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生态文明周刊> >正文
筑梦绿水青山间——井冈山着力创建美丽宜居幸福家园
2019-10-16 09:3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11

井冈山鹅岭·花开玉鹅峰谭正林  摄

12

井冈山市柏露乡长富桥村路下自然村村景。刘春生 摄

13

井冈山黄洋界·八百里竹海       谭正林 摄

□本报记者贺晓梅、实习生李德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那藏在山水间的乡愁,让多少人魂牵又梦绕。只是,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留得住乡愁,又让人民有奔头?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回应了人民对美好家园的向往:“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近年来,革命老区吉安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和负责任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建设秀美幸福吉安。作为吉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战场,井冈山注定将再次被瞩望。今年,全省确定建设首批36个美丽宜居试点县,井冈山成功上榜。

追梦而行,驰而不息。为将这片热土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井冈山紧紧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总体要求,正一步一个脚印把擘画的美丽宜居城这一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各美其美,彰显幸福底色

绿荫环抱,小河潺潺,清一色庐陵风格的农家小屋,谷风车、犁耙、扁担、渔网等农具和民俗物品,裹着浓浓的乡愁点缀在青砖铺设的游步道两旁。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此时的茅坪乡“山地人家”,分明就是诗人笔下描绘的幸福家园。

推开家门,满眼翠绿。几年前,还在深山里靠养猪种地养家的村民余秋明,怎么也没想到会赶上这样的好日子。“以前一年的收入大概就是一万来块钱,现在搞农家乐一年有七八万的收入”,自从来到“山地人家”,依靠政府的补贴贷款和补助,余秋明开起农家乐后收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茅坪是著名的“八角楼”所在地,是井冈山斗争时期遗迹、遗址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方。“山地人家”,是当地将旅游扶贫、红色培训、镇村联动、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精心打造的一个生态旅游项目。“山地人家”目前有25栋庐陵风格与客家风情相结合的农家乐接待住房,分别由25户村民经营,里面包含8户深山区移民户、5户核心景区移民户、5户核心景区拆迁户。经过改造后的“山地人家”,处处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农家风味,成为不少游客寻找乡愁的所在地。

“现在的生活,比几十年前好了几百倍啊”,茅坪乡坝上村村民刘桃香的脸上,笑意荡开。已过六旬的她,早已习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们村又偏又穷,好多人就守着田过日子”,但意外的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坝上人靠着吃旅游饭甩掉了贫困帽。“经常有游客来家里吃红军餐,这几年我家接待的客人有1000多了。”因为制作红军餐,刘桃香的生活改善了不少。家还是那个家,推开门就能望见山,只是日子早已是天上地下。几年前,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落户坝上,让昔日这个穷山村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除了红色旅游扶贫,坝上还通过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和保障扶贫,多管齐下,走出了一条具有坝上特色的改革新路子。变得越来越美的坝上,犹如村中遍植的朵朵莲花,从淤泥中清雅绽放,呈现出一片人水和谐、活力迸发的全新图景。

建设美丽家园,井冈人心中有热情,胸中更有章法。近年来,井冈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在乡村规划设计上做好“总指导”。在整体规划上,聘请东南大学编制《井冈山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0》,因地制宜实施规划布局和分类指导,将秀美乡村建设和精准脱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紧密结合,将村庄分为“特色村”“标准村”“整治村”三种类型。在布局建设上,以“六统·四联创”为抓手,坚持“串点成线、沿线连片、产村融合”,按照“分步实施、先易后难、试点示范、有序推进”的步骤,实施沿线连片统一组织、统配定点、统管规划、统建项目、统筹资金、统揽管护推进。

一幅生态绿色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正在井冈山徐徐展开。

 多措并举,共绘美丽家园    

在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生活久了,总会对大自然多出几分向往与亲近。为了一享回归乡间的乐趣,总有游客陶醉在神山村的静与美中。“本来是说看看就走的,结果我爱人硬要在这里住上一晚”,来自广东的游客邹静就笑称,他们一家人被神山村的美“迷住了”,不得不将返程时间往后推了一天。

神山村坐落于黄洋界脚下,在还没有开发之前,是一个典型的穷山村。一遇雨水就容易倒塌的土坯房,曾是这里最“显眼”的建筑。几年前,政府提供资金让贫困户加入了产业合作社,土坯房加固改造“变脸”成了“农家乐”,种黄桃、挖鱼塘、开餐饮……小山沟里铺出了一条致富大道。现在,村里的路变宽了,房子变漂亮了,新修的小道旁溪水哗哗流淌,就是这样一幅优美的“山景画”,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并且凭借着这份美,神山村上榜2017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

在井冈山,蓝天携白云从来都不是稀客,新鲜空气和清澈流水也从来不是奢侈品。美丽、宜居,已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之共识。所有的得到,都非天上掉下的“馅饼”。这样的幸福感,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以来,井冈山严格对照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示范县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八个带头”任务,构建“1+9+2”工作体系。“1”即制定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山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实施意见;“9”即村庄规划提升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农业产业提升、农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九大专项整治行动;“2”即实行工作督查评比、及时考核奖励,力求整治任务可量化、有标准、能检验。与此同时,井冈山在挖掘乡韵乡愁上下大功夫。一方面,保留乡村古风文韵,加大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各种民间文化、传统工艺、风味小吃、农耕文化等。另一方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乡村治理体系,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在资金,重点也在资金。为了幸福家园梦,井冈山加大投入,增加工作经费。15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投入资金4500万;以争创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为契机,争取省级资金387万,吉安市级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经费100万;市财政安排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第一笔工作经费1665万元。同时,整合交通、卫健委、生态环境、城管等单位项目资金,并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倾斜,通过引入市场主体,组建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会,建立“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不建不补”机制,引导群众自己动手、自建美好家园。截至目前,茅坪、龙市、茨坪等乡镇被评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镇,大陇镇大陇村、厦坪镇菖蒲村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生活在这里,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家住井冈山城区的李彩凤有感而发。90年前,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中华大地,这里诞生了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90年过去,凭借井冈山精神,这里已发生巨变。巍巍五百里井冈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更是无数井冈儿女安放乡愁的美丽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