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共促绿色发展——遂川保护利用红色文化扫描
2019-12-30 09:1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方爱红、朱兰华

“看到我们小城本土拍摄的电影了,遂川红色故事,处处洋溢着这片红色热土的气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6周年,电影《红色圩场》全国院线定档12月24日,影片首映后,群众反响热烈。该影片讲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为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保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物资供应和部队给养,在遂川草林创建第一个红色圩场的艰辛实践和光辉历程。

遂川县是井冈山斗争时期5个全红县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力促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同时,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把加强保护红色文化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保护与开发同步、文化与旅游结合、生态与发展并重的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新途径。

多措并举  保护文化遗存

五斗江乡遗址公园重建朱德指挥所,修复28团团部旧址、七送红军码头,修建五斗江大捷纪念馆,修建望红台,在宜井遂高速路连接线建设“七送红军”、五斗江大捷主题雕塑,采取影视、实物、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将朱毛会师后红四军的第一场胜仗全面进行宣传展示,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一批批“红色文化特色村”内的革命旧址旧居、遗址遗迹被修复、修缮,像镶嵌在龙泉大地的一颗颗沉淀历史记忆的珍宝。

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传家宝”。保护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群众在红色文化中感受到历史、记得住乡愁。该县对重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并策划包装项目,积极申请抢救保护专项资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把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纳入保护范围,按照“修旧如旧”合理布局。在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中,把红色历史文化名村纳入重点保护名录加以保护。

根据自身红色文化资源、周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特点,该县提出按照红色历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宣传基地、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形成共同支持老区发展共识。如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红色圩场草林镇,不断挖掘红色基因、发展绿色产业,陆续修复了红色圩场、老街、毛泽东旧居、老浮桥等红色遗存,开发了大坪村3000亩井冈蜜柚产业扶贫基地,并串点成线,打造出“红、古、绿”特色旅游路线,形成了“红色+旅游+扶贫+产业”模式的特色小镇。

保护利用  让历史血脉相传

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遂川县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大投入等方式,集中资源推进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并通过统一挂牌保护、发动乡贤出力等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身红色文化保护与建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县、乡两级宣传、组织、农办、发改、财政、教育、交通、民政等部门按照职责,积极对“红色文化特色村”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红色文化特色村”统一挂牌后,群众的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吸引了一些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改善家乡面貌。

“在遂川这片红土地上,感悟先辈的革命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日前,遂川干部职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接受红色教育后,感慨万分。该县在“红色文化特色村”建立革命历史陈列室,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很多群众自发地充当起革命历史资料收集员、革命历史故事宣讲员、革命遗址旧居保护员。结合“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入党、入团、入队宣誓和“祭先烈”“党在我心中”等主题活动,推动红色文化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合理开发  引领绿色发展

遂川县重视红色文化活态保护,一手抓“红色文化特色村”和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一手抓当地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现了文化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美。把“红色文化特色村”建设同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相结合,开展“家园清洁”和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在每年安排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中优先投向“红色文化特色村”环境改造,将“红色文化特色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充满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扶贫开发,助推“百姓富”。加大对“红色文化特色村”的科技帮扶力度,组织科技人员到村开展科技服务,提升“红色文化特色村”农民科技致富水平。组织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农村困难家庭培训、就业培训等,促进其就业创业,助力村级经济发展。此外,该县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特色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各类农家乐乡村旅游产品。如新江乡重点推出了竹筒菜、田园花蔬等客家风味农产品,实现以“红”带“绿”、以“绿”托“红”。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