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吉州窑和景德镇
2019-10-11 15:0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吉州窑釉下彩绘梅竹纹梅瓶

     

吉州窑龙窑  

■李梦星文/图

【经济篇】

这是个有些敏感又为难的话题。因为我在许多场合,都听过主持者或导游自豪地介绍说“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我听了总觉得有些别扭和尴尬,尤其是有外来领导和学者在场时更是如此。说者以为这是荣光,可有的听众往往是当做笑谈,不以为然。怎么理解这句在吉安流传很广的话?是民间传说还是史实呢?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是官窑,至今火红;吉州窑也曾是著名的陶瓷生产基地,是民窑。古窑场停烧几百年了,两者不在相同的等次上,不好比较。那谁先谁后?先说吉州窑吧,并不是自古以来就产陶瓷。那是随着西晋永嘉之乱、唐末大动荡和北宋的皇帝被金人抓走,大量的北方士民南迁,文化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匠人在赣江中游一带定居后,就在水运便利又产瓷土的永和镇重操旧业,生产陶瓷谋生。据考古发掘证实大约创烧于唐代晚期,到了两宋达到鼎盛。景德镇却早在南北朝时期的陈朝(557—579)就开始创烧了,到北宋景德年间因瓷设镇,已有较大规模。景德镇始烧时间比吉州窑早了远不止一百年,谁先谁后没必要去讨论。

可为什么又有“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的说法呢?先要从生产技艺的交流方面去理解。企业为了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不断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吸收成功的经验,在此前提下创新创造,才有生命力,古今同理。吉州窑也是如此,吸收了各地的烧制技艺。从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可见与各名窑之间互相交流技艺的痕迹。比如,曲阳的定窑享有较高的地位,不少窑场纷纷模仿其生产技术。影响最广的一项烧造方法叫复烧,就是将多件陶坯放在一个匣钵上烧。这项技术传入江西后,吉州窑学习了复烧法,并进一步改进。河北邯郸磁州窑彩绘瓷艺术对吉州窑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对工艺也进行了改进,创造了釉下彩绘。福建建瓯镇的建窑,黑釉盏很有名气。吉州窑的兔毫斑、鹧鸪斑、玳瑁斑茶盏的制作工艺,受到建窑结晶黑釉油滴、兔毫技术的影响。景德镇也是如此,初期也以仿制其它窑口为主,以白瓷为特色,吉州窑则以黑瓷为特色。宋末元初,景德镇因为青花瓷的产生而迅速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不少学者认为,景德镇青花的产生得益于吉州窑成熟的釉下彩绘技术。著名学者蒋玄佁说:“南方系统中的彩绘瓷是吉州窑创始的,只有发明了釉下彩绘,才有青花彩绘的可能。”各名窑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吉州窑的工艺对景德镇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

其次,是工匠的流动。正像如今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的企业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一样,古代的支柱产业陶瓷生产,也会使工匠流向逐步兴盛的景德镇。宋景德年间,景德镇由于发现了高岭土,成为官窑,元明两代发展很快,规模更大。而吉州窑却在元代后逐渐衰退,到了明代初年基本停烧。原因有缺少粘土资源、产品适应不了市场、税收太重、瓷坯入窑后变成玉工匠怕得罪神灵和犯上、窑工追随文天祥抗元遭屠杀、元军毁窑等多种说法,不一而足。反正是工匠没法制陶了,就到景德镇去谋生,随之也带去了工艺。如《唐氏肆考》云:“景德镇初多永和陶工。”明末学者朱琰在《陶说》中引用吉安太守吴炳《游记》里的记载:“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后变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今景德镇故多永和人。”我还听说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景德镇陶瓷生产企业,好些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祖籍吉安或永和镇,不知是否真的?吉州窑的工匠去景德镇“打工”,输入了技术,也推进了发展,这是事实;可因此说比景德镇“先”,就不太合理。有的文献里也有“先吉州后饶州”的记载,“饶”就是饶州,现在的上饶市,景德镇所在地。但这里说的不是烧造时间的先后,说的是某项工艺,要看上下文,不能断章取义。

于是,我认为,“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只是民间版本,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互学习促进的关系,不是时间先后的问题。当然,在茶余饭后,在民间说说也无妨。如果在正式的对外接待场合,尤其是对专家学者和重要官员,还有在政府宣传推介文本中的“官宣”,不这样说为妥。

吉州窑有很多辉煌之处,何必去蹭世界名窑景德镇的热度,去“借势”扬名呢?弄得不好还适得其反,惹人讥嘲,何必呢?还是讲好自己的故事吧。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