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关注> >正文
井冈文脉
2019-11-08 09:5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1、源头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领导了秋收暴动。起义失败后的部队一路退却,来到了罗霄山脉中段,寻找落脚或暂时的驿站。十月初,毛泽东在永新三湾对这支一时失去方向甚至动力源,弥漫着失败情绪的队伍整编后,队伍游走在井冈山周边,于十月底抵达五大哨口拱卫的茨坪。

毛泽东在一片原始蛮荒的山岭走过一年多后,在写给远在上海的党中央的信中说:“四周从拿山起经龙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垅(以上宁冈)、十都、水口、下村(以上酃县)、营盘圩、戴家埔、大汾、堆子前、黄坳、五斗江、车坳(以上遂川)到拿山,一共五百五十里。”

毛泽东划的这方圆500里的一个圈,可谓广义的井冈山,即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第一块农村根据地。

当年走向井冈山仅700余人,是20多天前参与起义却大浪淘沙后的十分之一!

这些人绝大多数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与农民,其显著特点是绝大多数为文盲或识字极少者,而这支队伍的灵魂核心人物却是有信仰有文化的年轻人。时年34岁的毛泽东自不待言,忠勇追随他的新增补的前敌委员会3个委员之一的鄂人宛希先才21岁。三湾改编后保留的10个连队,10个连队的7个连党代表都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如北京大学伍中豪、上海大学熊寿祺、中山大学罗荣桓、留法归来的何长工等。

上山后的毛泽东这些文化人,用“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样浅显朴实、听起来像神话理想却极易装进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还是一字不识的老百姓的脑袋里。理想似可触摸,信仰因此培植。不到16个月艰苦奋战的喋血井冈,就有5万多留下或没留下姓名的英烈为此牺牲。他们大多数是20世纪同龄仿佛的年轻人,走出了新中国5位元帅3位大将等开国元勋。

2、传承

1957年,新中国进入第8个年头,中央人民政府惦记着胚胎发育的那个地方,指示江西要大力开发井冈山。

这些进山干部、转业官兵、城市青年,还有一些受到错误对待的政治“另类”,他们一腔热情,十分干劲,披荆斩棘,克难创业。他们寻访如大井暴动队长邹文楷、女赤卫队员马夏姬这样健在的历史参与者,抢救性地搜集当年的故事、传说与歌谣等等,拍摄现实记录的小电影,保护修复旧址故垒。特别是,共和国10年大庆时,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就在茨坪筹备开展了。

在大井村,两棵长青树下的红色故居,是90多年前粤籍木材商建的豪华大宅,人称“白屋子”。红军走后被烧得只留一堵残墙,在按原址原貌修复重建时,此墙是拆还是留?首任井冈山管理局党委书记,也是老红军出身的袁林就采纳了具体负责此工程修复的唐少岳建议,将残墙保留嵌入新建墙体中。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向它所感受历史沧桑的真实,折射的是修复决策的一种文化智慧!1962年,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朱德偕夫人康克清(也是井冈山上女红军)重访井冈山时,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郑重题写了馆标,还坐在了大井故居这堵残墙前,与井冈山人亲切谈史叙旧话家常。

1965年初,吉安地委宣传部,决定自编自演一部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歌舞剧,抽调生长于井冈山地区的3位中年文化人:酃县唐山樵(《井冈山报》创刊者之一)安福朱艾南永新旷野,分别负责写词作曲与导演。他们三人合作的大型歌舞剧《井冈山颂》红极一时,也是此后所有此类演出如情景剧、实景演出剧的滥觞或元典性创作。

创作前,他们深入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区各地采访采风,搜集素材,寻找灵感。在原宁冈茅坪洋湖桥这个地方,也是当年红四军军部所在地,邂逅一位鬓发斑白老妈妈。在交谈中得知,她是当年红军宣传员,擅唱山歌,她的丈夫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牺牲,唯一的儿子也牺牲在长征路上。她贴心口袋里,一直珍藏着当年红军发给她的《红军家属证》,几十年来深情感念那个红色时代。抚摸带着体温的《红军家属证》,词作者唐山樵怦然心动,决定为这部歌舞剧写个主题歌,就由这样的当年女红军饰演角色演唱。于是当晚他们在井冈山中学集体宿舍借宿时,与作曲者朱艾南以极快的速度创作了题为《井冈山上的一盏明灯》(后更名为《井冈山上太阳红》),翌日就在井冈山中学师生中试唱。

这是吉安几十年来知名度最高的艺术作品。四句一段的三段歌词,衬以“呦嗬嘿”虚词,配上赣西南本土采茶民歌风味的曲调,一经传唱,唱遍全国。由此改编的小提琴、古筝等多种器乐曲,还在全世界许多地方传播。

让当年的红色歌手唱当年的歌,唐山樵的艺术构想却在40多年后真的兑现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80周年前夕所拍摄的长篇献礼电视剧《井冈山》,其主题曲就是井冈山龙潭风景区一位清洁工大嫂江满凤首唱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这支歌是她当红军宣传员的烈士爷爷留下的,满满客家山歌味。

也是爷孙的故事。与共和国同龄的贺佐智,在他一岁那年,他爷爷将冒着生命危险精心保存了十几年的亲手默录在一块白布上的入党誓词,献给了中央政府赴南方老革命根据地的慰问团。这是一位识字不多的永新城郊的农民,当年被红军秘密发展的党员,从此信守初心而不为人知,他把这份信仰虔诚的信物交给了中央来的人,坦然也就淡忘了,他依然是个农民!读了书的贺佐智有次从杂志上读到谢觉哉评价这份誓词,尤其是一个普通农民的信仰忠诚的文章,与爷爷沟通而得到传承。党史研究表明,这份誓词是十年红军时期此类文物的唯一存世实物。贺页朵逝世近40年后,这份24字竟有5个错别字的入党誓词手迹,成为了9000万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材料的排序第一件。

文化,一经播种,就会发芽,就会有生长延续的生命力,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更是如此。

3、脉动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并在茨坪留宿7晚,写下了两首诗词:水调歌头与念奴娇,加上他1928年冬写的西江月,共3首同为《井冈山》诗题以诗纪史的瑰丽佳作。毛主席征战半生,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唯情有独钟地为仅生活16个月的井冈山留下三首诗词,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井冈山的外宣知名度和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纬度。

1968年8月,来自上海十几所中学的56名男、女中学生经强烈要求,先行探路,组织批准,然后集体落户到井冈山当农民。随后还有更多来自南昌、吉安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务农。他们的到来对于改变极其偏僻落后的山村人文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这里提来自大上海56个青年男女中的三位。徐鼎茂,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人民画报》的封面特写人物“井冈山上新农民”,中年回沪后受国家表彰的优秀公务员。女知青刘屹烈扎根井冈,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60周年时任井冈山市委宣传部长,参与决策主导建设了红军雕塑园,当时全国第一个露天且高水准的雕塑园及碑林等,为井冈山步入旅游时代增添了底蕴和色彩。袁晓赫,初一学生上井冈,深深地爱上了这方水土与淳朴的乡亲。他每事问,每日记,积累了大量的井冈乡土文化史料,退休回沪后撰系列文章在上海《新民晚报》刊载,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以《井冈老表》结集出版。这是对养育了他的第二故乡的文化反哺,填补了井冈山民俗乡土文化的文字记忆空白。

1968年,一位新中国诞生前参加工作的井冈山下人毛秉华,调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长。他在任职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在国内遍寻井冈山斗争的人和事,征集相关文物。离休后还义务宣传井冈山精神。近50年的宣讲,2万余场,220万听众,被誉为“宣讲井冈山精神第一人”。2016年春,习近平同志上山时与其促膝亲切交谈。

2005年,曾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十大献礼工程之一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被列为国家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一号工程闭馆重建。同年,占地268亩的培训中高级干部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建成开学。新建一校与改建一馆,是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国家意志的彰显,也是井冈山红色旅游与培训在新起点上的再出发。

4、奔腾

2016年2月,习近平来到黄洋界西南麓深山的小山村神山村视察,并向全国发出2020年全国脱贫进入小康社会的攻坚令。2017年,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了。

全市脱贫,全域旅游,离不了各种文化创意的助推。

这是大仓村,明朝中叶从福建迁入的林氏客家人的深山小村。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仅带6个人来此与井冈绿林领袖袁文才第一次会面,袁文才在附近布置了埋伏。但经毛泽东晓以大义并赠送钢枪百枝,于是本是传奇演义情节的单刀赴会鸿门宴等等,变成了井冈山寨向工农革命军(红军前身)的寨门大开!会谈地林氏宗祠和化干戈为杯盏的聚宴吊脚楼古朴依然,现有沪商以此历史背景为概念而开发的数幢民宿旅馆别致新颖,其“大仓讲习所”这一简朴小筑还荣获了江苏建筑创作一等奖和加拿大土木建筑的的提名奖。城里人在这儿消费山野清风,山里人在这儿感受当代文明。

这是马源村,当年红军出出进进的小山村,翠竹满山,绿荷满垅,山溪喧哗,古木伞张,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洁净成排。厦门浩博教育集团,将这里及邻近的茅坪等地的红色文化,山野田园,农耕体验和避暑消夏及农家食宿诸多元素集结,打造了集团加农户双赢的青少年培训研学品牌。

随意撷取,每一座青山,每一个村落都是美丽画卷。从贫穷落后甚至原始蛮荒,到如今的繁荣富丽,现代时髦,井冈山的历史巨变,一直离不开先进文化文明的向上牵引。

井冈山的历史巨变,也正是华夏中国的一个鲜明缩影!

责任编辑:刘臣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