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家园变公园,是‘红光人’的福气和骄傲”
2020-07-17 09:1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1

庐陵新区滨江生态公园一角。

□本报记者刘重耀、涂宏、白灵、陈莹

去庐陵新区滨江生态公园走一走,是市民肖利佳每天必做的事情。对于他来说,这片土地有特殊意义。2018年4月以前,他和家人一直居住在这里,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家园就变成了公园。6月24日,看着眼前草木葱郁、处处皆景的公园,他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红光人’真是吃够了涨水的苦。”说起以前的生活,肖利佳眉头轻皱。滨江生态公园的前身是红光村,整个红光地块原有9个村庄、7家企业,742户居民、1700多人。这里也是“十年九涝”的水淹区,居民过着棚连棚、房挨房的“蜗居”生活。

“只要一涨水,大家都忙着把家里的东西搬上楼,水最深处有一人多高!”肖利佳说,每年汛期,随着水位的升高,每个人心里的弦都紧绷着。经常在深夜,水漫过堤坝,淹进村庄,毁坏庄稼,淹死家畜,村民只能通宵守着,随时准备转移财物。每次涨水短则淹上一两天,长则一个星期,无奈之下,有些村民只能借住在亲戚家。

“村里人大都是靠种田为生,一涨水,基本就颗粒无收了。”肖利佳告诉记者,这让很多村民日子越过越穷,纷纷选择外出打工。

改变,发生在2018年5月,该地块启动征地拆迁工作。仅6个月,征收工作全面完成,刷新了房屋征收的“新速度”,这也改变了红光村村民的生活。

肖利佳原来和父母兄弟12口人居住在一栋三层农房中,环境逼仄杂乱。拆迁后,他们家搬进了漂亮的楼房,父母兄弟有了自己的小家,还获得了拆迁款。在外打工20年的肖利佳回到家乡,用拆迁款购买了工程车,用于出租,收入每月就达到6000元左右。“不只是我,村里其他人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找到了工作,这是我们‘红光人’的福气!”他笑呵呵地说。

2019年10月,滨江生态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家园变公园,得到大家的喜爱,肖利佳觉得这是“红光人”的骄傲。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公园里藏了他许多回忆。

为了留住城市记忆、留住乡愁,庐陵新区建设者将滨江生态公园规划为“一心、两带、五区”的景观结构,保留了河东码头,原有的树木及院墙等。平时逛逛,旧事涌上心头,小时候在河东码头理发买糖的故事,院墙旁和朋友把酒言欢的画面……一路行来,娓娓道来,别有韵味。

“不大拆大建,保留记忆,能让我们的后辈了解曾经的样子,更让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肖利佳感慨地说,眼中蕴含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