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美文美图】探访白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
2020-05-18 10:4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探访白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

红炭 文/图

微信图片_20200614084024

 

白云山位于青原东固畲族乡白云山村的南面,山脉绵延于青原、兴国、泰和三地边境,主峰海拔862米,这里峰峦起伏,气候变化万千,常年白云缭绕,故取名“白云山”。

白云山古寺,在山顶的西侧,依岩而建,前后两栋相连,中间有天井。建国前后曾被烧毁,经过了1976年的重建、1984年、2017年的维修,已设“白云山战斗指挥所陈列室”,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白云山西侧崖壁下的白云山战斗指挥所,是前后两栋相连、中间有口天井的白云山古寺。古寺一楼是砖石结构,二楼是木质结构。门楣上挂着一块“白云山战斗指挥所”的牌匾。斑驳的墙壁、老旧的木板,无声地见证着当年白云山伏击战这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1931年5月16日,毛泽东、朱德、曾山等就在白云庵内运筹帷幄,指挥红一方面军在白云山下围歼国民党28师。

当时,红军集结于东固及白云山一带,毛泽东早已在白云山下的陶金坑部署了歼敌战场,可是敌28师龟缩在富田迟迟不岀来。这时,敌蔡廷锴的19路军逼近到东固以南的崇贤圩一带,敌郭华宗43师也从白沙推进到距东固仅10公里远,红军大部分屯集在敌两军50里之间,准备伏击公秉藩部。面对敌人两面夹击的情况,连部分红军将领都不敢相信能取胜,项英等领导在会上称这是“钻牛角”战斗不可取。但毛泽东对东固山、白云山一带地形了如指掌。毛泽东三上东固山和白云山,为打好这一仗,精心部署,会上毛泽东力排众议,坚持设伏于白云山。

三万多红军在东固山、白云山静静地埋伏了25天,吃完了粮食,连白云山的竹笋和野菜几乎都挖尽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从富田慢慢前来的敌公秉藩第28师。

5月16日清晨,白云山云雾还未散尽,公秉藩已乘大轿车行至东固,策马赶到白云山下。突然,两边山上枪声四起,在大雾中冒岀来的三万多红军,仿佛神兵天将,敌军望着突然岀现的红军,惊愕地说:“红军是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呀?”

站在山顶指挥的毛泽东,见敌人惊慌失措,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乖乖举手缴枪。一部分逃跑的敌军从白云山半山腰右侧逃走,不过早已在毛泽东的预料之中。原来那里山高路险,全是不规则的石头,一高一低,平时行人都难走,往下再走就是二丈多高的深坑。敌军只顾逃命,红军此时紧逼,让其只有一条路可逃。敌骑兵不多从这里往下逃,几乎都摔死在深渊。后来被当地村民说的“跌死马”这个故事就传开了,流传至今。

毛泽东站在白云山顶开怀大笑,朱德总司令见状说:“润之啊,来一首诗吧!”毛泽东脱囗而出:“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宵入”。

《渔家傲》这首词,后来毛泽东在福建建宁续完了后半阕:“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橫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并冠题为《反第二次大“围剿”》传之后世。

白云山战斗歼敌一个师,俘敌4000余人,活捉了28师师长公秉藩,缴枪3000余支,缴获电台一部。白云山首战告捷后,红军又连续作战15天,橫扫敌军700里,从白云山打到了福建。

白云山简陋古朴的吊楼小屋,斑驳的墙壁、老旧的木板,无声地刻录着当年这里血火的历史和峥嵘的岁月。

一首《渔家傲》橫立墙上,“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字里行间无处不显露当时气势的雄伟。

内堂阁楼上,幽静简朴,窗前方桌旁,似乎仍有伟人们秉烛夜谈的身影。

指挥所旁边的庙堂,应该是后期重建的,再旁边的“仙泉池”也建成了饮水房。海拔近千米的白云山上,这管山泉竟能四季不竭,墙上两处不知何人留下的墨迹,无疑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功德与历史。

责任编辑:京敏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