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安民之事铸大美——记“全国优秀信访工作者”遂川信访局刘巍
2019-12-17 14:5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黄富根、刘祖刚、郭湖明 文/图

枝叶茂密的稔子树,紫中带白的稔子花,还有那娇之欲滴的稔子果。尽管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展示生存的风骨,越是贫瘠的土地,它的生命越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凝望此景,我不禁想起那些默默无闻的一群人。

尽管成天面对的是———或怒气冲冲,或骂声、哭声和埋怨声,一个个扯不清理还乱的令人头疼的问题,一桩桩做不完的琐事、烦事、难事。

这就是信访。知道的人都会说:这是“天下第一难”。

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旧城改造等因素引发的利益纠纷增多,遂川信访工作被上级部门列为重点管理。2008年3月,他调到县信访部门。在他与同事一道努力下,一举扭转落后被动局面,信访总量连续下降。2015年,遂川获省委、省政府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2009年,单位被市信访局评为先进集体;2008年,他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信访工作者”……

他,就是遂川县信访局局长刘巍。

4

刘巍(左一)在接访

有一种美是责任

有一种爱是不能以时间论短长,这是一种激情燃烧的爱。

刘巍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社会稳定,一头挑着群众利益。责任驱使他对工作追求完美。

从个人的历史积案到牵涉面广的群访事件,凡有疑难案件刘巍总是亲力亲为,自己接手。只要困难群众的难事急事没解决,他吃不好睡不安,想方设法也要给个交待。因为他知道,新案、疑案、难案,仅靠老经验、老阅历、一张笑脸、两袖清风,这远是不够的。

同事都说,局长的“内存”不仅大,还自动更新。他的办公桌上,文件、信访件、专业书满满当当。为随时胜任工作,他学城镇拆迁、征地补偿、军队退役人员等政策、法规,虚心向同行请教技能技巧。

任何一项事物的创新,在破壳而出之前,都经历着一番震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1年,遂川县被江西省列为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试点县之一。刘巍及时把握机会,积极协调,在全省率先高规格、高标准、高要求成立了“群众工作部”,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村组群众工作网络,还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构建起县、乡、村、组四级信访网络……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试点开展以来,遂川信访工作实现“三变”,即在平台上变“单通道”为“多通道”,在职能上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在方法上变“单一性”为“多样性”,有效地改善了信访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

同事们说,为了这份责任,刘巍要求先是跟跑,再是并跑,然后就要领跑。

如果心中没有责任,怎能释放这坚忍不拔的力量。

有一种美是力量

大风和阳光比威。风说:“我威力大,能把人的衣服吹掉。”一阵狂风,人反把衣服裹紧。太阳无语,阳光暖暖,让人自然脱掉外衣。

做信访工作,要有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难题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而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则构成了刘巍让人折服的要素。

在信访案件中,有关房地产方面占了一定比例。为此,刘巍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以及其他地方处理类似问题的成功经验、做法,还自创一套“算账”工作法,来做开发企业和购房户的思想工作。

某楼盘位于县城中心城区,由于种种原因成为“烂尾楼”,既影响市容市貌,也留下很多隐患。经多方努力,2011年终于建成并开盘售楼,由于未处理好遗留问题,引发了原购房户50余人多次集体上访。刘巍经常被愤怒的人群团团围住,哭的、骂的、推搡的都有。

“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都小门小户,投资这么大,还不挣钱,放到我家,我也不平衡!”一番暖心话,迅速使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接下来,刘巍和同事耐心地倾听。听完诉求,他话锋一转:“你们采取这种方式也不对!上访得依法、逐级、有序……”一场即将发生的大规模集体上访,消弭于无形。

通过反复沟通、协调和耐心工作,当年底,争议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历时6年之久马拉松式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针对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观念,他多次与县法院协调,取得县法院的支持,与信访局在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联合设置了“便民法庭”,由县法院派驻法官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进行调解与审理,打造了“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刘巍推行信访听证制度,对个别情况复杂、久拖未决的信访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人员”及知名人士分析、评议案情,现场协调,引导群众关注和参与事件的解决。

在刘巍眼中,信访工作不仅是党委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还是社会前进车轮的润滑剂,是一门永远探索不完的艺术,唯有用尽激情、才华与智慧,才能做一名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合格信访干部。

有一种美是真诚

俗话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

在遂川,常常会听到人说起:“刘局长像我自家兄弟。”说这话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

俗话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刘巍出生于贫苦农家,深深理解百姓的不易。自任信访局长后,不管问题大小,都用心抚慰一颗颗受创的心灵,用真爱舒展一张张欣慰的笑脸,用真诚弹出一曲曲和谐的琴声。

2010年,市民李某的爱人在一楼盘做工时,被高空坠落的砖块击中头部,生命垂危,经救治虽保住了性命,却几乎成了植物人。接访后,刘巍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与开发企业协调,最后开发商给付了李某垫付的医药费,还为再次手术奔忙,解决了5万元的特殊疑难信访救助经费,解了燃眉之急。李某逢人便说:“刘局长是救命恩人,是位好信访局长。”

刘巍的办公室永远像个“小集市”,老百姓都愿找他反映不平事,找他唠唠家常。他常常为上访户买吃的以及生活日用品等等。逢年过节,他还去看望老上访户、老伤残军人、贫困老人,送粮油等食品。

他的真诚,让许许多多素昧平生的人,把他当亲人、恩人。即便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他们也理解。

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不经意间在同事与上访群众平等交流的心灵里悄悄蔓延。

于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过去信访大厅的吵吵嚷嚷不复存在,这里被注入了一种温馨的情愫,是情感化解了上访者内心深处的积怨,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明灯。

有一种美是奉献

刘巍心中有两大“法宝”:始终把信访群众装在心中,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积极协调,通过多部门、多单位的沟通,促成问题的化解。

信访干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此,他充分发挥其在多个部门、单位工作过的丰富实践经验,灵活处理信访问题。

刘巍给自己规定:凡遇群众上访的急事,自己能办的立即去办,自己办不了的,也要尽全力把有关方面的人员请到现场去处理解决,“一竿子插到底”,避免“公文来公文去”。他说,只要用情用心坚持,事情就会见亮。

除了为群众的事四方奔走,他还深入探讨信访工作的机制创新,切实改变过去坐班接访、中转办信的常规流程。他着力改变信访传统模式,把信访局由“中转站”变成“终点站”,从协调督办到一站式服务。群众反映问题由原来“放下材料回去等结果”,变成了四级协调调度机制,一站处理。即使一些难以协调的问题,也会由相关部门的“一把手”直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解决。

“信访工作就是人生缩影,酸甜苦辣四味俱全。对待信访工作要像待人一样认真、执著、孜孜不倦。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寻到乐趣,使心灵不断得到升华。”

在信访工作岗位上,这里没有鲜花簇拥,也没有掌声附和。只有数年如一日,寂寞与清贫,恪守与奉献,践行一个人民公仆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干就干好。”这是刘巍对自己的要求。老百姓的笑脸就是最高的奖赏,他当然高兴!

那棵美丽稔子树正在广袤的大地上茁壮生长着。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