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登峰”变成中产时尚
国庆期间,献礼国庆70周年的电影《攀登者》上映,深获市场和观众的好评。

国庆期间,献礼国庆70周年的电影《攀登者》上映,深获市场和观众的好评。

这部电影根据1960年和1975年中国两次从北坡成功登上珠峰的事实作为蓝本而创作。70年来,我们一直体现和弘扬着这种攀登者的精神,这是这部影片最根本的灵魂。所以,主创者创作这部电影,就是要弘扬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表达我们对英雄的敬意。

《攀登者》的编剧是著名作家阿来。阿来,“这个故事里有一种精神价值的东西,《攀登者》是基于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登山队真正的史实改编,是中国登山起步的历史。因为过去中国人没有运动的概念,也对珠峰不了解,除了徐霞客等极少的人之外,我们并没有在自然界舍身犯险的英雄品格”。所以,写《攀登者》就是写精神,写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峰,它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意志,就像当年的中国女排,因为体育是国家精神的张扬,需要彰显这种英雄主义精神。

的确,通过观影,观众似乎看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的攀登英雄,排除万难、两度破天荒成功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马峰峰顶的历史奇迹,强烈地感受到了印刻在人类攀登史上的中华民族不畏艰险、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气派,为当年向生命极限挑战、首创人间奇迹的登山英雄的理想信仰、豪情壮志、精神人格而深深感动,整个影片凸显了“培根铸魂”的主题诉求“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彰显了攀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座精神高山的宏大意志……

阿来说创作这部影片,“我是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登山,那时候登山和现在的爱好者们不一样,现在的爱好者们会留下大量的垃圾……”而其实,这也是阿来指出了目前过度消费珠峰的现状。

今年5月份有新闻报道说,珠峰登山季出现交通堵塞,游客在海拔8000米的地带,排队等待登顶,仿佛故宫长城这样人满为患的旅游热点……

如此热闹的景象,说明今天登山已成为了一项时髦的生活方式运动。如果来到位于海拔5000多米高的珠峰大本营,会发现这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帐篷里铺上了地毯,放着小书架,有24小时光伏充电板等各种电器。香蕉、橙子等新鲜水果按时供应,还能喝上手磨咖啡。夏尔巴私人助手,会为客户烧水、做饭、铺床、佩戴氧气瓶。珠峰大本营熙熙攘攘,房地产大亨、互联网CEO、时尚潮人兴冲冲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登山队向导带领客户到达海拔8848米的高度后,会用流程化的语词说“恭喜登顶,赶紧拍照。”

其实,早在2003年,珠穆朗玛峰就被盯上,成为商业运营炒作的噱头。搜狐老板张朝阳为了推广旗下的彩信,跟队员上珠峰,并且全程彩信直播报道登山活动。他在海拔五六千米上网,遥控指挥公司的日常工作,还忙里偷闲,在山上打了一小会网络游戏。登顶珠峰的大佬还有《新周刊》创始人孙冕、创业怪才史玉柱,以及万科前总裁王石。“珠峰热”随之带动,新中产们对爬山趋之若鹜……

珠峰脚下为什么中产云集?我们知道,现代社会中一些人在其职业领域中成就显赫,在社会中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对于如今的他们来说,先前对于他们极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地位、身份和财富不再显得重要了,这就需要新的生活目标出现。而且,这种新的目标必须是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这种视野是超越物质领域的视野,是精神的视野,是文化的视野。

所以,问起“为什么要登山”?“为了净化心灵”,“为了挑战自己”,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答案。《中国新闻周刊》曾采访过一名户外运动培训师,他说“这些企业家来登山基本是两种想法,他们人生很成功,还想寻找另一方面的成功,从别的方面证明自己有实力。”在这种消费主义的塑造下,而今登山已成为一项中产阶级的爱好和趣味。

珠峰大本营附近的绒布寺,是少有的能够提供游客住宿的地方。一百年来,西藏僧侣在苦寒之地修行,而如今面对如此热闹的景象,绒布寺僧人无奈表示:“现在爬喜马拉雅成了时尚,我有什么话可说呢?”更有媒体批评,在这个商业登山时代,如果珠峰成了热闹的“动物园”,无疑它被过度消费了,获取商业利益的底线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的敬畏,这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伦理法则……

当“登山”变成一种时尚,就难免不会被消费,难免不会变成一种时髦主义和奢华的炫耀,登峰原初的精神价值和终极意义,就会被淡化、稀释和改写。

而今,《攀登者》让我们感慨:要获得心灵的震撼,汲取精神的力量,重建信仰体系,我们是否只能回到影像中所描绘和讴歌的这一“攀登者”的英雄时代?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