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探访古村何君
2020-07-17 10:2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峡江县玉笥山脚,有一座古村,名为何君。与玉笥山道教名胜融为一体,何君村的山石草木、溪水流泉,都被赋予人格魅力。道教崇尚自然、立善积功的出世观念和儒家忠孝仁爱、修身齐家的入世法则,在这里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十一世纪初,宋初医学博士吴铁镜,为避战乱来到此处,与这块风水宝地结缘,开基建族。此后,何君吴氏子孙繁昌,绵延四十世,而今已近三千人。

何君多石,石山堆起何君的福象之气。何君村中有“六石”。村口泰石,崛起于沃野之中,根蟠数十亩,为六石之最。茂林灌木间,奇石杂陈,与朝烟夕霏四时辉映。村中仙人石,玲珑万状,奇花香草杂生其中。一座虹桥飞架,可以登高,也可远眺。鹤石,独立于仙人石后,如元鹤下饮清溪,又名雀石。龟石在仙人石右,石势层叠,云气浮动,如同一艘大船,所以又叫船石。温涧石在仙人石前,苔藓斑驳,藤葛如髯。还有一座名叫紫霄石的石山,被削山成田,神秘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何君六石”散落村境,形态各异,呈奇献巧。

何君有水,柔水引来何君的灵秀之魂。一泓清水自玉笥山流出,绕村蜿蜒而过,九曲十八弯,占尽风水之胜。小桥下,清溪潺潺;大道边,流水有声。山下有溶洞,泉水汩汩不绝,清澈而温暖。无论是水边浣洗,还是踱步观景,水总是像一个躲不过又看不完的精灵,环绕着你,亲近着你。

村内更有古木参天,亭亭如盖,若蛟龙戏水,似孔雀开屏。这些千年古树,演绎出夫妻连理、手足情深、五子登科等动人传说,寄予着古村人亘古不变的儒家情怀,充满活力,生机盎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何君村,人文蔚起。在山水的孕育中,在文化的血脉里,古村人耕读渔樵,仁义忠孝,祠堂、牌坊、亭阁、学堂一应齐备。

天然成胜境,小阁耸层霄。石山旁,清泉边,一座红色的亭阁跃入眼帘,这便是环玉阁,何君的文脉所在。

环玉阁,建于宋朝,葫芦宝顶,三垂飞檐,红墙碧瓦,格窗回栏,点缀在琅琊青玉之中,美不胜收。阁内置有神龛,自古以来,何君的先贤及后学们便将此地作为祭拜孔子的圣地,以极为庄重的仪式,蒙受儒学教化的恩典。阁内左侧有一便道,直接通向蒙学馆。如今虽然颓败废弃,透过那灰墙蔓草,我们似乎仍然能够听到穿越千年的琅琅书声。阁前有泉,叫“仙人泉”。泉水清凉透彻,加上上千年的书声教化,被村民视为神水。而今,何君村里的学生,也常会在这里举行一些诗文朗诵活动,传承文气,教化后人。

吴氏大宗祠坐落村中。两翼各留“虎眼”一枚,祠前拱桥四座类似虎爪,气势轩昂而有霸气。堂内设大天井,将前院和后庭隔开,祠内纵深四十余米,宽约二十余米。高大宽阔的厅堂,不失当年恢宏。厅上“永思堂”三个大字雄浑有力,寄托着族人无尽的思慕。既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也是族人办理婚、丧、寿、喜及商议事务的重要场所。

村中司马第,白墙飞檐,也颇有气势。更为独特的是,偌大一栋建筑,不开正门,只有侧门可进,据说是为了激励后人。若以后家里出了更显贵的官要,方可开启大门。更有布政厅,为明朝吴杨所建,气宇非凡。厅内木柱均为岭南所产楠木,大者围径达1.8米,气宇轩昂。曾有九进,如今仅留有一进,但依稀可以看见当年的雕梁画栋。而曾经担任过明朝兵部右侍郎的吴杨家族画像,在村里代代流传,印证着吴氏一脉曾经的显贵和声望。

每栋屋子都是一本无言的书,随便翻动都能抖落出一段尘封的故事。一条几里长的石板小路,穿街串巷,曲曲弯弯地牵引着你探寻昔日的繁华。那斑驳的青砖古墙、长长的青石巷道、冬暖夏凉的堂屋,无不写满岁月的沧桑。那飞檐翘角的屋顶、栩栩如生的浮雕、细致精美的木刻,也都饱含

着历史的温度。

细品古村深沉内敛的古意,闲适的时光就这样悄然流逝。在历史与现实的转换中,人们寻找着,思考着……何君博大精深的庐陵村落文化,吸引着无数游人纷至沓来。何君古村,就这样成为每个庐陵人梦里鲜活的老家。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