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竹锅刷
2020-06-12 09:56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小小的竹锅刷,伴随着几代人的厨房。

记忆里,家里的厨灶占据着厨房的两面墙。一口大锅,一口后锅,还有一口煮饭的圆鼎锅,呈7字形排布。大锅用来炒菜,重大日子还要蒸饭和蒸米酿酒;后锅利用大锅灶的余火温水,但大部分时间是用于煮猪食;圆鼎锅是用来闷饭的。一个灶台,三种用途,一日三餐,母亲就围着那灶台转。

时代的变迁,厨房也走进了新时代,但每次洗锅洗碗时,总想起老家厨房那个刷锅神器——竹锅刷。

农村里老式锅灶大多烧柴火,火力大而猛,锅底容易结炭,一般的刷子太软,不容易清除,所以使用的都是较硬的竹锅刷,不仅方便快捷还实惠,一个竹锅刷可以用一年。

竹锅刷长得很“乡村”:砍来老熟粗大的竹子,取其中一节,一头留节,另一头不留,把不留节的一头细细劈开,劈成粗细均匀的细条,一般劈到整根竹锅刷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竹锅刷挥洒起来更带劲,每次炒完菜,个子小小的母亲就踮起脚,探下身子,用那个竹刷子嗖嗖几下就把锅刷得光亮如新。

总以为这童年记忆里竹锅刷这辈子难以看见了,不料5月16日逛渼陂圩场的时候,又看见了这亲切的竹锅刷。

在圩场上现做现卖竹锅刷的老人叫刘火姑,今年已经62岁了,身体硬朗的她对我的突然造访并不胆怯。

她告诉我,她从嫁到渼陂,就开始做竹锅刷卖,已经有四十来个年头了。原来农村家家户户都是柴火灶,竹锅刷也卖得很快,后来燃气灶,液化气灶兴起,她做的竹锅刷便卖不动了。但奇怪的是,这两年竹锅刷又有了起色,原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又开始回归原生态,兴起在厨房里建一个液化气灶,再建一个柴火灶了。

重复了几十年,刘火姑做竹锅刷基本不用眼睛看。用她的话说就是“闭着眼睛也能做”。

拿起一个刚够手握住的竹节,她先用蔑刀从没竹节的那头转着圈均匀地劈开了几个口子。接着把竹节横放在地上,用脚踩住有竹节的那头,两只手把破开的竹片用力往上掰开,只听“喳喳”几声,竹子最里层的篾黄便被掰掉了。然后竖起竹节,用蔑刀将剩下的竹片剖开成薄薄的四片,再横刀将竹片细细剖成丝,不到十分钟,一个竹锅刷就完工了。

别看这竹锅刷不起眼,刘火姑却骄傲地告诉我,靠着这门简单的手艺,她养活了三个孩子。

生活是苦了些,但她从来没有停止勤劳的脚步。买不起竹子,她便搭乡村的“班车”去离家几十里远的富田竹山上,拣那些卖竹子丢下的竹节挑回来。有时遇到好心人,她便一同搭着篾匠师傅买竹子的拖拉机去,帮着别人装好车后,她才拣回来那些丢弃的竹节。

有圩便有市,有市便有人。值夏、渼陂圩场,刘火姑是固定的常客。为了占一个好位置,每次当圩,她都是五六点钟就起床了。如果是去值夏当圩,她还得留出半小时路程的时间。

采访她的一个来小时里,她始终面带微笑。看着她风吹日晒黝黑的脸,看着她因掰竹节而肿大磨秃的大拇指,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小手艺人的生活“素颜”和她内心的倔强。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