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生态文明周刊> >正文
安福洋溪的奇特蟹形古井
2019-11-06 09:35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

郁文生文/图

地处安福县西部武功山下的洋溪镇历史悠久,自三国时期就有人居住,境内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较多,文化积淀丰厚。在该镇的一些古村中至今保存着一批曾用于村民们生活饮用水的古井,而具有传奇色彩的要数桥头村委会下矶头自然村的“蟹形”井。这口古井不仅外观奇特,而且还有一番耐人寻味的故事。

洋溪镇桥头村委会下矶头自然村,不仅是一座明代“蟹形”古村落,而且还是该镇临近街区但依然“古色古香”四溢的文明古村。该地背靠玉屏山,前临泸水河,山清水秀、土壤肥沃,可谓钟灵毓秀、气脉宏达,致世代兴隆、人文昌盛。该村至今保留着一口清代乾隆年间挖掘的“蟹形”古井,距今有近300年历史。据当地文物工作者介绍,这种形状特异的古井,在国内实属罕见。

这口古井直径1.17米、深6米,地面上的井壁由6块弧形青石块合成,其中每块青石长80厘米、宽50厘米、厚20厘米;在青石块结合部中间有6块“K”字形铁板拴,井壁石块边缘的凸圆柱高17厘米、厚20厘米,石块因人们常年打水,被水桶磨得溜光,形成了6个凹形。井水晃动,如同一只仰卧的螃蟹,随风荡漾,十分生动;在地面下的井壁是用青石砌成的,随着岁月的流逝,砖块上长起了零星的青苔。让人感受到古村古井的古朴端庄,从中领略到古村昔日的辉煌。

在井边4米处,有一口水塘,水位低于井水面,但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古井水位始终保持不变,井水清澈如镜,甘甜清冽,令人称奇。据该村年长老人介绍,下矶头村坐南朝北,如同一只巨蟹。原村中有两口水井如螃蟹的两只眼睛,坐落在村庄东西两头,其中朝东向的一口井曾经淹亡一位老人,村民从此把井填平了;朝西向的这口井,原来没有石块护栏,后由该村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中榜进士刘希甫捐建。刘希甫字毓秀,号定泉,乾隆戊午(1738年)乡试第七十七名举人,乙丑(1745年)拣选知县,戊辰(1748年)会试中第一百二十九名,殿试登梁国治榜,为三甲进士。

相传,这口井原来出水量不大,且井水浑浊不清,刘希甫在为他的父亲(名乙燃,后人尊称孝子公)守孝期间,看到村民饮水卫生条件差,饮水困难,于是选定黄道吉日,画符作法掘井,井中清泉滚滚而出。此后村中流传着“孝子筑风旗,清泉汩汩来”的传说。以前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全靠这口井,挑水都要排队。1931年冬,少共安福县委从金田乡搬迁到该村大祠堂,20多人都饮用这口井里的水。据年长村民介绍,1934年春,国民党军队进攻武功山区时洋溪失陷,有红军赤卫队员将从国民党军队手中夺来的枪藏于井底。上世纪70年代初,人们清理水井时发现枪支,并上交到上级有关部门。

近年来,为了保护好古井,确保井水卫生条件,村民们自发对古井四周进行硬化,对水塘进行了清淤、防污,并在塘边栽上绿化树种。2006年,该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直部门对该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并先后投资3万多元为村里打了两口机井,安装了自来水管道,使村民们家家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如今,前来古井挑水的人不再拥挤,古井相应地得到了保护。但是以古井为中心,在井旁集会、议事的村民越来越多,古井成了村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