每月平均工资能拿到4000元以上。

蓝图可期,徐徐铺展。该县还稳步推进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茶叶、果蔬、油茶、竹木、中药材等绿色产品从原料输出逐渐走向深精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大幅提升。

新型业态多栖呈现

7月中旬,珠田乡黄塘村的200亩黄桃基地开园,黄桃长势喜人,阵阵清香扑鼻。漫步其间,心旷神怡。采摘体验、亲子游园、网络销售吸引了不少线上线下客人。

只要土壤够肥沃,就能繁花似锦。电商、旅游、光伏等新型业态就是沃土。借助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契机,各乡镇设有电商服务站和155个农村电商网点,并给予相应补贴。其中,电商服务点还覆盖了全县所有“十三五”贫困村,年销售额逾亿元,贫困户通过电商网点售卖当地特产,户均获得收入1200元以上。

同时,依托“全球十大最美梯田”和“红、古、绿”资源优势,组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吸纳1900户贫困户入股;光伏扶贫项目吸纳5874户贫困户入股,保障每户20年分红1万元;光伏扶贫扩面工程使每个贫困村年均增收5万元左右……

生态扶贫的遂川实践,也在脱贫攻坚的答卷中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