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产业扶贫不能松劲
2019-11-06 10:2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龙玉然

在精准脱贫中,产业是根。因此,产业扶贫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产业一旦搞不上去,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则极其可能前功尽弃。

纵观我市的产业脱贫模式,大多走的是“龙头企业+贫困户”、扶贫车间、特色种养殖等。为提高贫困户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提升“造血”功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我们还采取了吸引贫困户入股分红的路子。也就是说,产业兴,百姓富;产业衰,百姓哀。因此,即使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们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上任何时候也不能松劲。

那么,产业扶贫还要做些什么?

首先,要让产业项目“不凉反热”。“干部一走,产业就凉”。我们的第一书记、扶贫干部队伍在人事调整后,若无后续力量跟上,大量缺乏独立市场竞争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他们根本无法应对产业发展压力。单是靠几个致富带头人,毕竟是不够的。“项目上马时有多红火,落幕的时候就有多荒凉”。这样的局面,实在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更不是“民心”所能容忍的。特别是一些地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非常有前景的农业产业集聚园区,但如果在前期项目刚做好、也初见效益之时,第一书记或者扶贫挂点干部期满离任,而后来者由于对前任的发展思路和资源供给不能有效接力,造成发展空档和断层,那么如此项目将极有可能给贫困地区带来很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该突破产业扶贫的困境所在——这些多半借助外力发展起来的产业应该真正扎根当地乡村土壤,并且要成功转化成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具备长久生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要切实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避免贫困户短期内收入得到增加、长期却没有产业支撑持续增收的现象发生。这也是产业扶贫的价值之所在。因此,产业一定不能人走茶凉,反而要越干越热火朝天。

其次,产业扶贫要逐渐与市场对接。一个地方的农业产业培育和发展绝非易事。产业扶贫说到底就在于,它的成功与否其实并不依赖于政府职能的发挥,而是取决于市场机制配合作用的效果。我们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毋庸讳言,行政“推手”大多时候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产业扶贫效果如何,还得看市场认不认可、吃不吃香、走不走得远。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和挂点单位带来的信息、市场、资金和人才,确实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项目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与此同时,近似大包大揽的做法也让这些地方多多少少患上“软骨症”,这些产业要想离了扶贫队伍和相关政策的支撑,也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似乎并不容易。我们都希望能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队伍”,但事实上真正不会走的队伍只能是农民自己。无论是扶贫干部、第一书记,还是各类公益组织、社会力量,他们的帮扶必须要在一定时期内,谋求更大的能量转化,以期能够真正通过市场机制,嵌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肌体中,成为当地群众的自我新动能和发展的不竭力量。要想让产品走向市场,就应该要让人和企业有市场思维。因此,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企业主和致富能人的培育培植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农民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的增进也显得非常有必要,而农业产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则更是一个高要求。

其三,产业扶贫还要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广义的乡村振兴包括脱贫攻坚,而乡村振兴更是离不开农业产业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很多地方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向壮大主体、规范行为、提升水平的新阶段过渡。他们通过搭建各种产业扶贫平台、培育和引进新型经营主体等途径,实现了“产业发展壮大、新型主体成长、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前进的目标。如此产业扶贫,其本质已然不单单是一种经济活动,从某种意义而言更是扶植“人的发展”。做任何事,都得依靠人去完成。人才是所有命题的核心所在。因此,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还是要做到“目中有人”,要让人“立”起来。群众自立了,乡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所依托,而可持续脱贫才会成其为可能。因此,产业扶贫的最终目的是“扶人”,乡村振兴也应该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唯其如此,产业扶贫的效力才能实现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的更大扩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