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中“美”的内涵与表现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

     

     

     

     

     

     

     

     

       

■胡世忠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这是在原有目标基础上赋予了对美丽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指示我们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省委提出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要求在城乡建设中做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四精”理念。由此可见,“美”正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准确理解美、评判美、表现美已极为紧要。我曾在2017年2月及2018年3月两次与有关同志们作了探讨交流,这里将前两次交流内容予以综合,让更多读者共享,以期对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有所帮助。不妥之处,欢迎来信批评指正,共同探讨。为的是使我们全市上下能够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引言

人们对美的感知来源于长期的实践活动,是客观事物与人的生理特征相结合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关于美的评判体系是复杂的,这里仅就城乡建设中“美”的内涵和表现问题进行探究。人们对眼前的景物都有是否美丽、是否漂亮的评判能力,只是这种能力水平在不同的人中参差不齐。这里可以断定,即使某些对美的鉴赏能力很高的人,他们也许并不清楚美的成因和规律。就如汉代名将李广箭法高超,但他并不知道万有引力和抛物线。他们处于自在阶段而非自觉阶段。我们在这里的探究,就是设想达到一种自觉阶段,以更有效地塑造美、展示美。

对美的探究必须从分析它的成因开始。正如一般事物具有本质和形式、内涵与外在两个方面相统一一样,美,也是内涵与外在的统一体。美的欣赏是从外在开始的,而美的成因是从内涵开始的,由此引导着外在表现形式,从而达到内外统一。对于这一点,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看到的确实是一幅美丽的村庄图景、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这又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实质上确有其内涵或称寓意,只是你处于不知不觉的感觉和认定之中。

你是期待这种内涵的,你此时也获得了这种内涵,只是没有自觉意识到这种内涵,而是仅仅感知到了它的外在状态。再次强调,任何美,都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体,我们探究美的成因,就应从内涵开始,然后分析外在的形式,接着将内涵与外在联系起来。

一、美的内涵要义及其成因

美的内涵要义非常丰富,可以用各种华丽的词语来表达。这里我们就其基本要义作出分析,这些基本要义犹如相互正交的坐标,相互独立,由此,不同的组合构成丰富多彩的美的表达。我们把基本要义分为四点。

1、和谐有序。这是一种令人期待的状态,矛盾冲突被化解,各方面相互和解形成了良好局面。这一要义成因于人们追求安全、缓和、秩序的从善心理,由此反映到人们对美的认知中。

2、富有生机。人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即生长、发展的进步状态是美的,而颓废、凋谢的败落状态则不美。因此,富有生机这一要义成因于人们追求奋进、追求生命力的向上心理。在城乡景色中,春意盎然、夏日中天、秋有收获,即使冬天也有大批常绿植物,也有农田在冬种,这些都是美的。而残荷败柳、落花枯叶则是不美的。

3、精益求精。物体经过精心设计、精心雕琢,会让人获得美感。而粗制滥造、伪劣之物则让人感觉丑陋。因此,精益求精这一要义成因于人们追求质量的心理。城乡建设达到了精益求精,自然实现了人们的愿望,也必将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4、高雅大气。这一要义成因于人们追求品位的心理。事物的品位高,表明它超越了一般特性而对人们产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产生就是美感正在发挥作用。一片荒芜之地肯定是不美的,而只有在自然斗争中一片茂盛而层次丰富的植被成长胜出才会构成美的图景。进一步讲,一般的自然植被所形成的图画还不够美,而其中若有一些特殊的景物在环境中胜出,形成别致景色,则会更美了。

二、美的外在表现上的基本构造及其来源

美的外在表现取决于内涵的表达,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自成体系,且结构丰富庞大并在不断发展之中。这里,我们只探讨城乡建设中美的表现体系中的基本结构。讲到结构问题,自然引用一幢建筑,其有基础、支柱、梁架,有的还有文化特色。美的基础结构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清净整洁是基础,形态有序是支柱,色块和谐是格局,主次协调是魂骨。

1、清净整洁是基础。如果一个环境、一片景物连清净整洁都没有做到,则其再“美”也要一笔勾销,其“美”的大厦也要垮塌。(1)清:就是没有灰尘、没有污垢,清清爽爽。一眼望去,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大地清洁,房屋、道路、植被见本色。尘土飞扬的道路、霉迹斑斑的墙面都是不美的。(2)净:就是没有杂物乱堆乱放,干净利索。而在房前屋后、道路两边堆放着零乱的家什、废旧的器具,都会破坏美感。(3)整洁:就是没有乱搭乱建、没有乱贴乱挂,整整齐齐。而在房屋顶上或周边搭上一个棚子、一个架子,或是随意挂上一块牌子,这些都是“美”的大敌。

2、形态有序是支柱。形态是造型的基本表达。形态主要通过内外轮廓线的走向突显出来。若要体现美感,则需把握线条美的规律,就是要实现各式各样的有序组合。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1)主体流畅。城市中的建筑群、商业街或是行道树、路沿石的轮廓线走向流畅,农村里的沟沟渠渠、河道小溪、田垄道路也是走向流畅,远处的山脉森林同样逶迤延绵。而不是随意中断、其中时而被乱象打破。(2)组合规范。每个景物及其各部位所展现出的轮廓线,其线条组合是有规律的、规范的,从而是易于被人们识别的,这样就富有美感。然而,那些乱搭乱建,轮廓线参差不齐;还有些村庄,房屋随意搭建,像乱堆乱放的“火柴盒子”;再有一些绿地,其草、灌木似乎丰富多彩,实为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这些都不美。(3)艺术表现。线条的主体流畅和组合规范,是美的基本条件。由此再提高标准,则要讲究线条的艺术表现。艺术表现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甚至承载着一个设计者的个性,其根本来源是自然界各种现象、规律及动植物的形体和动感的变形、提炼和重组。

3、色块和谐是格局。一个场景中有不同的景物构成,不同的景物可能颜色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色块。即使一个景物,也可能有不同的色块构成。色块,对景观起着定格的作用。例如,一幅乡村美景中,远山的绿色色块、山脚下民居黛瓦白墙色块、广阔田野中油菜花黄色色块,这些色块和谐搭配形成了美丽景色的格局。所以,一位油画家,把一系列色块巧妙地摆布在画布上,无需勾勒,即可定下这幅画的基调。这里,如何通过色块的布局来达到美感效果,是我们在城乡建设中要把握的关键。简略为三点:(1)形成主流大色块。一片建筑群是一个大色块,一片林地、一片田野、一条山脉都是各自的一个大色块。恰到好处形成这些主流色块,就构成美的基础。这其中,要求每个色块中的局部色彩都属本色块同色系的颜色。相反,如果一片青砖黛瓦民居中穿插了蓝顶房子或红顶房子就不美了;同样,如果一片红顶白墙的房子中穿插了青砖黛瓦或蓝瓦的房子,就破坏了主流大色块的和谐,也就不美了。所以,在主流色块中不能放进不同色系的色块,特别是不能放进其补色的色块。(2)注重色块彩明度。色彩有彩度、明度和温度。彩度即色彩的纯正程度,如果加入了灰色或补色等,彩度就会下降。明度即色彩对光的反射强度,同样彩度的红色和黄色,黄色的明度比红色的明度高。温度即暖色、冷色,暖色和冷色都能造就美感,只是格调不同。决定是否有美感的主要因素是彩度和明度。在布局中,我们不宜搞大面积彩度很低的色块。例如,大面积的灰色水泥(彩度极低)建筑摆一片,不美;大面积的田野中没有庄稼,都是暗灰色的泥土,不美。至于明度,明度高要胜于明度低,白墙比青砖更有美感。当然,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大面积的高明度,但可以在局部范围使用以装点提神。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古村老宅子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屋檐下都刷有一道白边,这道白边就起了这种提神作用,调出了美感,就像在一碗淡淡的鸡汤中撒了一点盐,调出了鲜味。除了单纯地提高彩度、明度,更要注意的是色块之间彩明度的和谐。在一个主流色块中,邻近小色块的彩明度不宜反差过大,否则不协调,就如我们过去观看黑白电视,对比度不能设得太强。(3)注重层次和点缀。在注重彩明度的前提下形成了若干主流大色块,这就定下了美的基调,但还未形成美的格局,尚需分出层次、加上点缀。同一主流色块中的层次,应当在其色调中或十分接近的色系中通过不同的彩度、明度来形成。一排茂密的墨绿色前面加一排适当起伏的翠绿,就形成了两个层次的景观。一排土黄色高楼前放一排褐色中层连排,还比较合适,若放一排青砖黛瓦,则不匹配。至于点缀,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这给艺术表现留下很大空间。点缀既可以是一个小造型,也可以是线条勾勒。有人认为,为了吸引注意力,点缀的色彩应该与背景形成鲜明反差。这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不是全然如此,邻近的色彩通过不同的彩明度也可以点缀,有时还更觉得舒服。这里应注意,街上一块单独的广告牌可以看作是点缀,但如果沿街形成了一条广告牌系列,则应将其作为一个主流色块,应符合主流色块的规律,且其颜色不应使用背景的补色。

4、主次协调是魂骨。把握以上三条则美的格局已定,然而还未形成美的力量。美的力量还需要魂。魂的表现很复杂,这里强调最基本的即魂骨,就是主次协调。主次协调的关键是合理选“主”,即突出重点,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注意衬托其主的次要方面,以有所呼应。就像一篇好的文章一样,要确定主题,还应有旁证。重点分三个层面:(1)大场景中突出重点。即在几个主流色块中突出主要色块的表现力。在城乡景观中通常是建筑物,在旅游景区中通常是主景观,在一湖水面中可能是大坝、可能是一艘船、也可能是一个岛。打造好这些重点,就塑造了景色的魂。(2)中场景中突出重点。即在一个主要色块中突出主要部分的表现力。在建筑群中应抓住主要建筑物,在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中也要形成标志性景物,在湖中的一座岛上有一个灯塔就是标志,在一片松林中突出一两棵迎客松则更美。(3)局部中突出重点。即在一个建筑物、一个广场、一块绿地中突出某些点位的表现力。一幢建筑其门框或窗框或屋檐的精心雕琢就是重点;一个广场纪念碑或其中花台就是重点;一块绿地中设置的一点造型就是重点。在局部中突出重点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些与前述的线条、色彩结合起来,将产生无穷无尽的美的表现。

上述美的基本结构并非凭空产生,其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外部世界反映到人的意识中与人的生理、心理相结合的产物。基本原则是景象能够在人的意识产生感应,就像变压器次级线圈对初级线圈的感应一样,感应的效果明显则美感好。感应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或潜移默化的。感应的本质是景象规律性的体现。一堆乱七八糟的垃圾是毫无规律的,无法让人感应,也就不美;如果将垃圾中的不同物什分类整理摆放,让其有序即呈现规律,就会让人感应出美感。对这种感应规律的分析整理就形成了美的外在表现上的基本结构。这种感应也是与美的内涵成因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可能被人们自觉认识到,也可能没有意识到而这种联系又确实在起作用。只要接下来去分析感应规律的来源,就能更好理解这些含义。来源主要为三点:

1、来源于客观现象的特征体现。客观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使人们产生了相对固定的认知,这种认知把客观现象的外在特征与内在特性联系起来并相对固化,这种固化内容若符合美的内涵要义,则其外在表现就会让人产生美感。例如,天空是浅色的,大地是深色的,长期以来这种搭配的固化使得上浅下深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觉。反映到楼宇建筑中,上中部均应浅色而裙楼部分则应深色,这样才给人以稳定的美感。人们在衣着时也是上浅下深居多,亦为此理。又如,现在农村民居中红顶粉墙的村庄越来越多,这种趋势是群众自发形成的。其中体现的是什么规律呢?原来大部分花朵都是红色的,在大片绿叶丛中盛开的朵朵鲜花正代表着生机活力和欣欣向荣,人们从中感应出喜庆、吉祥的氛围,由此反映到自己的建筑中。看看我们不少的美丽乡村,一幢幢红瓦白墙的房屋坐落在绿色田野或樟树林中,不正像是绿叶丛中的朵朵鲜花吗?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祖先采用的是青砖黛瓦呢?因为条件的限制、生产力的限制,只有王公贵族、讲究的寺庙才能用上亮丽色彩的琉璃瓦,刷上红色的墙和朱门。

2、来源于自然规律的内在特性。如果说上述第一来源是起因于地球现象,那么这第二个来源则起因于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了。银河系的大旋盘本身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而更多美的规则是人们从不知不觉到逐渐认识的过程中掌握的,重点表现在数学尤其是几何学之中,这也是有序和谐的具体体现。例如,黄金分割是恰到好处的,属于美的。悬链线:一根链条两端固定,中间在空中荡下,受引力作用形成了曲线,这条曲线可以用一连续函数来表示且其每节链子都达到了受力的自由平衡,如果某一物形或脸形符合这条曲线,则是柔美的。流线型:轻松、流畅,富有动感之美。此外,还有多种诸如阿基米德螺线、三叶玫瑰线等曲线和曲面可以利用以展现美感。所谓现代风格的美的造型,正是或多或少地采用了这些曲线或曲面。

3、来源于人的生理的适应特性。人体本身也是一个客观存在,其固有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人们对外部事物的感觉和感知,其中的一些感知具有很强的人类适应性。例如对于一个点,可以用多项指标来描述它的状况:一是三维坐标描述位置,二是它的运动方向,三是它的运动速率,四是它的发光或反光的强度,五是它发光或反光的频率,六是它的气味,等等。对前三项指标的判断,人与各类动物是一致的。对后三项指标在心理中的感觉,人与各类动物,以及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是不一致的,甚至相差极大。例如对于一朵红花,对其位置判断都会一致;而至于颜色,人们认为它是红色的,猫狗则不这么认为;人们认为它是香的,而狗就不一定,狗也不嫌屎臭。人的视觉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人们对美的感知。视觉的感应器是眼球,物体发出的光通过瞳孔(经晶状体聚焦)成像于视网膜,再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信号。需要指出的有两点:一是眼前的各种物体全部的光通量由一个瞳孔统一控制,而不像某些昆虫是复眼。意思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暗的物体的光进入眼球多些而亮的物体的光进入眼球少些,以使得暗物体与亮物体都能看清。这种现象之所以不可能,原因是瞳孔的大小取决于眼前景物的平均光强度。二是每个感光细胞即每个圆锥细胞和每个圆柱细胞的感光能力是一样的。它们比较均衡地承受光线照射才会使人感到舒适,否则某些细胞就会过于刺激而感到不适。基于以上两点,景物的明暗对比度、色彩对比度应当适应人们的生理需要。这种机制表明,适度的强光和绚丽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以提神,然而对比度过于强烈则会适得其反,让人难受。

三、美的内涵要义与外在表现的一般对应关系

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通过现象反映出来。美的内涵要义必然要通过外在表现形式反映出来。这里我们来重点研究和明确美的基本要义与美的外在基本结构的一般对应关系。掌握了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在城乡建设中就能自觉主动地表现美的内涵,形成美的环境。这种表现主要运用的对象就是形态(线条)、色彩(色块)、布局(主次关系)。

1、和谐有序。可以分解为几个主要的要点:(1)有始有终,完整。因为和谐有序、没有冲突,所以事物顺利地圆满结束,这就是美。因此,在建设造景构图中要体现完整性,即形态完整、线条完整。例如,房屋最好用坡屋顶,因为坡屋顶的上面已不能承载物体,表示圆满结束了。而且坡屋顶的颜色比墙体的应当深些,以有收官之效。即使不用坡屋顶,也应当使用边线来收官,表示结束。从另一方面讲,边线还应当具有防水功能,形成合理的滴水线,使雨水滴出墙体之外,以起护墙作用。有些平顶建筑虽没有顶部边线,但在总体构图上有完整性,也还过得去,可是容易受雨水侵蚀而发霉变脏。(2)整齐一律,统一。这是有序的典型形式,让人感受顺畅。绿化带、建筑群应当主体流畅,坚决防止杂乱无章。小区建筑,幢幢排列有序,不能横七竖八,不能各有各的朝向。(3)规范对称,平衡。这来源于人的观察物理现象、观察人体自身形成的感觉。人体就是对称平衡的。城乡建设最简单的布局就是对称平衡。(4)上轻下重,稳定。这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映,特别是对重力作用形成的感觉。这就要求上小下大,上浅下深,上疏下密。

2、富有生机。主要要点为:(1)光彩明亮。作为生命力的体现就是明亮,反映在色彩上就是明度较高,而且以暖色调为好。一切生命的源泉都是阳光,对阳光进行接受和反射。所以在城乡建设中应赋予建筑物、植被较高的明度,尽量使其光鲜亮丽。当然,大面积的明亮可能让人疲劳,所以又应主次协调,突出主要部分。在大面积的绿色之中有一片亮丽的民居,是美的。同时要注意,明亮部分的布局如果没有遵循形态有序和主次协调,则会更加显得杂乱无章。这里还要专门说明蓝色,蓝色比较特殊,一般条件下它会在视觉效果中凸现,特别是在黄昏时候更明显,这是捷克专家柏金赫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称柏金赫现象)。分布不一、形态不一的蓝皮棚子更显得杂乱无章。关于灰色,这是比较暗淡的颜色,特别是水泥的灰色更有灰尘之类的感觉,一般应当忌用。在道路上,白改黑的效果比较好;在墙上,不能裸露水泥色。立面的水泥色比地面的更有负面感觉。现在有的农民建房只注重正立面美观装饰,而在其他三边都裸露水泥墙,这就极不协调。(2)伸展挺拔。这是生命生长的表现。在城乡建设中,为体现生气勃勃,应设置一些伸展挺拔的主题,例如建筑物矗立、一片片林立的树种。即使布局灌木,也可以让其横向伸展,以显示出扩张的效应。(3)循环重复。生命就是在循环重复中延续的。为了强化生命力的效果,可以对某种光彩明亮或伸展挺拔的表现单元,实行横向或纵向的循环重复地延伸。一路延伸的绿化带就可以据此使用,也更能体现生命力的更高程度即气势。有许多人工花边,也是这一循环重复规律的运用。(4)层次叠加。层次叠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重复效果。将多种富有生机的实体按照有序分布的原则同时展现,达到相得益彰,例如一排排亮丽的房屋本身,或又叠加一行行挺拔树木。另一方面是相互映衬。将富有生机的实体配上不太显著的背景,以此烘托实体的影响力。一片暗淡的水域,或一片深色的大地,衬托一群亮丽的建筑或一线花卉植物。(5)茂密饱满。这是充满生机的最终表现。因此在建筑群、植被群的布局中,应有均衡的密度,不能稀稀疏疏、零零星星。常青树应连成一片,落叶树也应规模化,不能在落叶树中又夹种常青树,而在冬季时造成稀疏不等,感觉一片乱象。

3、精益求精。这是高质量在美的形态中的体现,至少可以从材料使用、制作工艺和不同材料间的衔接水平三个方面来要求,这个要求体现的原则是先进性和一致性。(1)材料质量的先进性和一致性。所用材料,包括所用石材、树种等,应当在同类中有较好质量,且这种质量在所有材料中是一致的,没有出现一些材料的粗制滥造。树木,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种植在一排也是不美的。一块块石材中颜色差异过大而又不按规则排列,也不妥。(2)制作工艺的先进性和一致性。无论是建设施工还是绿化种植,都应全面做到高标准,在任何一处都表现出同样的高质量。(3)不同材料相互衔接的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一致性。例如,建筑中,门框与墙体的交接是否每处都是精致;绿化带上,泥土是否齐刷刷地低于路沿石一定距离,以实现降坡封尘。

4、高雅大气。前面已表明,高雅大气体现的是品位和境界。这是人们对于美、对于艺术追求的普遍趋势(当然,低俗的东西在任何时代都有存在的空间)。在这一趋势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格。但是,其共性就是突显主题,甚至让主题彰显出性格并且内涵深刻和丰富。所以,高雅大气尤其注重布局的主次协调。从外在形式来看,可简要归纳为三点:(1)形态上层次简练,主题规范突出。例如天安门,形态上分为两个层次,一目了然。墙体大气简练,没有复杂的修饰,为的是衬托上部城楼。城楼是主题,精致隆重,被突出了,彰显了民族的性格。这两个层次结合起来,展现了中国气派、民族气派。然而社会上有些民居主次不分,墙面采用花色墙砖铺上,则让人感到凌乱不堪,就像人脸不清爽。(2)线条上结构鲜明,主题表现强烈。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宏观上的线条结构应非常鲜明,例如人民大会堂的框架和大理石柱构成的宏观线条,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的构架与四周46根石柱组合起来的宏观线条,都让人感觉到壮观。二是线条在微观上的精雕细琢和重点刻画将强化主题。如圆明园的大水法,主线条优美清晰,而其上附有隆重装饰图案,达到了高雅、华丽的效果。(3)色调上和谐简洁,主题稳定有力。整体上的色调符合和谐关系,且不能复杂,有的甚至只有一种颜色。无论建筑还是景色都应该符合简洁的色彩层次,展示主题内容,并使主体得到强化。一幢建筑,如果屋顶、墙体、门、窗、柱等颜色都不同,则会感觉繁杂,上不了档次。绿化的山体也是如此,如果大色块的色彩种类过多,则成乱象。丰富的色彩则应当限制在局部的组团内。

四、以吉安高铁核心区为例

美的规律在吉安市中心城区的高铁核心区得以充分运用。这一区域可划分为三部分:一是吉安西站及广场;二是阳明西路快速大道及绿化带;三是“五指峰”建筑群(正在建设中)及周边设施、南北两个水岸公园。

1、吉安西站:西站形态线条流畅,体现井冈山五指峰一直以来的标志性造型。色彩是银色,彰显现代气息。广场中央是庄重典雅的绿地,两边是排列整齐的一棵棵绿植(圆柱状的小叶榕)形成的绿墙,既衬托中央绿地,又构成通向西站大楼的通道,棵棵绿植像卫兵分列两旁,守护着西站(井冈山)。这样,这个区域的主题是以现代风格凸显的“井冈山”寓意,且由广场及其绿植来映衬,呈现出美的格局。在西站的大厅里,既采用了各地通行的设计,同时铁路系统的建设者们又赋予其地域文化特色,天花板上建有庐陵风格常见的藻井,不过已经与现代装饰相结合了;大厅横梁与圆柱上附有“吉”字变形组成的边线。藻井在古代有防火的吉祥寓意,“吉”字又贯穿大厅,上下呼应,既祝福客站平安又点缀出美感。

2、阳明西路快速大道:大道从站前广场直达“五指峰”建筑群。大道宽阔平坦,其美感来自于两边及中线的绿化带。这里采用了孔雀翎图案作为主题,连贯整齐,一路排开。庐陵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卓越、科举夺魁,顶戴花翎是至高荣誉。大道绿化以孔雀翎为主题元素,列于视角恰当的长坡上,既体现庐陵文化特征,又仿佛是礼节隆重的仪仗队,夹道欢迎远方来客或欢送人们出行。孔雀翎作为主题并不孤立,其由两边长坡和中线里的波浪形绿化带一路烘托,主次明确而又协调,线条有序而且规范。每个翎由三种颜色的灌木环绕构成,色块既和谐又凸显;其尖部直下,富有力感;从另一层意思看,又极具向上的生长性;若将翎换成圆状图案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整个绿化带均由常青草灌木组成,形成常态,不铺放与更换时令鲜花,以节省日常维护费用。

3、“五指峰”建筑群:由五幢一百米以上至两百米高的大厦构成,包括科创中心、总部大厦、高档宾馆、商务配套、人才公寓。与西站的井冈山横展式造型不同,这里是纵向高耸式;也与西站连贯一体式不同,这里是底部裙楼相连而大厦各自冲向云霄。这五幢建筑象征井冈山主峰五指峰,意在立起信仰的高度。南北两个水岸公园,既像少女的裙摆衬托着“五指峰”,又提升了建筑群外部的活动环境,体现着充满生机、高雅大气的层次感,以此形成整个建筑群主次协调、形态有序的美感。

高铁核心区的形态布局,是红色文化、庐陵文化与生态文化、现代风格的有机结合,遵循了一系列美的内涵要义和美的外在表现原则。

五、注意事项

关于以上这些美的内涵和结构,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地进行研究,将其贯彻到城乡建设的创意、设计、施工、装修各个环节。同时,这里必须提出注意的是,在实施中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盲动主义。展现美感应当与注重城乡建设的实效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地为美而美。在构筑建筑物时,应当将美体现在墙体、屋顶、梁柱、门庭、阳台、窗户等实体之上,美的要素与这些功能性的实体是融合在一起的。而有的建筑物,为了所谓的美,脱离实际功能凭空设置一些造型,极为不妥,甚至属于形式主义。例如,有的大楼顶上额外构建有一批装饰架,却无实际功能,就属此类。另外,有的设计者,为了追求所谓新意和独创性,脱离美的表现规律,在造型和用色上随心所欲,唐突、怪异,实则让人感到不适,亦属盲动行为,盲动主义是官僚主义在专业界的一种翻版。再则,在一些地方建成的大型抽象化的雕塑,既让大多数人看不懂,又没有优美的形态;既缺乏大众化的引领价值,又没有环境提升的审美价值,也是浪费投资。

总之,要注意避免类似这些的不良行为。要深入探究规律、认真遵循规律,把外在表现、内在要义与实际作用结合起来,才能把好事真正办好,才能科学务实地让城乡环境美起来,才能富有成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