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工重现赣江帆影
深秋时节,清晨微微的细雨,送来了阵阵寒意。在吉州区乾明巷略带古朴的巷子里,记者见到了因制作帆船模型而为人所知的周文轩。

     

周文轩老人制作的木帆船模型

     

做好一艘木船

     

周文轩正在凿木船船身  

■本报记者周玉莲

深秋时节,清晨微微的细雨,送来了阵阵寒意。在吉州区乾明巷略带古朴的巷子里,记者见到了因制作帆船模型而为人所知的周文轩。

走进周文轩的老宅,屋内顿时暖和起来。狭小的空间,厅内正中央的饭桌上堆了些画纸,旁边的旧家具上,一艘艘规格不同的帆船模型十分引人注目,十几厘米到一米长度的木质帆船模型,金黄的桐油油漆泛着樟木的清香。记者忍不住拿起一艘规格略小的模型,小心翼翼放在手里仔细端详着。

船身是樟木雕刻而成,帆布用棉布和针线缝合而成,铁丝弯成船链和船锚,吸管做成桅杆,顶端再插上一面小红旗,“一帆风顺”四个字庄重而醒目。

“太精致了,好漂亮!”记者忍不住赞叹。正在屋内洗衣服的周文轩听到记者的赞美声,十分满足地“嘿嘿”笑着,“纯属‘不务正业’,闲着没事做做!”老人说完,周文轩的老伴李奶奶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也笑起来了。

然而,周文轩对于口中所言的“不务正业”,却是他近几年全身心投入,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一个梦。等他忙完了手里的活,老人开始细细讲述了其制作船模的缘由和情怀。

突发奇想,无意柳树成荫

周文轩,出生于1933年,今年86岁,吉安港航运公司退休职工。老人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丰城,祖辈都以撑船为业,从小他便跟着父亲在船上生活,时常航行于长江、鄱阳湖一带。

1954年,他由南昌港转入吉安港,并加入了“水上船民协会”,1956年,正式加入集体所有制企业“吉安水上运输合作社”,次年起,开始从事水上运输管理相关工作,直至1995年退休。期间,他还认识了同在吉安港航运公司上班的妻子,两人结为夫妻,一同为吉安的航运事业并肩奋斗。

退休后赋闲在家的周文轩,更多是将重心放在家庭生活中,帮着妻子分担一些琐碎的事务。2015年,他看到做木匠的邻居在本子上画上世纪80年代的古南塔,繁华的街道,繁忙的河运,这种景象瞬间触动了周文轩的回忆,看着画中的河流,他的脑海里开始出现了“千帆竞渡”的盛景。“对,我也会画,我要把那些河中穿行的船只画出来!”于是,他就在日历背面的空白处,凭着记忆将赣江上出现的船只一艘艘画出来,不断地修改后,将这些画纸拿给学美术专业的外孙去参考。

一艘艘船画出来,老伴和邻居都啧啧称赞,可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个奇特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把画上的船做出来,实物更有记忆价值。有了这个想法,一个82岁的老人竟像个孩子似的,兴奋得手舞足蹈。平时周文轩就喜欢倒腾一些木制品,所以雕刻木船对他来说还能得心应手。

找齐船身主体木料和船体小零件并不容易,铁丝、棉布、吸管、木棍、樟木等,比较耗时,而雕刻船身也丝毫不能马虎,用工具刀一点一滴地凿、敲、锯,有时因为年纪大,凿船会有些力不从心,喘不过气,但是用电锯刀也不行,握力掌控不好,还是坚持用手工刀慢慢地凿刻。做好一条木船,有时需要长达三个月,“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手工作品特别需要细致和耐心,而且做好了木船,我还要配上船的文字介绍和历史,这样才算完整。”周文轩告诉记者,老伴看着他辛苦,会帮忙裁剪帆布,缝合,两个八旬老人就这样凭着共同的回忆,一起将一艘艘帆船的模型制作出来。每次看到一艘船完整地做好后,两人且会心一笑,异常珍惜,宛若曾经共同走过的芳华岁月。

“刚开始没想到那么多,就是觉得做着好玩,可是当一个个作品不断被人肯定后,一种满足感让我很幸福,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觉得很有意义。”周文轩说,四年来,木船雕刻得越来越好,身体的毛病变少了,精神生活也很充实,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百舸争流,回首赣江水运

吉安,因水而兴。自唐宋时起,吉安就以造船业兴盛、水运发达而著称。千余年来,赣水滔滔奔流,吉安的航运业也经历了浮沉与兴旺。

“吉安港当时被称为‘黄金港’的,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在吉安港航运公司上班的那些年,真正地见证了水运的发达景象,来来往往的船只川流不息,运货,载客,忙个不停。”周文轩说,他制作帆船模型,很大原因就是一种记忆留存,如今赣江上已经看不到木船了,可是当年的盛景,却是许多船业工人永远抹不掉的回忆。

据周文轩回忆,他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来到吉安,当时吉安港作为中转站,来往的船只也是特别多,从南昌、樟树运粮的船只经过吉安码头停靠后,运往它处,从赣州、万安等地来的船只,运来烟叶、棉花等物资进行交换,当时吉州区文山街、永叔路一带特别繁华,人口集中在沿江路一带,江面上竹排、木排云集,满江帆船点点,夜以继日。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吉安大力发展煤矿产业,大量工业原料、木材等通过水上运输往赣南等地,当时铁路运力还难以满足运输需求,因此水上航运成为不可或缺的助力。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机械船、铁皮船逐渐取代了木帆船,泊位吨级也逐渐加大了,木帆船开始失去了它的竞争力。因此,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木帆船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代在发展,但是木帆船在历史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周文轩手里拿着一艘“义渡船”模型告诉记者,当年吉安码头有很多“义渡船”,一直以来都是百姓出行乘船过渡的重要交通工具。“铜壳子”吨位大,吃水深,因不适应赣江水域,因此吉安比较少见。而“土苟子”“网排子”因为吃水浅,周转灵活,成为吉安港赣江流域的主要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如“土苟子”是吉安著名的货船,以运输煤炭为主,主干线吉安至赣州,每月营运往返两个航次,每个航次240公里,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被机械船取代后逐渐消失。

千帆远影,一份特别记忆

“我的生活与木船有太多回忆了。这四年来,我做了有30多艘木帆船模型,记忆中遇见过的木船基本都能够做出来。因为做了这些船模作品,也认识了一些特别好的人,我感到很开心。”老人语气温和,谈到雕刻帆船模型给他带来的变化,他一脸满足。

随后,老人拿出了一摞材料纸出来,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一些有关吉安航运历史的文字,同时,老人十分宝贵地将一本新的彩印画册给记者看,原来是将记忆中的木帆船以及船雕作品制作成精美的画册,配上了相关简介,对于木帆船的有关知识一目了然。“这都是自己编辑制作的,我一直想做一本集子,受限于人力和资金的缺乏,但总算还是出来了。”周文轩说,这些木帆船的历史资料都是他自己写的,想请儿子帮忙,可是儿子也不懂当时的历史背景,所有文字材料还是自己亲手把关才安心。因为想着节约经费,排版也尽量紧凑简短些。

“可是,我心中还是有一个遗憾,我有个未完成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周文轩略带伤感地说道,他想出一本书,把吉安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航运历史写出来,作为一份珍贵的记忆留存下来。“从战争年代走来,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做点有价值的事情,感恩这个美好时代。”

千帆逐渐远去,惟有一份特别的记忆,可以随着经年不衰的岁月,在依旧奔腾不息的赣水中,缓缓流淌。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