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区“第二次创业”专题调研报告
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 2019-11-11 18:5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为积极响应区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号召,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青原“第二次创业”画好最大同心圆,凝聚更多正能量,近期,区政协牵头,会同区委政研室等部门组织开展了青原区“第二次创业”专题调研,现专题报告如下,供区委区政府参考。

一、正确认识建区以来的成就及当前发展存在的困难和短板

建区近20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区委班子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戮力同心,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18年与2001年相比,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02亿元增长到98.2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0.26亿元增长到10.3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36%、24.18%。 

——从临江小镇到现代新城,城市品味有效提升。大力实施“北延、东进、中提升”战略,不断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畅通“微循环”、“三改三进三通”等推进力度,大幅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质。城区框架不断拉大,由建区之初3平方公里增加到12.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2万人增加到11万人,城镇化率达49.11%;路网内环基本形成,建成青原山大道、文天祥大道等主次干道63条;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在吉安中心城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贡献了青原力量。

——从单一景点到全域景区,旅游影响不断扩大。从建区之初的仅有渼陂景区发展到今天的青东公路旅游带,青原山、渼陂、富田、东固互动发展的“一带四景”全域景区,实现处处皆景、处处可游。先后获评江西省旅游强县、江西省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区、中国下元宵文化之乡等荣誉。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获评中国传统村落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个,4A级景区数量在全省县(市、区)中居第二位。

——从基本空白到初具规模,工业发展渐成体系。从建区时仅有梅林工业区零星几家企业到兴建华能工业园、扩大富滩工业园区、规划新工业园,再到2018年积极融入全市“一区四园”改革,实现靠大联强,青原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具规模。2018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工业税收分别突破200亿元、50亿元、1.9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62倍、58倍、63倍,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效应逐渐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1+3”产业体系。   

——从普通乡村到美丽青原,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0774人降至2018年底的1256人,贫困发生率由7.8%降至0.9%,25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大力发展六大富民产业,积极培育了井岗绿宝、富吉粮油等龙头企业,推进富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乡村规划、清洁工程、安全饮水、镇村联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先后打造了东固敖上、新圩璋塘和富滩张家渡等一批全市一流美丽乡村。

——从全面整合到系统完善,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由建区之初的262个发展到2018年底的348个,党员由4000余名发展壮大为7000余名。深入开展“一树两强”等主题活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树立“凭实绩、论英雄”的鲜明用人导向,全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了“杨慧芝”全国模范调解品牌。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干部精神面貌得到提振。

在总结建区20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审视青原目前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短板。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2018年GDP总量排全市第10位,占全市GDP比重仅为5.64%;规模工业企业83家,仅占全市的6.5%,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三大工业指标仍然靠华能电厂支撑。“一区四园”改革的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现,平台建设不完善,扶大扶强、招大引强的成效还不明显。

二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功能配套不足。我区的城镇化率为49.11%,比吉州区低23个百分点,与中心城区地位不符。城市功能不完善,市级优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在我区基本为空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2018年底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列全市第12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列全市第11位。城市商贸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缺乏,城区综合性现代化物流园区还是空白。在与赣江西岸的城南、城西、城北片区和高铁新区发展竞争中,差距越来越大。

三是旅游市场化瓶颈尚未破解,支柱地位还未形成。建区近二十年来,东固、富田、渼陂、青原山四大景区基本由政府主导、投入、运营、管理,旅游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收益不多,引爆点还未形成,丰厚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旅游项目市场化开发相对滞后,大型旅投机构和上市企业的引进仍无明显进展。

四是少数干部创业激情减退,担当精神不够。建区20年,干部结构出现老化的趋势,创业的激情与动力逐渐减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松一松、歇一歇的想法,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力不敢为、创新不够不善为的问题较严重,想到“清闲”部门的同志多了,责任意识淡化,开拓能力不足。部分党员干部认为青原在市中心城区被“边缘化”难以作为、问责太严无法作为、平台太小不好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20岁的青原,正值风华正茂。面对“成长的烦恼”,我们更应看到青原高质量发展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从发展机遇来看,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业态不断催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兴起。特别是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战略,全省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昌吉赣高铁即将开通,有利于我们抢抓机遇,扩大开放,深化发展。从发展优势来看,区位优势明显,井冈山大学、贸易广场、吉安火车站坐落我区,105国道、广吉高速、抚吉高速穿境而过,有利我区加快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集聚。资源优势突出,地处庐陵文化核心区,红、古、绿资源交相辉映,“一带四景”基本成型,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有利我区打造美丽中国全域旅游示范样板。政策优势叠加,我区被纳入国务院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全省重点扶贫县市区、吉泰走廊重要增长带范围,国家文旅部挂点帮扶青原,有利于我们更好对接国家相关政策,争取更多支持,实现高质量发展。潜力优势待发,地处吉安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商贸发展潜力巨大,城北滨江片区、青原山对接组团拉开框架,“一区四园”改革成效逐渐释放,有利于我们后发先至,抢占发展新高地。从发展基础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探索,我区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健全,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社会基础更加扎实,全区上下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的思想高度统一,这些都为我们下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宽广视野分析,区委提出青原“第二次创业”正当其时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在青原到了一个“既关键又尴尬”的时候,区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是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坐标中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基于对全区所面临的形势综合研判的结果,是立足对新的经济格局以及青原发展态势深刻分析的结果

(一)青原“第二次创业”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使命担当。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开启“第二次创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视察,提出“两个定位”“五个推进”,宣示了江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是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具体行动。这是区委领会总书记讲话和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要求,凝聚全区发展共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准青原发展方位,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路径,推进青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举措。既策应了省委、市委的战略部署,又顺应了青原发展民愿,更是全面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使命担当。

(二)青原“第二次创业”是青原成长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次创业”有着深刻、丰富、科学的内涵。创业过程有两大阶段,即生存创业与生态创业。第一次创业是生存创业,第二次创业是生态创业,第二次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其实质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第二次创业”是发展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美好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经济发展还有一个20年周期理论,这个周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青原区刚刚经历开始起步20年的第一次创业,在全区人民的努力下,已取得辉煌的成就,对照青原现阶段发展实际,“第二次创业”是青原发展的必然,是青原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新方位、新坐标。

(三)青原“第二次创业”是青原赶超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犹如逆水行舟,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从今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名倒数,形势比较严峻。青原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发展空间、人才技术、创新能力、民生福祉等短板制约仍然较为突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与建区之初相比,我们少数干部创业的激情与动力逐渐减退。面对周边兄弟县(市、区)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与同处吉泰走廊的泰和县、吉安县、吉水县、吉州区相比,我们差距还在拉大,如我们再不奋起直追,贻误时机,将无法面对我们的后人后代后任。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是青原奋勇直追、赶超发展的迫切需要,就是要重整行装再出发,抢抓机遇快追赶,换挡提速谋赶超。以自我加压、自我革命的责任和担当推动青原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三、以有力举措,全面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新征程

聚焦更高质量,聚力更高要求,围绕“六个高质量推进”,以有力举措攻坚克难,全面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新征程。

(一)统一思想,浓厚青原“第二次创业”良好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上下同心,其利断金。慢进就是后退,落后就要受气,杀出血路、冲出重围、实现赶超是我们青原唯一的选择和出路。要通过思想大解放、政策大宣传,把全区上下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来,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第二次创业”的发展共识上来,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团结一心抓落实,心无旁骛抓落地,以强烈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青原“第二次创业”,在全区上下形成思创业、话创业、大创业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头,自觉从惯性思维、陈旧观念和畏难情绪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鼓舞士气、鼓起信心,鼓足干劲,在全区上下掀起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创业”热潮。

(二)紧扣主线,抓住青原“第二次创业”关键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开辟青原“第二次创业”新局面新境界,扎实做好“六个高质量推进”,就是要在统筹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时,补短板、创特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青原可持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一,旅游要谋“特色”。旅游是我们青原发展的最大潜力、最大优势、最大亮点。要立足青原实际,挖掘旅游特色,扎实做好“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生态、体育、康养等融合发展,着力将旅游打造成青原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

一是打造全域旅游引爆点。要按照“全市重点旅游集聚区之一、青原区头号旅游项目”的定位,举全区之力打造美碑(渼陂)旅游集聚区。按照“标准高端、业态丰富、主题鲜明、开发有效”的目标要求,做足水乡、古韵、将军村文章,加快形成“一带一轴五区”大景区格局,全面打响“江南水乡将军村”的品牌,使之成为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引爆青原文化旅游高质量、高品位、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富田白云湖“匠心谷”、东固“三山两谷”、阳明心学、青原山文旅等项目建设,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推进旅游市场化。旅游市场化的高低是检验一个地方旅游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升级旅游招商。实行旅游招商、客源引进目标考核制度,精心包装一批旅游招商项目,在政府主导下,推动渼陂、东固、富田、青原山等优质资源和优势资本结合,运用市场手段推动旅游资源全域开发。积极引进有资质、有实力,具有投资建设运营景区一体化成功经验的国内外专业团队进行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形成“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专业团队运营管理”的发展格局。健全投融资机制。完善社会投资旅游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打造1-2个投资10亿元以上文旅重大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旅游项目融资支持,探索新型融资模式,破解资金短缺难题。鼓励支持旅游要素企业做强做大,重点扶持一批旅游交通、购物等专业型旅游企业在青原创业发展。

第二,产业要谋“升级”。产业是青原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产业就没有后劲。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快构建具有青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抓住“一区四园”改革契机,按下工业升级“快进键”。坚定改革方向,完善体制机制。坚持改革大方向,直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争取在市委、市政府统筹支持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有权属管辖和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工作协调、招商引资、统计考核、管理服务等机制,切实解决改革中的问题,让新项目引得进、老企业稳得住,投资者有归属感,激发两区(青原、井开区)改革的积极性。加快平台建设,迅速拉开园区框架。完成河东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规划、富滩工业园规划环评及电子信息产业园的规划编制和评审。在高起点规划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青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拉开园区框架。加快征地拆迁,储备工业项目用地,加快亿嘉、集奥等标准厂房建设,加强对园区内低效用地企业的清理整顿,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引进帮扶力度,推动新老企业发展。积极招大引强,精准对接“1+3”主导产业,招引上下游产业企业,全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真心帮扶企业发展,帮助项目落地、企业融资争资,推动新老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做到引进帮扶双向发力,促进新老企业共同发展。

二是把握消费升级发展机遇,打好商贸物流“繁荣牌”。做大做强汽贸产业。进一步争取支持、拓展空间,优化布局、完善政策,着力将青原汽贸城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现代服务业汽贸新亮点、新品牌。大力培育井大商圈。井冈山大学蕴含着庞大的创新创业团队和智库,其周边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稳固的消费需求,我们要抓住这一优势,对环井冈山大学板块进行整体规划,紧紧围绕“教育产业”“特色双创”“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四大特色进行规划定位、重点打造。利用现有的产城融合基础,加快推进井大商业圈功能完善、辐射扩大,实现井大商圈的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消费升级,商贸要先行。要把商贸服务业招商放在重要位置,下大力气引进全国知名商业品牌落户青原,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或特色商贸街区,丰富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以满足市民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需求,促进消费升级。补齐现代物流短板。我区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工业、服务业发展和贸易广场品质提升的瓶颈。要积极争取市里支持,尽早落实青原物流园的选址和规划,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品牌物流企业入驻青原。同时,加快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产业发展,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繁荣。

第三,乡村要谋“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一是决战脱贫攻坚,让农民富起来。脱贫攻坚是保底的工作。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要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抓好贫困人口脱贫,确保现行标准下1256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狠抓产业就业扶贫,推行“一领办三参与”的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增强贫困户增收能力。坚持“摘帽不摘政策”要求,适时开展“回头看”,巩固提升25个贫困村摘帽成果,确保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主要领域达到或接近全省水平。

二是壮大特色产业,让农业强起来。做强主导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优势品牌产业发展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深入推进六大富民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循环农业和林下经济发展。扶持特色产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火龙果、稻虾、菌菇等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产业。推进农业与工业、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现代农业提挡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井冈绿宝、富吉粮油等省、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有效推进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产业开发,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要大力鼓励、扶持农村“电商”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做好农产销售文章,促进青原优质农产品卖得出、有钱赚。

三是整治人居环境,让农村美起来。按照“清净整洁、精细秀美”要求和“山丘生态美、田园风光美、村落景观美”的目标,以青东公路、高速公路、105国道沿线和城区、园区、景区周边等“三线三区”为重点,深入开展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降土封尘、村庄房屋整体风貌管控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农村,全面提升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第四,城市要提“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打造秀美便捷有序、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魅力滨江新城。

一是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依据青原所处的位置、“一江两岸”的发展现状、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认真审视分析确定青原城市发展的方向定位,把准青原城市发展脉搏,确定城市发展重点。建议争取市里支持,将滨江街道纳入青原城区一体打造、一同管理。当前,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高质量、高品位打造城北滨江片区,力争城北滨江片区成为拉动我区下个五到十年城市建设发展的火车头。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积极争取市里支持,在学校、医院等公益性项目安排上倾斜我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缩小“一江两岸”差距。加快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梅林大道、学苑路、赣江大道跨京九铁路线等城市主要路网工程建设,打通城市“大动脉”,早日形成内外环线,拉开城市框架,储备城市发展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区改造。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不断优化城区环境品质。加大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让小区环境整洁、干净、有序。重视推进农民发展预留用地建设,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和生活保障等问题。

三是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发挥数字化城管作用,提高案件处置率,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强化市民文明意识,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充分激发群众当好“城市主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城市管理与市民素质同步提升,全面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三)强化保障,凝聚青原“第二次创业”强大力量。

推进青原“第二次创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尽快研究出台“第二次创业”的意见,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激发调动全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画好最大同心圆,凝聚起青原“第二次创业”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

一要构筑基础牢固的战斗堡垒。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全区上下要在区委领导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一切工作到基层党委、到支部的导向,持续深化“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巩固支部“七化”建设成果,统筹推进乡镇、街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强化,让全区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成为领导和推动“第二次创业”的坚强堡垒。

二要汇聚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第二次创业”,关键靠人。把全区干部的精气神调整到建区创业之时的亢奋状态,坚持“一线工作法”,将社会各界的智慧凝聚到“第二次创业”第一线,把优秀干部派往基层一线项目前线工作锻炼,并在攻坚克难一线发现考察和使用优秀干部,大力褒奖先进典型,让整个干部队伍有激情、有干劲、有奔头,激发干部勇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争当“实干派”,勇做“弄潮儿”。

三要锤炼敢于担当的过硬作风。区委“第二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美丽“四新”青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要按照区委四届七次全会要求,狠抓工作落实。要确定年度工作重点,绘制“第二次创业”“作战图”,紧盯“第二次创业”工作“进度表”。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大力践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作风,提振精神朝前走,重整行装再出发,在加快推进美丽“四新”青原建设、开启青原“第二次创业”上出力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