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胡铨与造口的传说
2020-06-28 09:1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公元1129元的初冬,金国军队一路追打着南宋小朝廷的残员败部,由洪城(今南昌)一直溯江而上,至万安县造口才放弃追杀,尔后北撤。

对于890年前金国与南宋的追杀之争,以及是由吉安直接到虔州,还是弃船从万安造口走陆路逃脱。一直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版本解说和演绎着。我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存的正史和坊间的野史传说,都忽略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胡铨。是他用忠心义胆和血肉之驱,击退了金军的追杀,保护了南宋朝廷,最后让瑟瑟发抖的南宋朝廷得以喘息,得以恢复……

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的靖康之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事件。一夜之间,金国俘虏了当时的皇帝宋徽宋和宋钦宗这对父子,包括赵氏皇室宗亲、嫔妃重臣等3000余人,浩浩荡荡地被押送到了北方的金国。北宋朝代就这样灭亡了。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犹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天不灭宋。在靖康之难中,还幸存北宋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因被废而躲过靖康之难的孟太后,即元佑皇后(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的皇后)。据说被废后住在平民百姓房子里,另一位是宋徽宋的第九个儿子赵构。靖康之难时,正好在青楼逍遥而幸免于难.在开封城墙下会合的元佑太后和赵构抱头痛哭,惊魂未定,擦干眼泪带着剩余下来一部分北宋皇室人员,慌忙逃到临安府(意即临时安顿的地方)浙江杭州,封号称帝,才使宋室王朝得以延续。

本想南宋临安府离金国较远,可以休养生息,岂料金国再度南侵欲灭南宋,1129年,南宋小朝廷被金兵追着攻打,于是宋高宗赵构乘船入海,元佑太后则由浙江向江西方向逃亡。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前有乱军的骚扰,后有金军的紧追不舍。仅剩不足百余人马,这个南宋皇权的象征,随时随地都有土崩瓦解的可能。但机智的元佑太后带领残余人员一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十一月初,当听说金军差不多追到吉安这个地方后,相距不足几十里时,元佑太后一行人在万安县造口果断下船,翻山越岭,一路狂奔。可怜的缠着裹足带的小足女人元佑太后,踉踉跄跄,裹足带都烂了,血流不止,后来实在走不动了,坐着农民抬的简易轿子,才最终摆脱了金军的追赶,到达虔州(赣州)。可以说,万安县造口是元佑太后得以起死回生的福地。

公元1130年8月,宋高宗派人来到赣州,迎接元佑太后。经过一年多艰难险阻劫后余生的元佑太后,结束了在江西逃亡的日子,从虔州(赣州)来到了南宋的临时都城(浙江杭州),开始了第二次国势危急之下的垂帘听政,协助皇帝赵构处理朝政。但她念念不忘的是,在万安造口危机中,一个叫胡铨的虎胆青年,拯救了她,也拯救了南宋朝廷。她是听别人口口相传,加上回想当时情形,得出了自己的判断的。她在南宋皇帝赵构面前经常唠叨着这个名叫胡铨的人。

胡铨(1102-1180),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人(青原区值夏),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他生于国家多事之秋,靖康之难时正值青年时期。满含耻辱的“靖康之难”撞击着有志之士的灵魂。文人们执笔投书,书写壮志豪情,武士们欲战疆场,誓死忠君卫国,胡铨便是这浩浩大军中的一员。他立志报国,反对议和,期盼恢复统一大宋江山,“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是他内心志向的真实写照。

当金国的精兵强将从洪州赶至吉州追捕南逃元佑太后,这个消息如霹雷般震惊了正在青原区天梁山家中守丧的胡铨,他心急如焚,夜不能寐,国家破碎,民不聊生,怎能让金军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我堂堂大宋尊严和体面何在?他在想着如何阻击强大的金军,他想到了组成农民义军。招募宣传,组织训练,不到几天的时间,胡铨凭着高超的组织能力和自身号召力,组成了一支300多人的农民义军,准备迎击来犯的金军。

金军一路势如破竹般从南昌追至吉州时,此时吉州知州杨渊早就吓得弃城而逃,吉州城内空无一人,俨然一座空城。前方侦探报告宋室王朝人马就在赣江泰和段这里,捉拿元佑太后回金国论功行赏的喜悦,冲昏了金军首领的头脑。金军在吉州城稍事休息,便一路狂追。此时,胡铨招募老百姓组成的义军,截住了金军的去路,金军恼羞成怒,弃船上岸,骑兵、步兵一齐上,一路追至青原山、天梁山。一进山,金军便失去优势,骑不能快,攻不可入,追无踪迹,相反,在山中的胡铨义军因对地形地貌非常熟悉而游刃有余,常让金军坐以待毙,无奈之极,金军只好退出战斗,改为追捕元佑太后。由于胡铨义军的阻击,为元佑太后逃脱追捕赢得了时间,当金军追至万安造口时,早已不见宋室人影,只好撤军回营。

穿越时空的隧道,47年前的硝烟还未散去,仿佛就在眼前……

1175年春天,万安造口。一位身材挺拔,气宇轩昂的中年汉子,佇立在万安造口壁前。他此番是以江西安抚使的身份,到所辖州县巡察工作。多次路过这里,多次听到关于孟太后(即元佑太后)在这里脱险的故事,堂堂南宋,尊严和体面何在?这位热血沸腾的中年汉子,心潮起伏,欲罢不能,百姓口中的传说与眼前翠绿青山的物象,激起了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他就是辛弃疾。

他看着眼前这赣江中的流水,似乎看到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他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动,我大宋江山终有一日会恢复统一………

江山破碎,壮志未酬,面对石壁,一挥而就,辛弃疾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