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生态文明周刊> >正文
井娘
2019-12-11 09:5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9

江枫

燕坊,是“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的一桢水墨,滴落在时光画卷上,千年以来沉风醉月。

古樟拥翠、庭院深深的燕坊,玉珠在侧,有一江文脉光风霁月,千里赣江成砚台;内秀其中,有池塘水井筋脉相连,百亩水域作粮仓。遥想当年燕坊古井,井水清冽回甘,如母亲丰沛的乳汁,鼓足了燕坊商号的远洋风帆,饱满了寒门学子的功名笔墨,贯穿在燕坊宗族的祖嗣血脉!

立冬时节,我走进燕坊,走近“水木清华”门坊的忠字古井。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砖石结构的“水木清华”门坊从清代而来,给每个行客心境清平,宁静致远。这里,树荫照水,金风婆娑,忠字古井在这里生长了四百多年。

外方内圆的古井,粗粝红砂踏板,青砖一眠一斗垒圆而下渐至井底又状若葫芦,铁线蕨、剑叶凤尾蕨等草本植物,从井壁砖缝里抻叶发枝,又返影在过路的云天。天风浩荡,老的是芸芸众生脚步,云脚匆匆,不改的是井水润泽。

在电影《老井》巧云和旺泉爱情故事里,我打开啸鹏、陈橹先生合著的《千年燕坊》,一个爱情传说从书页中汩汩涌出:相传村里饶家一姑娘与鄢姓一小伙相爱,饶家父母百般阻挠。穷小伙思念未已,日日在“水木清华”门坊前等待心爱的姑娘。一个夜晚,姑娘趁家人熟睡偷跑出来。在牌坊前,恋人相拥面泣,诉说相思之苦,誓言生不同衾死亦成双。他们相约地方最后变成一口水井,两人化作一对鸳鸯相亲相近。村里为了纪念这对誓死不分离的恋人,把这口井取名忠字井,把那姑娘唤作井娘。

带着这个丰盈的传说,我造访了“水木清华”庭院主人公。

这是一对金婚夫妻,七十岁的女主人王顺珍,慈善安详,体态朗清。进入牌坊,爬墙的青藤、鹅卵石的小院,格子雕窗,沉淀着时光的包浆。主人一杯古井热茶,沸腾着我们的话题。我了解到,年少时两夫妻寓居重庆,家门口的井水却时刻荡漾在王顺珍心坎里。眺望故乡,她总是痴痴想起村里男人赤裸上身井边,汗珠子滚太阳打水的情景,那棱角分明的腱子肉,那颤巍巍的挑水扁担,律动着每一天的生活;村姑浆洗的棒槌,敲打着这个古村生长的节拍,时不时张家长李家短的场面,是村里盛大的热闹。梦里千里,她终于说动了爱人选择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守候那口古井的春夏秋冬,这一守,就是五十年,这一候,就是半世纪!

五十年来,两夫妻相濡以沫,膝下承欢,王顺珍老人用青春年华陪着古井,直至如今满头银发。正因为她的坚守,村里又恢复了在井边洗菜挑水,在井边闲坐话桑麻,在井边讲述外面精彩世界的往日时光。王顺珍老人,不知在井边解开了多少人的心结,化解了多少矛盾,成全了多少人的好事,更不知在井边鼓励了多少人立志成才,宣传外出村民回乡创业。路过的人渴了,老人会倒上一杯井茶暖人心,村里的人有火气了,老人会拉着你坐在井边上,轻摇薄扇来消气止恨。年复一年,这一切都在古井留下深深的倒影。如今的吉水,一江两岸跨江融城,高质量的发展给燕坊带来悄然变化。看到了一个个出外游子反哺桑梓,目睹了燕坊生态宜居的井然有序,走在修葺一新的村头巷尾,空气更清新了,古老的燕坊焕发出盎然生机。王顺珍觉得这一切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这口古井拢人聚气的原因。老人家脸上,每天都春风桃李,幸福就像这井水一样,涓涓细流,点滴都醇甘。

告别王顺珍老人,燕坊古村在脚步中渐行渐远。这是一个上善若水的古村,像古井清水一样,正等待着一个伟大时代的汲取,漫溢到生活每一处的浇灌。

王顺珍老人,一辈子,一口井,滋润整个村的心田。我忽然觉得,她就是燕坊的井娘。她活得有滋有味,对自己的设计井井有条。我又突然觉得,吃水不忘挖井人,那些不忘初心,为我们今天生活而努力的奉献者,不正是像王顺珍老人一样,守候一方幸福的源泉,用时光的等待,终成佳酿的人吗?

他们就是新时代的井娘!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