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幸福,百姓生活主旋律——从三个小故事看万安人民喜奔小康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20-07-05 09:20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本报记者张长根、肖莉华、陈力

地处江西省中南部的万安,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原中央苏区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32万人口中,农业人口26.8万,“十三五”贫困村61个。经过全县干群数载勠力同心,“打”跑脱贫路上一只只“拦路虎”,“拔”掉攻坚途中一枚枚“钉子”,2018年7月,全县脱贫摘帽。而今,万安人民正阔步向前,走在乡村振兴、幸福小康的豪迈征程上。

卢德才:移民住上大房子樵夫过上好日子

天才透出点微光,已从深山移民搬迁到弹前乡新桥村的卢德才就从自家的两层半楼房出来,去查看水稻长势。

“今年流转了18亩地种水稻,每亩产量1000斤,种两季,那就是3.6万斤,按市价115元/百斤计算,年毛收入有4万多元,比移民前多出4倍,去除成本,纯收入有3万多元呢!”50岁的卢德才满脸笑容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

搁以前,卢德才想都不敢想能住上大房子、用上舒心电,过上钱包鼓鼓的生活。

卢德才祖祖辈辈居住的弹前乡龙源组,地处偏远的香炉山,坡陡路窄,进出十分不便,连自行车都难行。全家挤在60平方米的破旧土坯房里,74岁的母亲体弱多病,妻子谢漱莲患有轻度抑郁症,儿子有些智障,日子十分清贫。

砍柴种地是当时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卢德才全家五口人,不到三亩薄地,还分为七八坵,最大的才九分,最小的仅一分,每年只能种一季,分布在不同地方,去种田要爬山过坎,有的要走一两个小时路。不仅如此,种的稻子还经常被野猪拱、老鼠刨,年收成每亩才200来斤,还不够口粮,苦不堪言。

为贴补家用,每年农闲,卢德才夫妇只能进山砍柴当樵夫,辛苦一年,1万多斤柴只能卖两三千元。无奈,夫妻俩漂泊深圳、厦门等地13年,打工维持生计。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7年,党的移民扶贫好政策让卢德才一家乐开了花。在万安县、乡、村三级干部的扎实帮扶下,卢德才在圩镇附近、新桥村中心得了近90平方米的地,政府统一打好地基、浇好了地圈梁,还给予每人移民奖补8000元。卢德才夫妇把打工的积蓄全拿出来了,200多平方米、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的两层半楼房拔地而起。

告别土坯房,住上大房子,内外瓷板、干净整洁,电视、冰箱、电话一应齐全,还有水冲厕……卢德才一家老少别说多喜悦。“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么的好日子。”“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全家再勤奋也走不出大山。”

卢德才说出了全家的心声,这也是全村移民扶贫户的心声。像他这样从山区、库区移民出来,落户在下中塘集中安置点的农民就有50户165人。新地方,新起点,大伙儿紧靠圩镇,种地、务工、上学、就医都方便。

从“穷旮旯”到“富裕地”,2016年至今,万安县443户1606名移民正徜徉在希望的田野上。

赵万龙:竹荪产业“黄金果”小康路上有奔头

“去年竹荪价卖到了130元/斤,

行情不错,17亩收入40多万元。”夏造镇黄祝村38岁的赵万龙一边整理竹荪,一边乐呵呵地说,“质量好自然价钱好,‘雷响田’也能变成‘黄金地’。”

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因体姿优美、口味鲜美的、营养丰富,被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

为改变祖辈“单一种水稻,收入低水平”的现状,2012年8月,赵万龙跟随村后备干部赵尚云,前往福建武夷山考察竹荪种植,了解营养价值、种植方法、市场营销等。

回家后,赵万龙先在丰下组试种了11亩,当年亩产干品200斤,除去成本,亩赚7000元,效益可观,当年就为家里添了一辆小汽车。

2016年11月,黄祝村把竹荪种植作为扶贫产业来抓,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收益越来越好,其他村民都动了心,纷纷加入合作社。从最初的6户发展到目前的32户,其中26户为贫困户。全村竹荪种植面积也扩大到90余亩。

正值收获季,赵万龙和妻子忙得不亦乐乎,今年种的23亩竹荪收成很好。“4月到8月,是竹荪釆摘旺季,我们自己是忙不过来的,20余名村民及10多名贫困户与我们一起干,每天从6∶30采摘到10∶30,能摘100斤左右,然后机器烘干、分拣、包装。”

“这些竹荪将销往福建莆田、宁德,换回真金白银。”在合作社的支持下、竹荪产业的带动下,赵万龙成了种荪大户和致富能手,新房拔地而起,日子越来越红火,笑容挂满了脸,浓浓幸福味。

从单种稻到“致富菌”,竹荪让黄祝村人铆足了劲,在特色产业的致富路上越走越坚定。

刘闽军:乡村旅游展活力返乡当起“渔掌柜”

人至中年,一直在深圳发展的刘闽军,没想到自己会把人生发展和幸福的下半场定在曾经远离的故乡,定在那个离万安县城的四五十里的偏远渔村——沙坪镇长桥村佩溪小组。

21年前,为圆富裕梦,26岁的刘闽军告别穷乡僻壤,闯荡特区深圳,打过工,当过小老板,一路奋斗,收入渐丰,日子过得滋润也安稳,本想把这辈子交待在鹏城了,可家乡扎实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红火的乡村旅游让他改变了主意。

这两年,县里、镇里整合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水利、公路等资金,投入300万元,一方面,深挖佩溪独特的历史文化(辛弃疾曾途经村子,题《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抒发爱国情怀),并与传承千年的渔家文化有机融合,弘扬渔业文化,发展渔业旅游;另一方面,精心精细打造集“戏鱼、钓鱼、赏鱼、品鱼、观景、游乐、休憩、采摘”于一体的渔家小村,以“渔”为媒,以“渔趣、童趣”为特色,把村子规划建设得玲珑美丽,别具风味,声名远播,各方游客络绎不绝。

周末夏日的佩溪格外热闹,这里的吊桥、网红桥和浮桥等水上娱乐项目引来许多游客,大人带着小孩在桥上晃荡,不时有人掉到浅水里,惹来一阵欢笑。渔趣佩溪已成为万安乡村旅游的亮点,也渐渐成了刘闽军的兴奋点,因为他发现了家门口的商机,他想回来做特色“渔宴”,发展特色农家乐。

说干就干,他把自家临库区的房子装修成农家乐,同时购买设施,让妻子学厨掌勺,取名“渔樵人家”,以吃鱼和喂鱼嬉戏为主,可接待15桌客人用餐。自今年5月1日开张以来,“渔樵人家”生意兴隆,经常满座,有时还要预订才能安排。为了确保鱼源,刘闽军把父亲的网箱养鱼规模扩大到200箱,他说,要扎根家乡致富奔小康。

釆访时,刘闽军兴奋地翻出前一天的短信给记者看。

“刘总,您好,我是兴国的游客,经人介绍,准备明天来渔樵人家体验。”

“您好,谢谢关照!请问需要哪些服务?”

“我要定餐,有桂鱼、大头鱼吗?还准备玩钓鱼、牧马人、跳跳床、网红桥等项目。”

“好的,包您满意!”

“最近预约不断呢!”刘闽军满脸笑容,难掩喜悦之情。他还告诉记者,渔趣村生活节奏慢,给人古朴惬意的感觉,消费也经济实惠。如今,“渔樵人家”生意越来越红火,加上镇村帮忙宣传,刘闽军对未来充满信心,目前想致力发展农家乐品牌。

从打工仔到“渔掌柜”,洗脚上岸的佩溪人的美好生活只是起点,好生活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